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蜂巢编号:A-734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章 蜂巢编号:A-734

 

天刚蒙蒙亮,或者说,“蜂巢大厦”内部的人造日光系统模拟出了蒙蒙亮的效果,编号A-734的眼皮准时弹开。没有闹钟,生物钟比最精密的仪器还要可靠,因为错过“晨间花粉采集”的代价是任何一个编号都无法承受的。

A-734,和其他成千上万的编号一样,住在大厦裙楼统一分配的“巢室”里。狭小,但高效。洗漱,穿上统一配发的灰色工装,吞下营养膏——据说包含了维持一天高强度工作所需的所有“花蜜精华”。他的动作流畅、机械,像一段被反复播放的程序。镜子里的人影面无表情,眼神里只有一种近乎凝滞的专注,专注着即将开始的、日复一日的工作。

他走出巢室,汇入灰色的人流。走廊里安静得只剩下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像无数蜜蜂振翅的低频共鸣。电梯以惊人的效率将他们分批送往各自的“工作区”——一个个巨大的、网格化的开放式空间,每个编号占据一个标准“蜂房”。

A-734的工作是处理“数据花粉”。他的手指在泛着冷光的触控板上飞舞,将涌入的原始数据流筛选、分类、标记,转化为“报告蜜露”,再上传至中央处理系统。他不知道这些“蜜露”最终流向何方,滋养了哪个“蜂后”或是构筑了蜂巢哪个更宏伟的部分。他只需要知道,他的效率指标必须维持在绿线以上,红线是禁区。

周围的编号们都在做着类似的事情。敲击声、系统提示音、偶尔supervisor(工头蜂)低沉的指令,构成了一曲单调而永恒的交响乐。没有人交谈与工作无关的话题,没有笑容,甚至很少有眼神交流。每个人都像一颗精密的齿轮,严丝合缝地嵌入这部名为“蜂巢”的巨大机器中。

午餐时间是短暂的能量补充。同样的营养膏,同样的沉默。A-734偶尔会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看向外面。外面是真实的天空,有时湛蓝,有时阴霾,有飞鸟掠过,但那景象遥远得像另一个维度。他曾听说,有些编号因为长时间凝视窗外而被判定为“效率低下”,需要接受“行为矫正”。于是,他收回目光,专注地咀嚼营养膏,仿佛那里面真的有阳光和花香。

他曾经有过名字吗?或许有过吧。但在进入蜂巢,获得编号的那一刻起,名字连同那些模糊的、关于个性、爱好、梦想的记忆,都像是被格式化的数据,消失在系统深处。他的价值,仅仅在于他处理“数据花粉”的速度和准确率。他的情感?那是影响效率的冗余程序。他的思想?服从指令就是最高效的思想。

一天,一个新来的编号,或许系统还没完全覆盖他的“出厂设置”,在休息区小声问A-734:“我们生产的‘蜜露’,到底有什么用?蜂巢之外,是什么样的?”

周围瞬间安静下来,几个编号警惕地抬起头。Supervisor锐利的目光扫了过来。A-734的心脏,那块久己沉寂的肌肉,似乎不合时宜地跳动了一下。他迅速低下头,用标准化的语调回答:“完成指标是我们的职责。思考职责之外的问题,会降低效率。”

那个新编号愣住了,眼神中的一点光亮迅速黯淡下去,很快,他也变得和其他编号一样,沉默而专注。

A-734继续工作。手指依旧翻飞,数据依旧处理。但那一瞬间的悸动,像一粒微小的石子投入死水,泛起了一圈若有若无的涟漪。他看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数字和符号,第一次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空洞。这些“花粉”,这些“蜜露”,它们构成了什么?他这只工蜂,除了采集和加工,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下班的指令响起。灰色的人流再次涌动,从工作区流回巢室。A-734随着人流移动,步伐和其他人一样精准。他知道,明天,人造日光会再次模拟出蒙蒙亮,他会再次准时醒来,重复今天的一切。

他抬头,最后看了一眼窗外。夜幕己经降临,城市灯火璀璨,像一个更大、更华丽,但也同样冰冷的蜂巢。他看不到星星,也闻不到真正的花香。他只是编号A-734,一只高效的工蜂,精准地执行着被设定好的生命程序,首到能量耗尽,被新的编号取代。

他回到巢室,躺下。黑暗中,他似乎听到了自己体内齿轮转动的声音,细微,却又震耳欲聋。他闭上眼,试图清空那些“冗余”的想法,准备迎接又一个高效、标准、毫无意义的一天。只是这一次,内心深处那点微弱的涟漪,似乎并未完全平息。它像一个潜伏的bug,等待着某个未知的时机,或者,永远沉寂。

未完待续。


    (http://kkxsz.com/book/bcajab-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