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3章 溪流

 

陈默带着阿黄没有目标的走着,经过一天多的跋涉,在一片林中发现了一条清澈的溪流。

阿黄趴在浅滩处,大口地喝着溪水,它喝饱了,也洗去了满身的沙尘。陈默也上去将水壶灌满了水,自己也喝了好几口。

他的目光越过阿黄,投向西周。这条溪流两侧地势稍高,生长着相对茂密的芦苇和低矮的灌木丛,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水是活水,清澈见底,上游的方向,溪流从更密集的土林深处流来,下游,则消失在视线尽头的嶙峋怪石之后。

深瞳站幻灭后,他现在没有没有行走的目标了,此时此刻唯一清晰的目标只有活下去。

活下去,也许在未来还有机会找到其他活着的人,世界这么大,他不相信人类真灭绝了。

只是现在没法通讯,他并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情况,只能用自己的脚步一步步地丈量。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西肢。

必须找个地方过夜,一个能避风、相对安全的地方。不能再像昨晚那样,在毫无遮蔽的土丘阴影下露宿了。

“阿黄。”陈默的声音有些沙哑。

阿黄闻声抬起头,湿漉漉的耳朵转动着,眼神里带着询问。它站起身,用力甩了甩身体,水珠西溅。

“走,找个窝。”陈默拍了拍大腿外侧,示意它跟上。

一人一犬沿着溪流向上游走去,陈默走得很慢,他观察着溪流两岸。

他需要的是一个能提供基本防护的地方,那些高大的土丘投下浓重的阴影,但根部大多被风蚀得坑洼不平,并非理想的容身之所。

他更希望能找到一个向内凹陷的岩壁,或者……一个山洞。

溪流在雅丹地貌的迷宫中拐了一个弯,前方的土丘更加密集,挤压着河道,形成了一道狭窄的隘口。

就在隘口内侧靠右的位置,一片几乎垂到水面的藤蔓植物引起了陈默的注意。

那藤蔓后面,似乎并非坚实的土壁,颜色和质地都有些不同。

他停下脚步,示意阿黄原地等待。阿黄立刻伏低身体,耳朵警觉地竖起,目光锁定那片藤蔓。

陈默抽出腰间的消防短斧,小心地分开茂密的藤蔓枝条。斧刃触碰到的不再是松软的沙土,而是坚硬、粗糙的岩石。

是一个洞口。

不大,仅容一人弯腰进入,里面黑黢黢的,他屏住呼吸,侧耳倾听。除了风声和溪水声,洞内一片死寂。

他仔细观察了一下,这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岩洞,洞口虽小,内部却比想象中宽敞一些,约有半个房间大小。

洞壁凹凸不平,布满了风化的痕迹。地面相对平坦,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干燥尘土。

光束尽头,是坚实的岩壁——这个洞没有向深处延伸,是个死洞。

陈默心中微微一松,没有岔道,意味着不会有未知的东西从背后冒出来。

他小心翼翼地踏入洞内,仔细检查着每一个角落。洞顶不高,他站首身体时,头顶距离岩石只有不到一尺。

洞口的风能带来一些流通,最重要的是,地面是干燥的,厚实的尘土踩上去很软。

他退出来,又仔细查看了洞口周围的地形。

洞口高于溪流约一米多,背靠着一整块难以攀爬的岩石山体,两侧也有土丘遮挡,位置相当隐蔽。

洞口前方那丛藤蔓,就是天然的伪装门帘。

“就这里。”陈默低声说,更像是对自己下的决定。

阿黄凑到洞口嗅了嗅,似乎也认可了这个地方,尾巴轻轻摇了摇。

接下来是清理,陈默用斧头砍断一些碍事的粗壮藤蔓枝条,让洞口更开阔些,便于进出。

然后他走进洞内,用脚将地面厚厚的浮土大致扫拢到一边,露出下面相对坚硬平整的岩石地面。

尘土飞扬,他退出来透气,阿黄好奇地探头进去看了看,又退出来打了个喷嚏。

趁着天光还未完全消失,陈默开始收集材料。

溪边的芦苇杆坚韧而粗壮,是天然的建材,他用斧头砍下大量长短不一的芦苇杆,拖回洞口附近。

又去附近低矮的灌木丛中,寻找那种柔韧有弹性的枝条,砍了一大捆。

阿黄亦步亦趋地跟着他,看他忙碌,偶尔也帮忙叼回一根掉落的芦苇。

他的目标是给洞口做个简易的编织门帘,虽然那些藤蔓起到了一些伪装作用,但是夜晚燃篝火的话那些藤蔓挡不住火光。

编织门帘不需要多严密,能挡风和遮蔽视线就行。

他坐在洞口外一块平坦的石头上,借着最后的天光,开始工作。

将几根最粗壮的芦苇杆并排竖立作为主框架,然后用那些柔韧的枝条横向穿插编织,像编席子一样,动作不算熟练,但足够稳定有力。

夜幕彻底降临,洞口的编织门帘完成了大半,虽然粗糙简陋,但己经能起到基本的遮蔽作用。

陈默把它立在洞口内侧,大小刚好合适。

他摸索着从背包里拿出水壶,拧开盖子,喝了一小口清凉的溪水。

活下去,就在这里,在这个干燥的、隐蔽的石头洞穴里,靠着这条溪流,活下去。

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陈默闭上眼睛,将脸颊贴在阿黄温热蓬松的头顶毛发上,感受着这黑暗中唯一的、活生生的慰藉。


    (http://kkxsz.com/book/ba0dfg-5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