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女孩提着一堆行李,在学校门口登记确认后成功拿到了相邻的宿舍位。在两人帮着玛格丽特将行李搬到宿舍门口后,便与她告别,又跑去巴黎市区逛街了。
玛格丽特则是留在宿舍里整理东西,毕竟要在这里生活四年,住得舒服些也是很重要的。巴黎大学是全欧洲最早的大学之一,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学校的知名度和硬件设施都非常出色,无可挑剔。而对于学生们来说,最让人满意的就是住宿条件了。学校所提供的独立单间公寓内,不仅空间宽敞,而且还配备了厨房等设施,让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照顾自已的生活起居。
玛格丽特对此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她将自已的行李打开,把需要更换的衣物一件一件地拿出来,然后分门别类地放进衣柜里。接着,她又走到卫生间,将自已带来的各种洗漱用品整齐地放在洗手池上。看着那堆瓶瓶罐罐,玛格丽特不禁想起了玛丽。这些都是玛丽坚持要她带上的,仿佛她是一个娇弱的小公主,需要特别的呵护。玛格丽特真的有些怀疑自已的母亲到底是法国人还是中国人了,这种什么都要帮着点,什么都要关心的性格完全不符合她前世对西方亲子关系的刻板印象。
而整理完东西后,她便百无聊赖的躺在沙发上,翻看着她带来的一大堆小说,干着和在马赛的家里别无二致的事——摆烂。开玩笑,放假不摆烂干什么?弯道超车吗?她现在还能超谁的车?
4天的时间很快过去,玛格丽特还在宿舍里呼呼大睡。除了吃饭以外,她几乎不踏出宿舍,期间陈雅试图把她拉出去逛逛,但被她义正言辞的拒绝了:“我为什么要出去玩?是小说不好看还是空调不好吹?”她指了指宿舍内有些吵闹的风机,虽然这东西问世才半世纪不到,但巴黎大学还是贴心的用拨款给每一个宿舍配备了这种来自美国的原始空调机。幸亏有它,玛格丽特才能在最近分外炎热的巴黎立足,不然她一定会想念马赛的海风。
但今天与以往不同,睡得昏天黑地的玛格丽特被来自户外的吵闹声叫醒,她试图坚持睡觉,但吵闹的声响持续不断,扰得她完全无法入睡,睡眼惺忪的她终于坐起身来,一如往常的看了眼墙上挂的日历,上面的日期是:7月14日。
玛格丽特终于明白过来那吵闹究竟是什么,那是来自全巴黎的庆典的声音。1789年7月14日,愤怒的巴黎市民冲破了象征专制王权的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时至今日,法国仍有着那场大革命所留存的痕迹。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那场革命都启发了这个国家迈向新时代。所以,就算公社成立,7月14仍作为法国的国庆日,一直留存到现在。
她心里很清楚,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巴黎人肯定会举办一场盛大而又热烈的庆典活动。因此,当她看到这个日期的时候,就已经完全没有心思再继续睡觉了。于是,她迅速地从柔软舒适的大床上爬起来,然后换上一身漂亮的衣服,便果断地出门去了。
刚出学校,玛格丽特便碰上了正在观望的汪茗。门口有一群人喊着社会主义的标语,歌唱着国际歌,在大街上穿行。玛格丽特估计吵醒自已的也就是他们了。
“怎么就你在,陈雅呢?”她问道。
汪茗指了指队伍的前面,说:“喏,在那呢。”
“她凑这热闹干嘛?”玛格丽特非常不解,“她不是不懂法语吗?”
“但这不代表她不喜欢凑热闹,事实上,在她一开始看到这支队伍时就试图混进去了,现在毫无疑问,她成功了。”汪茗扶着额头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完全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以至于队伍里有个大叔对她说‘小女孩快离开这里!’的时候,她对着大叔笑着点点头然后继续跟着游行。”
“啊这……”玛格丽特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咱俩也去吧,阿雅这家伙又不懂法语,到时候免不了闹出各种笑话。”汪茗最终还是忍不了了,向玛格丽特提议追上去。
“确实呢。”玛格丽特赞同地点点头,两人加入了人流,从一道道缝隙里穿过,很快便跑到了队伍的中前端,找到了兴高采烈的陈雅。
“欸?你们来啦?”陈雅兴奋的说着,“刚刚有个大叔他对着我说了好多话,虽然我一句都听不懂,但他讲的唾沫星子直飞,特别激动的样子,我想他一定是一个出色的理论家,所以我很努力的给他捧场,但最后不知怎么的,他最后好像很气愤的走了。”
“呃……”汪茗嘴角抽了抽,而一旁的玛格丽特完全憋不住了,哈哈大笑起来。
“今天回去之后我会好好监督你学法语,每天都要学,这个暑假不准偷懒!”汪茗严肃的说着。玛格丽特也附和道:“我也会来帮忙的!”二人深切领悟到了“没文化真可怕”的真谛。而陈雅则是发出了不解和痛苦的哀嚎。
三人玩玩打打地跟着游行队伍一直前行,很明显她们都没见过这种阵仗,不免都有些好奇,一路跟着队伍从第五区走到了第八区。在凯旋门广场上,广播循环播放着国际歌,而一名神采奕奕的男子站在凯旋门下,他的声音通过广播传遍了广场,游行的队伍停了下来,聚精会神的聆听他的讲话。
演讲的内容无非几点:对法兰西历史的回顾、对法国革命传统的阐述、对现行工团主义政策的解释与对未来社会主义世界的展望与憧憬。甚至不必细听玛格丽特也能大致猜出演讲的话术有哪些。但台上男子演讲时的神态,他的激情与热血深入人心,特别是那些青年人的心里,他们高声附和,掌声雷动,每个人到最后都不由自主的喊起了“公社万岁。”
而台上的男子在无意中看到了玛格丽特,从那无比特殊的瞳色中,他想起了之前老战友科贝尔给他的信件。现在,皮韦尔决定在活动结束后,先见一见自已的这位“未来弟子”。
(http://kkxsz.com/book/a0efde-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