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家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章:家宴

 

接风洗尘的家宴设在暖阁。菜肴丰盛,多是父兄喜爱的口味。沈夫人不停地为丈夫和儿子布菜,絮絮叨叨地询问着边关的苦寒、饮食起居。柳姨娘也没了那些小心思安静的坐在一旁。暖阁里炭火烧得旺,酒香四溢,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沈巍显然也放松了许多,眉宇间的风霜疲惫在妻儿环绕下稍稍化开。沈珩更是恢复了少年意气,绘声绘色地讲着边关趣事,引得沈夫人和沈晏清忍俊不禁。

沈晏清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着哥哥的讲述,偶尔回应母亲一两句关切。当沈珩讲到一次成功的伏击,缴获了一批精良的北狄战马时,沈巍端着酒杯的手顿了顿,眼神掠过一丝阴霾。

“只可惜……” 沈珩的声音低了下去,脸上的笑容也淡了,带着一丝愤懑,“缴获再多,也架不住后方拖后腿!爹,这次要不是……”

“珩儿!” 沈巍沉声打断了他,目光严厉地扫过去,带着警告。

沈珩的话戛然而止,俊脸涨得通红,猛地灌了一大口酒,显然憋闷至极。

暖阁里的气氛瞬间凝滞了一瞬。沈夫人脸上的笑容僵住,眼中流露出担忧。伺候的下人们更是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出。

沈晏清的心猛地一紧。来了!就是这种压抑!前世无数次,父兄归家,短暂的欢愉之后,便是这种因朝堂掣肘、猜忌而带来的沉重!

她放下筷子,拿起手边的温茶,轻轻啜了一口,声音温软地开口:“哥哥,听说这次监军大人也随军回来了?他……可还适应边关艰苦?” 她问的是哥哥,目光却带着好奇看向父亲沈巍。

沈巍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白。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道:“赵大人,为了圣命,不辞辛劳。有他在,军中诸事,皆可直达天听,甚好。” 最后两个字,他说得极慢,极重,如同从齿缝里挤出来,像带着一股屈辱和嘲讽。

军中诸事,直达天听?是那些构陷沈家、掣肘军务的谗言直达皇帝耳中吧!沈晏清心中了然。那姓赵的监军,是三皇子景瑜安插的人,前世他便是罗织“通敌”罪证的关键人物之一!

“哦。” 沈晏清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不再追问,转而看向沈珩手臂上几道新增的疤痕,“哥哥,你手上的伤……要紧吗?我那里还有些上好的金疮药,是前些日子外祖家送来的,回头让青黛给你送去。”

沈珩的脸色缓和了些,摆摆手:“小伤,早好了!你哥我皮糙肉厚,这点伤算什么!” 家宴在强撑的和谐中继续,沈巍的话更少了,只是默默地饮酒。沈珩也没有了之前的跳脱。只有母亲强打着精神,努力维持着表面的温馨。

柳姨娘见状,脸上堆起关切的笑容,温言软语地劝着沈巍和沈珩多用些菜,又细声细气地询问边关风物,试图活跃气氛,但收效甚微。沈玥则低着头,小口吃着东西,眼神不时偷偷瞟向沈晏清和沈珩,带着羡慕与不甘。沈瑞更是全程缩着脖子,恨不得把自己藏起来。

沈晏清的心,却一点点沉入冰冷的谷底。这表面的平静下,是父兄在边关浴血拼杀后,还要面对来自背后朝廷捅来的软刀子!是功勋卓著却要忍受监军掣肘、粮草短缺、甚至构陷威胁的憋屈!

宴席终了,沈巍以军务疲惫为由,率先离席。沈珩也闷闷地跟着告退。沈夫人心力交瘁,被嬷嬷搀扶着回去歇息。

柳姨娘看着丈夫和嫡子离去的背影,又看看神色疲惫的沈夫人,眼珠转了转,上前一步,对着正要离开的沈晏清柔声道:“大小姐,老爷和珩哥儿刚回来,夫人也乏了。妾身想着,不如明日带着玥姐儿和瑞哥儿去城外的护国寺小住几日,为老爷、珩哥儿和边关将士们祈福诵经,也免得在府里添乱,扰了老爷夫人清静。大小姐觉得可好?” 她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显得体贴懂事,又暗示自己带子女离开,是给正房腾地方。

沈晏清此刻心绪烦乱,哪有心思理会柳姨娘这点小算盘,只想尽快回房梳理思绪。她淡淡瞥了柳姨娘一眼,随口道:“姨娘有心了。祈福是好事,自去便是,不必问我。” 说罢,便带着青黛转身离去。

看着沈晏清冷淡离去的背影,柳姨娘脸上的笑容淡了些,眼中闪过一丝不悦。沈玥更是了嘴,小声嘟囔:“神气什么……” 柳姨娘拉了她一把,低声道:“行了,回去收拾东西。离府清静几日也好,省得看人脸色。” 她心中盘算着,正好借机带儿女出去散散心,也避开府里这压抑的气氛。

次日一早,柳姨娘就带着沈玥和一脸不情愿的沈瑞,乘着马车,在一众仆妇的簇拥下,离开了将军府,前往护国寺“祈福”。府内少了柳姨娘母女的聒噪,似乎安静了许多。

沈晏清并未立刻回自己的院子。她屏退了青黛,独自一人,在暮色渐沉的将军府中缓缓踱步。

她走到父亲的书房外。窗上映出沈巍的身影,他并未休息,而是在灯下凝神看着什么。多半是军报,或是监军呈给皇帝的密奏副本?那身影在摇曳的烛光下,显得格外沉重孤寂。

她又行至哥哥沈珩的院外。里面隐约传来沉闷的、击打沙袋的声音,伴随着压抑的低吼。那是少年将军无处发泄的怒火和憋屈。

沈晏清停下脚步,站在一株高大的梧桐树下。白日里强装的平静彻底褪去,那双沉静的眸子里,此刻翻涌着比夜色更浓的寒意与戾气!

粮草短缺、监军掣肘、将士带伤、父兄隐忍……这一切,都还只是开始!她不能再等了!被动地等待灾难重演,是愚蠢的!她必须主动出击!

沈晏清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进入肺腑,让她混乱的头脑异常清醒。

回到闺房,她径直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素笺,研墨,笔尖饱蘸浓墨,悬于纸上,微微颤抖。

她在脑中飞速搜寻着前世的记忆:永昌二十二年……三月初七之后不久……边关……粮草……监军……户部……

一个名字,猛地窜入她的脑海——户部侍郎,钱益! 此人是三皇子景瑜的忠实走狗,也是前世构陷沈家“贪墨军饷”的主要推手之一!更重要的是,沈晏清记得,就在不久后,此人会因一桩不大不小的“亏空”案,被政敌抓住把柄,闹得灰头土脸,大大折损了景瑜在户部的势力!

沈晏清眼中寒光一闪,不再犹豫,飞快地写下几行小字。她没有署名,没有落款,内容也极其隐晦,只是点出了钱益在某个不起眼库房做的假账漏洞,以及负责核查那笔账目的小吏姓名,那名小吏前世也被钱益事后灭口了。

写罢,她吹干墨迹,将纸条仔细折叠。然后,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

“青黛。” 一直守在门外、心中忐忑不安的青黛立刻推门进来:“小姐?”

沈晏清转过身,月光勾勒出她半边清冷的绝美侧颜。

“明日一早,你亲自去一趟西市‘瑞祥斋’点心铺子,买一盒他们新出的桃花酥。” 她将那个小小的纸条递给青黛,“把这个,放在点心盒最底层。记住,只给柜台后那个脸上有疤的哑巴伙计。放下东西,付了钱,立刻就走。不许说话,不许停留,更不许让任何人注意到你。明白吗?”

青黛接过那纸条,她看着小姐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小姐……要做什么?这感觉……好危险!但作为从小一起长大的贴身丫鬟,忠诚早已刻入骨子里。

她用力地点点头,将纸条紧紧攥在手心,手心全是汗,声音却异常坚定:“奴婢明白!小姐放心!”

沈晏清心中微叹,她轻轻拍了拍青黛的肩膀:“去吧,今晚好生休息。”

青黛退下,屋内重归寂静。

沈晏清站在窗前,她不再是棋盘上任人摆布的棋子,她已悄然落下了重生归来的第一子。


    (http://kkxsz.com/book/be0abj-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