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竹子窝寻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十章 竹子窝寻人

 

在房间里头待了会,李萍萍才装着若无其事的走了出来。

院子里头独剩孙月娥跟几个娃,正在喂那些鸡崽。

“奶奶,这小鸡又长大了些呢!月娥姨姨说还得要两个月后这些鸡才能下蛋呢!”

满打满算确实是还要两个月,这天气热长不快,瞧那老母鸡都跟着瘦一圈,毛都没之前多了。

“对呀,所以你们还得要抓两个月的虫子才能吃上这小鸡的鸡蛋,可还愿意?”

小孩子大多没什么耐心,这一个月看着还算好,几人有伴的倒也一首每天坚持寻蚂蚱虫子回来。

再两个月就说不定了。

“包在我身上!”

狗胜最近把这些药材认了个滚瓜熟,春桃也跟着一起记,但是,他们不识字,只知道名字却不会写。

“娘,你能教我们写字吗?那些药材我们都记会了。”

春桃知道她娘会识字写字,只是从来没见她写过。

李萍萍对这几个娃早有些打算,七岁的年纪,开蒙也不算晚,就是她们村子里没学堂,读书人也没几个,村里人穷啊!

她不教几人识字是怕到时候会个一词半字的影响入门学习,这专业的事情就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再等等,你们想学识字写字我便给你们找夫子,我去打听打听哪里学堂离这近,给你们三送去好不好?”

“好呀好呀!”

杏儿听了可高兴,

“娘,我跟杏儿也能去吗?”

春桃大些,知道学堂是男孩才能去的。

“能呀,学堂敢不收我就请个夫子回来教你们三,所以呀,给些时间娘去寻夫子。”

若是学堂不收,她是打算请夫子来他们青山村办个私塾,只是这夫子难求呀!

这事才一首没个进展。

村里都是泥腿子,村长家的孙儿也还没入学堂,连家里稍微宽裕些的虎子也没上,李萍萍心里头就想着,若是没有学堂收女子,那倒不如请个夫子回来村里办个私塾。

她大不了出大头,这些想来开蒙识字的这夫子也可以收来,想来这事应该也能成的。

只是这人难找啊。

反正这事急不来,她还是得多赚钱,钱才能解决一切问题烦恼!

第二天一早,她便和周大河借来了周大春家的牛车出发去了竹子窝。

走路是不可能走的,借这个牛车今天还能顺带一块去收草药呢!

“大河,咱这块有没有老秀才或者有学识的,能教小孩识字就成。”

“赵里正家就有读书人,他们村子里头倒是有老秀才,就是年纪太大了。”

周大河记着赵叔说他侄儿今年秋天要去县城里头考院试了,若是考上了就是秀才了,这可是他们赵家的大事呢。

赵里正是个老童生,考了好几年都没考上秀才,后来成亲了之后便没再去考了,这如今家里两个儿子也考过了县试得了童生名。

可是他们这十里八乡少有的,一家子读书人。

赵里正就是童生,听说早些年也在家办过私塾教他几个儿子开蒙,后面便没再开了,也不知是何缘故。

可是如今人家两儿子正年轻,在县里读书考试,自是不能做乡间夫子的。

老秀才也不行,周大河说都下不了地,靠椅子挪着走呢。

“得镇上才有学堂,不过不收女孩儿,七岁起就可以送去。”

太远了,每日来回不现实,住学堂里也不放心,这太苦了。

这苦也仅是李萍萍的个人想法,镇上住学堂的孩子也有不少呢,自古读书便是上品,高人一等,这些辛苦算得了什么。

这苦也不是人人都能赶着上的,去不起的人家一抓一大把呢。

两人说着便来到了竹子窝村,果然是满山都是竹子,一路走来很是凉快。

“大嫂我向你打听下,这竹子窝编竹篮子来卖的老人家住哪儿?”

见一下地干活的妇人,李萍萍忙喊住。

“你我见过来收草的,这是?你们这是来给肖老头家做媒的?”

那妇人见过周大河来收草药,只是这妇人倒是没见过,不过找那肖老头家的,他家如今就是媒人找得多了。

所以她才这般问道,以为这妇人也是来说媒的媒婆子。

李萍萍一听这话眉头一挑,她看起来像个媒婆?

“好大嫂,你就告诉我们他家在哪,我不做媒呢,我找肖老头做东西哩。”

不是媒婆,不过肖老头那手艺确实不错,可能是肖老头在镇上卖东西的顾客寻来的吧,刚好搭这收草人的车了。

“他家就在村中央,不过这会可能在村旁边的闲屋里编竹篮子呢!他孙女儿我瞧着上山去了,你们还是往这边上沿着路首上,喊肖老头他会应的。”

那妇人说完便走了,她还得趁这会不热多去拔些草呢,家里的前天才卖了。

两人都还没来得及谢那妇人,便见人转头就走了,只能作罢。

沿着村旁的路往上走,周大河边走边喊着肖老头。

住旁边的人家听到出来看是生人,便说着再走两行屋就到了。

“小哥今天收草药吗?”

家里的老人卖过草药认得周大河,便问了起来。

“收的,大娘我先陪我娘去找肖老头做竹器,晚会在村口收,别人问麻烦帮我跟她们说下。”

“好诶,那我绑好就去那等你。”

上了两行房屋,再喊肖老头果然见到了那天在路上中暑的老人。

“你喊我?什么事?诶,是你!快来坐,喝口茶。”

肖老头出来便先看到周大河,刚问了什么事便瞧见后面的人,有些子眼熟,一下子便想到了是那天给他按了穴位还给了他包子吃的那妇人。

“那天您给我篮子我就瞧您这手艺好,定是专门做这些东西的,刚好家里头有需要这竹编的器具,便想起您来了,还好您说了地址,不然我可寻不到这里来。”

原来是找他做东西的,难为这妇人心细,他那天给的篮子没给出去,倒是看见了他的手艺。

“吃饭养家的手艺,从小便跟着学做的,不值一提。”

说着倒了两碗茶水,李萍萍很自然的就端起来喝了。

“是想来找我给你做些什么东西?”

按理说,农家简单的竹匾簸箕竹箩这村子里头总会有人会做,只是各人有各自的手艺偏差。

想来这专程的跑来找他,定不是做那些的。

肖老头心里头这般猜想着。


    (http://kkxsz.com/book/bceaba-6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