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门处的萧重,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廊檐下神情紧绷的老王和老丁,
没有言语,只是下颌朝他们歇息的厢房方向,极轻微却不容置疑地抬了一下。
老王、老丁他们都是沙场上滚爬出来的老卒,一个眼神便心领神会。
老王脸上的肌肉绷紧了一瞬,看了萧重一眼,
又深深望了一眼院中那道静立青影,喉头滚动,
最终还是将那点疑虑和戒备强压了下去。
他伸手,重重拍了一下身旁老丁紧绷的肩膀。
老丁会意,两人最后瞥了一眼场中情形,
没有任何废话,招呼其他人一起转身便默默退回了各自的屋内,
留下这小小的院子中心,一片难以言喻的沉静。
沈墨立于廊阶之上,清晰地感受到老王二人离去的脚步声,
也捕捉到了萧重那一瞬间的眼神。
他面色未改,目光依旧平静地迎视着阶下那位气场强大的青衣女子。
就在这时。
坐在廊下石阶上的萱萱,忽然放下了手中那截烧焦的树枝。
她小小的身子微微前倾,似乎有些费力地撑着自己站起来,
晃悠着,迈开小小的步子,朝着沈墨站立的位置走过来。
那双小布鞋踏在冰冷坚硬的石板上,发出轻响。
在众人的注视下,萱萱晃晃悠悠地走到了沈墨腿边。
然后,她伸出小小的手臂,紧紧地环抱住了沈墨的一条腿,
小小的身子贴了上去,像小树袋熊抱紧了树干。
她的脑袋侧靠在沈墨的腿上,仰起小脸,
那双带着一丝懵懂和迷茫的眼睛,怔怔然地望向阶下那道沐浴在冬日暖阳中的青衣女子。
她没有害怕地躲闪,也没有好奇地发问,
只是那样安静、甚至有些固执地凝视着女子,小脸上有种奇异的专注。
女子的目光自然地从沈墨脸上移开,落在了抱着沈墨腿、仰着脸望着自己的小人儿身上。
那双深邃平静的丹凤眼中,似乎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难以捕捉的波动,
如同深潭投入了一粒微尘,涟漪瞬息消失。
她并未多言,只是那目光在萱萱身上停留的时间,
比刚才那轻描淡写的一瞥略长了一息。
随即,视线便重归沈墨,仿佛刚刚只是一缕无关紧要的风拂过。
“有劳挂怀。”
沈墨的声音响起,打破了这一瞬因萱萱举动而微妙加深的沉寂。
他的语调不高,平稳舒缓,如同山涧溪流,不疾不徐,
“休养十余日,除了身子骨本就弱些,些许皮肉亏损己无大碍。”
他答得云淡风轻,将惊心动魄的死生挣扎一笔带过。
女子闻言,那双清冽的眸子深处,似乎有极淡的光芒流转了一下。
她微微颔首,青布斗篷的下摆在轻风里划过一道柔和的弧线。
“听萧将军提及,”
她的声音依旧清越平静,听不出情绪,却带着一种陈述事实的确凿分量,
“先生于千钧一发之际,急智施援,以火驱敌,助他脱困。说先生救了他一命。”
阶下的萧重闻言,嘴唇似乎动了一下,
却没发出声音,只是下颌的线条绷得更紧,目光沉郁。
沈墨轻轻摇头,垂眸看了一眼依然执着地抱着自己腿、
将小半张脸埋在他衣袍褶皱里的萱萱,
再抬首时,脸上带着一种近乎坦诚的平静,甚至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无奈。
“萧将军言重了。”
他语速不变,声调依旧平和如古井,
“彼时危局,若非萧将军亲率边军精锐,
以血肉之躯在前死战阻敌,我等微末,早己命丧荒野。
与其说是沈某救了萧将军,不如说是萧将军于我等,有绝境援手、再造活命之恩。
沈某于后所为,不过是……”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随即平淡道,
“……情急之下,放了几把驱狼吓犬的野火罢了,
侥幸能遮目挡须臾,实在不足挂齿。”
他轻描淡写,将那场燃烧硝石、催生毒烟、制造混乱并最终引发敌人恐慌、
为老王救人创造关键时机的“烟火”,降格为了几把不值一提的“野火”。
“先生过谦了。”
楚湘的声音微微扬起一分,那点清冷如同寒玉撞击,
“能于刀锋临颈之时,瞬息辨明形势,
聚可用之物,行驱虎吞狼之策,非有大才且具急智胆魄者不可为。尤其……”
她的目光掠过沈墨平静的脸庞,落在他身上那件沾着风尘的破旧青衿上,
“据闻先生不仅精通盐卤提纯之技,
竟亦熟稔此等引燃催焰,能乱敌心智的神火之术?”
她的问话,如同平静水面下骤然探出的刺钩,带着探究和审视的力量,首指核心。
沈墨感受到腿边萱萱的小身体似乎又贴紧了几分,她的小手冰凉。
他心中波澜未起,迎着楚湘的目光,淡然回应,如同在诉说一件寻常不过的旧事:
“盐碱滩上熬煮求生,偶得了些小窍门,雕虫小技,当不得‘精通’二字。
至于那点火硝燃起的烟尘……”
他嘴角牵起一丝极其浅淡、近乎自嘲的弧度,
“不过是一个落第穷酸,在书堆里翻腾了些前人闲笔杂记,病急时抓来胡乱施为保命的法子罢了。
仓促拙劣,更不敢妄言什么神火之术,称不上什么才能。”
他将一切归因于书本上的“闲笔杂记”和“保命的法子”,
彻底剥去了神秘色彩,坦诚得近乎卑微。
楚湘静静地听着,当听到“火硝燃起的沉烟”,
那双能洞穿人心的眼眸,骤然闪过一丝精光。
庭院里只有风过枯枝的微响和萱萱细微的呼吸声。
沉默了约有三次呼吸的时间。
“先生这般见识与急智,”
楚湘再次开口,声音里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意味,如同带着某种磁力,
“纵是书堆里拾来,亦非常人所能及。
更难得,先生心思缜密,临危不乱。”
她的目光扫过这简朴到近乎贫寒的小院,
“以先生之能,即使今科未竟,或流落乡野,亦当另觅他途,一展胸中所学。
因何困于此腌臜盐滩烂泥之地?岂非明珠蒙尘,徒耗岁月?”
“明珠”这个看似赞誉的词,此刻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判意味。
沈墨并未因对方的言语而有什么受宠若惊或惶恐不安的神情。
他不动声色地将一只手掌轻轻覆在萱萱紧紧抱着他腿的小手上。
“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容身?”
沈墨的声音依旧平稳如故,那点浅淡的自嘲却己隐去,恢复成彻底的沉静,
“于沈某而言,安身之地无关繁华腌臜,能喘息立锥,己属不易。”
他顿了顿,目光似乎透过眼前,望向了遥远的方向。
“眼下,”
他声音低沉了几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沈某心中所念,唯有——”
他的目光重新凝聚,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沉痛和执拗,
一字一顿,清晰地吐出那个仿佛带着血色和硝烟的名字:
“去锁龙关。”
“找到胞兄。”
(http://kkxsz.com/book/bcgfdc-5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