第八届第三国际大会(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届第三国际大会(二)

 

要是说大会中所有议题中最为抽象的议题,那必然是直接作为第一项的先锋派艺术。或者说,它是有史以来最抽象的。抽象到所有人都赞同它,可它就是一拖再拖,一路从第一项顺延到了最后一项后再重新进行讨论。

这倒不是说有人反对先锋派艺术,就如刚才所说,所有人都赞同它,但它的问题在于,先锋派艺术,它到底是什么东西?

马雅可夫斯基以其独特而激进的诗歌风格,毫不留情地冲击着传统文学的壁垒;卢那察尔斯基则通过他深邃且富有洞察力的文字,对社会现象进行犀利剖析。马列维奇用大胆创新的绘画形式,将色彩与形状重新组合,构建出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觉世界;塔特林更是凭借其充满动感与力量感的雕塑作品,挑战着人们对于空间和材料的认知。

妮可莱拉在演讲中声称要将人民群众的理解与艺术相结合,创造不同的,所有人都可以切实感受的高雅世俗艺术;安托南·阿尔托则在戏剧领域掀起一场风暴,他打破常规的舞台表现手法让观众瞠目结舌,猎奇与诡异让人感到一阵心悸;阿尔贝·加缪以冷静而深刻的思考,揭示出人类存在社会中的荒诞与无奈;康定斯基则运用灵动跳跃的线条和绚烂缤纷的色彩,抒发内心深处汹涌澎湃的情感。

这些杰出的文学家、戏剧家、画家、教育家各自从不同角度去探寻和诠释先锋派艺术的真谛,但他们之间却难以达成一致。激烈的争论声此起彼伏,充斥着整个宽敞的大厅。在这里,每个人都坚信自已所秉持的理念才是真正代表先锋派艺术核心的精髓,谁也不肯轻易让步。于是乎,各种观点相互碰撞,火花四溅,仿佛一场永不停息的思想激战。

正如现实世界中的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那样,彼此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几乎找不到丝毫相融之处。先锋派艺术的“意识形态”同样如此,它犹如一片纷繁复杂的丛林,每一条道路都通往未知,每一种声音都试图引领方向。它们没法整合成同一个,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事实。

在妮可莱拉第一天的最后陈词中,她说:“这场议题用政治家们的视角来看,已经结束了,但我们是艺术家,我们都需要一个答案:先锋派艺术何去何从的答案;属于全人类的艺术、超越一切现有文化的人类的艺术到底是什么的答案!所以先锋派艺术的议题没有结束,因此我申请延迟对于议题的举票,在大会正式闭幕前,全体无产阶级艺术家们会给出这个答案,我们坚信这一点。”

在座的人们对此当然没有任何意见,毕竟他们从一开始的投票后,那群艺术家的争吵他们几乎没法听懂……而艺术家们,达成了他们除了赞同先锋派艺术外,唯一的共识,“他们需要时间来吵架”这个共识。

玛格丽特微微抬起头,目光落在缓缓走到自已身旁的妮可莱拉身上。只见妮可莱拉面露不满之色,双眉紧蹙,嘴唇微抿,仿佛心中藏着无尽的怨念。玛格丽特见状,不禁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伸出双手轻轻捂住了自已的脸颊。说来也怪,此时此刻,她竟然有一种想要发笑的冲动。或许正如那句话所说:人在极度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

实际上,尽管玛格丽特拥有着对于后世艺术发展的一些见识,但当她亲身聆听这群艺术家们激烈争辩之时,却发现自已与其他旁观者并无二致。面对那些诸如“全人类的文化应当走向非具象化”、“必须同时兼顾物品的美观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刻意义”、“需从立体视角来阐释作品所传达的精神价值”之类高深莫测的观点,玛格丽特只觉得如坠云雾之中,完全摸不着头脑,根本无法理解这些看似深奥的论调究竟存在何种冲突之处。

“别着急,妮可莱拉。此次大会的时间相当充裕呢,我这就为大家安排一个专门的议厅。在接下来整整一周的时间里,你们尽可以在那里畅所欲言,展开正式的发言,并归纳总结,到最后你们再重新发起票选,这都是可以的。”玛格丽特面带微笑,语气和善地向妮可莱拉说道。

听到这话,妮可莱拉原本紧绷的面容稍稍缓和下来,嘴角上扬,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回应道:“嗯哼,谢谢啦~”

“唉……真不知道他们到底要干嘛……”待到妮可莱拉走远,玛格丽特喃喃自语着,“算了算了……艺术家的事我少管,要下一项了……”

之后的几项议题,都是对于潜在的革命国家的支持与反对各国现有资产阶级政府的议题。包括拉美的革命火种、意大利的统一进程、阿拉伯联合反奥斯曼殖民主义宣言以及北非之星的工作汇报。在各地区拉英法国际援助的同时,玛格丽特从各国的汇报中发现了两个和她原本玩KX时完全不一样的点:

1.阿尔及尔政府目前的内部情况极度混乱。

2.新英格兰被美团拿下了?!

第一点玛格丽特其实有所预料,在原本应行的KX世界线里,现在阿尔及尔政府总理莫里斯·雅南的腐败行径被揭露,贝当当局也确实在为了政府班底的合法性而四处找政治盟友,政治局势确实足够紧张。但,这种情况,怎么也不可能变成北非之星这次所阐述的内战都快要没法避免的这种地步啊?

事实上,这件事玛格丽特真得去问问自已的男友路易·波拿巴。要说什么直接影响了非法的政治线,那1932年逃难逃到公社的他一定是一个非常大的因素。

路易的跳反,标志着原本可行的一整条非法波拿巴线完全被封死了。爱国青年团本身作为极右翼民间团体,在政治局势中就处于一种相对孤立的地位,现在路易一明反,情况更糟了,法兰西行动党激烈地抨击着爱国青年团和波拿巴派,说他们养出了一个叛徒“皇帝”,证明他们不可信,就算泰坦热矢口否认,但行动党的民兵队已经开始行动了,无奈下,爱国青年团和唯一的盟友(现在甚至算拖油瓶)波拿巴党人一同逃到了撒哈拉以南非洲。

而阿尔及尔政府出于派系斗争的考虑,并没有在这种事上支持行动党,毕竟莫拉斯的势力要是再借此扩大,军方苦心孤诣打造的非法右翼均势就报废了,达南德的军团也是借此以“迫害本国派系,意图政治分裂”的借口开始和行动党争夺非法西部特别是港口达喀尔的势力范围。

就这样,火十字团、阿尔及尔天主教会、共和派等等其他势力也纷纷加入争夺,而军方代言人雅南的下台无可避免,而接下来贝当要选择谁却并不好说,选哪一个都无疑是被其他势力敌视。

现在议会已经吵得开不下去了,就连军方内部也出现了以戴高乐为首的威权保王派与魏刚为首的共和党人的争斗,我们的“雄狮”可谓是焦头烂额,更何况黑色星期一与美国的金融危机在影响本国的同时也断了非法的外销,经济政治双重灾难,比之现在的美国也不遑多让。

而另一个点,在伊莎贝拉等着里德演讲完毕的空档,玛格丽特亲自找上了她,对她郑重其事地说了一句话:“小心新英格兰。”

她心中的担忧并非毫无根据,尤其是针对新英格兰这块区域而言。尽管当前暂时的选票归属了美团,但玛格丽特对其仍难以给予百分之百的信任。要知道,这个地区向来与加拿大关系紧密,几乎可以说是必定投向加拿大一方。在内战爆发之际,想要指望这样一个地区始终坚定地站在已方阵营而不发生倒戈之事,实在有些不太现实。

倘若新英格兰真的选择跳反,那么情况绝对不会如游戏中那般简单明了——能够干净利落地直接改变立场颜色了事。即使他们并不向美团宣战,也极有可能会趁机抢夺那些本应属于美团的部分武器装备。所以说,无论如何都必须想尽办法让这片土地稳定下来。毕竟如今美团已然成功掌控住了这里,那么作为盟友的自已就有责任再次向对方稍加提醒,务必确保美团牢牢守住新英格兰,千万不可再出现任何闪失,致使其重新落入协约国之手。

伊莎贝拉则是有些疑惑,对于玛格丽特的提醒她并不特别明白,但她还是点点头,打算回国后和男友麦克将他们各自的赤卫队都领去波士顿看看,以防万一。


    (http://kkxsz.com/book/a0efde-10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