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们商量怎么获得秦始皇信任的时候,商鞅早己计划搞垮我们,我让盛锐时刻关注商鞅和他的心腹看看有没有什么其它举动,又让禹喆继续跟武将们打好关系,必要时刻可以保护我们……过了几日,盛锐匆匆来报,说商鞅正联合几位大臣准备在皇上面前弹劾我们,说我们结党营私、意图不轨。我心中一惊,这商鞅手段果然狠辣。与此同时,禹喆也传来消息,部分武将虽与他交好,但在商鞅的威压下,态度开始摇摆。
我当机立断,决定主动出击。我让盛锐收集商鞅在推行变法过程中一些操之过急、引起民怨的证据,又让禹喆去说服那些态度摇摆的武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朝堂之上,商鞅果然发难,细数我们的“罪行”。我不慌不忙,拿出收集的证据,反指商鞅变法过于激进,导致民间怨声载道。秦始皇听后,脸色微变,开始沉思。那些被禹喆说服的武将也纷纷站出来,为我们说话。商鞅没想到我们早有准备,一时语塞,脸色十分难看。这一场朝堂交锋,我们暂时占了上风,但我知道,商鞅不会就此罢休,更大的危机或许还在后面。散朝后,商鞅恶狠狠地瞪了我们一眼,拂袖而去。我知道他必定会在暗处谋划新的阴谋。接下来几日,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时刻警惕着。果然,商鞅勾结了后宫一位受宠的妃子,让她在秦始皇枕边吹耳边风,诋毁我们。那妃子添油加醋地说我们是心怀不轨的异邦人,带来的东西皆是妖邪之物。秦始皇本就多疑,听了这些话,态度又开始动摇。他再次召我们进宫,面色阴沉地询问我们的来意。我心中一紧,但还是镇定自若地再次阐述我们是为了大秦的繁荣而来,带来的东西都是能让百姓受益的宝贝。同时,我暗中让盛锐去调查那妃子与商鞅勾结的证据。就在秦始皇犹豫之际,盛锐及时呈上证据。秦始皇勃然大怒,严惩了商鞅和那妃子。经此一役,我们在秦国的处境暂时稳定下来,但前路依旧充满未知。然而,正当我们以为危机解除时,商鞅的心腹竟在深夜潜入我们的住所。他们武艺高强,瞬间就突破了守卫。我和盛锐、禹喆迅速起身应对,一场激烈的打斗展开。禹喆凭借格斗高手的实力,与刺客们周旋。但刺客人数众多,我们渐渐有些力不从心。就在这时,一首被我们忽略的角落里,突然射出几支利箭,刺客们纷纷倒地。原来是秦始皇暗中派人保护我们,他虽多疑,但也明白我们对大秦有大用。经此一事,我们与秦始皇的关系更加微妙。他既需要我们的才能,又对我们心存戒备。我们深知,往后行事需更加谨慎。于是,我们继续为大秦出谋划策,用带来的知识帮助百姓改善生活,同时也时刻留意着朝堂上的暗流涌动,等待着真正能在秦国站稳脚跟的时机。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的努力渐渐有了成效,大秦百姓对我们愈发认可。可朝堂之上,仍有部分大臣对我们心怀不满,在暗中与商鞅残余势力勾结。一次,边境传来急报,有邻国蠢蠢欲动,似有进犯之意。秦始皇召集群臣商议对策,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竟提议让我们前去应战,妄图借敌人之手除掉我们。我心中冷笑,却也明白这是个证明自己的好机会。我主动请缨,带领一支军队前往边境。在战场上,我运用现代的军事策略,巧妙布局,以少胜多,大败敌军。消息传回咸阳,举国欢庆。秦始皇对我们更是另眼相看,赏赐颇丰。经此一役,那些反对我们的声音逐渐微弱,我们在秦国的地位也愈发稳固。但我清楚,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我们,而我们也将凭借智慧和勇气,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不久秦始皇驾崩,胡亥登上皇位,他生性残暴,刚即位便露出了狰狞的獠牙。我听闻消息,心瞬间沉入了冰窖。与我一同被盯上的还有禹喆和盛锐,我们三人此刻如同待宰的羔羊,处境岌岌可危。
夜晚,月光惨淡,我匆匆赶到禹喆和盛锐的住处。屋内,三人相对无言,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如今胡亥欲除我们而后快,得想个办法才行。”我打破沉默,声音低沉而急切。禹喆眉头紧锁,沉思片刻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可如今胡亥手握大权,硬拼无疑是以卵击石。”盛锐握紧拳头,眼中满是不甘:“难道就只能等死吗?”
突然,禹喆眼睛一亮:“听闻民间反秦之声渐起,各地皆有起义的迹象,我们不如去投奔那些义军,既能保得性命,说不定他妈的还能为天下百姓出份力。”我和盛锐相视点头,都觉得这是眼下唯一的出路。
于是,趁着夜色,我们三人收拾好行囊,悄悄离开了这个危险之地。身后是那座象征着皇权的咸阳城,前方则是未知的命运,但为了生存,更为了反抗这无道的暴政,我们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http://kkxsz.com/book/bc0bde-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