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建房得要盖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九章 建房得要盖章

 

经过今日的坐诊,李萍萍决定自己打个药柜子,采齐自己祖传秘方的草药以备不时之需。

里屋厅堂桌上堆着一个铜板山,今天的诊费加开药收来的两百多文,周大河夫妇卖药水收的一百零八文,还有卖这些收来的干草药,一起快有一贯钱了。

“还有一个多月收稻子,我打听过了,建三起的屋子若是请人,不需一个月便也能做好了,咱们家如今银钱也够,这建房子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三兄弟去做,我想在咱旁边这片地起房子,届时这房子起好了,咱们这老屋也重新建两个一起的。”

一起的屋子就是如今他们住的这种格局,两间房间一个厅堂一个小后厅堂,只不过他们家小后厅堂改成了小房间,如今是李萍萍在住的。

她的意思是建完一个三起的西屋一厅再建两个一起的两屋一厅,大儿子跟她还有女儿一起住三起的屋子,二儿子跟三儿子各自成家一人住一套一起的屋子,三个房屋连在一起,厨房洗漱间杂物间建对面围个大院子,一大家子也住得舒心,就算不分家,也不会有过多的矛盾。

“娘,这么建的话就不止十两银子了,恐怕得二十两银子往上走。”

孙月娘担心这会不会步子迈太大了。

“没事,我们先建好三起的,其余老房子等老二老三成婚生娃后慢慢建嘛!”

李萍萍也怕树大招风,而且老二老三的婚事连个影都没有呢!

“对了,阁楼我想要一间来放药材,需要请人来打个药柜子分类储存放药。”

“打柜子?村长家女婿就是个木匠,可以去找他来打些器具。”

“那感情好,正好去村长家问问这间房子的事情。”

事不宜迟,当天晚上他们便去了村长家。

“你家旁边的荒地?可以啊,得向里正去申请宅基地用地许可,提供房屋图纸,交上税,盖章下发了才能开工建。”

这古代的土地都是国有制,虽然可以随意买卖,但要是建房子必须得当地官府部门的审批,不能随意建房,而且还会收取一定的土地建房税。

原本以为古代地广人稀可以随意找块地建房子,可这毕竟是专制皇权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岂能随意使用。

就是耕地,这里也是凭租使用,没有实际的拥有权。

李萍萍之前对这方面没有什么过多的研究,三个儿子也年纪轻,无过建房经历,何况这村里这么些年就没有谁家再在别处建新房,都是原基地再加一间房,这个倒是无人管制的,大家伙都是这样。

“还得麻烦村长给我们说说这具体的一些流程。”

建房子是好事,村长周震安也好久没弄过这流程,但是好在有以前存留的文件案例,翻了出来,又帮着他们家写了一份。

那要建的房子也是跟他们家这边三起的,周震安便顺手给他们家画了这图纸。

“就是这些了,我的名字旁边签上或者摁个手印,里正家在红谷窝村,大河应该知道怎么去的。”

既然这村长把这些东西都给备好,何不再请村长跟他们走一趟。

“村长,您看我们家当家的去了,家里没个主,大河几兄弟毕竟年轻不会办事,我个妇道人家的人言轻微,我想明天请您跟我们走一趟。”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把铜板,二十多来个。

“来得匆忙没什么准备,这点就当我们请您走一趟的误工费,事成之后定当上门感谢,而且我听说您女婿是个木匠,做活很好,我还想着到时候请他来多打几套箱笼呢!”

村长都是聪明人,何况这也不是什么难事,村子里头也好久没有这般建房了,他那女婿做木工活确实好,这周大江周大海也还未娶妻,届时恐怕确实要打不少。

周震安笑着说道,

“这有什么,作为青山村村长,这些都是我该做的,我明天就陪你家去走一趟。”

皆大欢喜,王氏也很高兴,她的女儿周冬儿因着生了个带病的孩子,而且这么多年女儿再生了个女娃之后便没有孕过。那婆家早有意见,夫妻也不甚和睦,若能多介绍些木活给女婿做,也能给他家冬儿长长脸,谅那婆婆看在这份上也不敢多说。

求人办事,得上礼,自古以来便是如此,人情往来才有意思。

带其他东西太过招摇,李萍萍打算首接点,首接塞钱。

第二天一早去周大春家租来牛车,因着他也只赶集日,平常都是闲着的,所以也就收了六文,她李萍萍周大河还有村长三人来回的车钱算的。

“婶子,我们家牛车平日里头都闲着,你要用就来拿,我都按六文收费。”

周大春媳妇钱大喜笑着给李萍萍说道。

周大春只肯集日去赶车,平常都是在家不去的,这牛在家放着也是放着,能有人来租赚钱,大喜肯定是高兴的。

红谷窝离他们村十几里地,走路不到半个时辰,坐牛车便是快些。

他们这算是两个村合着的一个里正,那红谷窝村约有七十户人家,人口比他们村多上百来人。

只是红谷窝村里有两姓,分别是赵姓和邱姓。

而里正便是姓赵,名叫赵志华,是个老童生,如今家中两儿子也己考上童生了,一家子读书人也可谓是风光。

“周村长,您怎么亲自过来了?”

赵里正是个人精,哪不知道无事不登门这个理。

近来日子太平,村子事情多,不是那家鸡丢了就是这家瓜被摘了,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村长就能解决掉,他倒是得闲。

“村有喜事呀,要找您递信托您走一趟咯!”

周震安坐下茶水都没喝便拿出文书图稿给赵里正。

“哟,这得有个七八年没跑过这事了,周安妻子,周李氏,周大河?这两位便是吧?”

赵志华看向一旁的李萍萍母子俩说道。

“正是我们母子两个,赵里正,您看这事能不能麻烦您帮忙着快些办,马上要收上季稻了,这赶着一起,希望您通融通融。”

李萍萍说着递上了一钱碎银子放赵志华茶盏旁。

“家中还有两个儿子尚未娶妻,都二十来岁了,原先的房子是个一起的,屋顶每回这个季节便漏雨,年年修年年补,如今家里宽裕些,便咬咬牙借些钱建个三起房子,也好有姑娘愿意嫁与我家来。”

赵志华见了钱,所谓见钱眼开,眼睛也不眯着看人了,笑着说,

“这有何难,我明日给你跑一趟递上去,三两天便可下来,届时你再来拿文书便是了。”

“哈哈赵老哥办事李氏你就放心吧,包给你办妥的,记得赵老哥你兄弟是盖房搭砖的一把好手,咱们两村的房大多都是你兄弟赵志刚给砌的。”

“不是我吹,我弟这手艺可是几十年的老师傅了,若是妥了,李氏你就来喊你赵大哥去给你砌砖,这方圆几十里没有比他活做更好的了。”

古代手艺人的技艺都不容小觑,就算是因为有个里正哥哥帮忙搭线,若是手艺不行,也是丢了这里正大哥的脸,李萍萍忙说着有劳。

一番吹棒下来,时候不早,见没意留客的意思,几人便告辞离去了。


    (http://kkxsz.com/book/bceaba-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