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山雾里的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章 山雾里的星

 

第一节 延伸的星光

上海量子计算科普馆的玻璃幕墙在暮色里泛着暖光,像块被揉碎的蓝宝石。楚溪站在"青少年科普角"前,指尖轻轻抚过展柜里的量子计算模型——那是她和江翊用了三个月时间设计的互动装置,孩子们可以通过手势操控虚拟量子比特,在全息投影里看见"薛定谔的猫"从盒子中探出脑袋,胡须上还沾着像素点的光。

"小溪老师!"

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张画纸跑过来,发梢沾着山间的草屑。她是上周跟着"萤火虫支教团"来上海参加夏令营的山民娃,叫阿朵。她的画纸上,量子比特被画成发光的小精灵,有的在跳舞,有的在牵手,背景是层层叠叠的山影——和她去年在贵州雷公山画的速写本里的山,轮廓分毫不差。"像。"她笑着摸了摸阿朵的头,"比我还画得好。"

"阿朵!"

门外传来清亮的男声。江翊背着个磨旧的帆布包走进来,白衬衫下摆沾着泥点,手腕上还挂着根红绳——是上周在雷公山,阿朵用苗银线给他编的"平安绳"。他蹲下来,从包里掏出个铁盒,盒盖边缘有道裂痕,是用苗绣补的:"陈老师让我捎给你的,说是你高中时落的素描本。"

楚溪的手指在铁盒上顿住。她想起十七岁那年,她把素描本落在美术教室,本子里夹着张没画完的《窗》。此刻,铁盒里飘出的松节油气味,和记忆里的味道重叠——那是陈老师用蜂蜡保养画纸时留下的,混合着老樟木柜的沉香,像根细线,把她拽回了高三的教室。

"江翊。"她轻声说,"我们...要不要去雷公山?"

他的睫毛颤了颤。山风从开着的窗户吹进来,掀起他额前的碎发。"去支教?"他问,声音里带着点不确定。

"不止支教。"楚溪从抽屉里掏出叠资料,最上面是张卫星地图,雷公山的轮廓像条沉睡的龙。"我联系了科协,他们想在雷公山建个'量子科普驿站'。你负责设计互动装置,我负责教孩子们画画。"她指了指窗外,"上次阿朵说,山里的娃娃没见过显微镜,没摸过3D打印机...我想带他们看看,光不只是太阳,还有量子。"

江翊的目光落在资料上。最上面是张照片:雷公山的晨雾里,十几个孩子挤在一间漏雨的教室,黑板上用粉笔写着"量子力学是什么?",字迹歪歪扭扭,像被风吹乱的草。他的喉结动了动,伸手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薄茧蹭过她的指节,像片粗糙的砂纸:"我陪你。"

第二节 山雾里的路

去雷公山的路比想象中难走。

楚溪坐在越野车副驾驶,望着窗外翻涌的云海,胃里一阵阵翻涌。江翊握着方向盘,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这是他第一次开山路,导航信号时断时续,车轮碾过碎石的声音,像极了实验室里离心机的轰鸣。

"别怕。"他把车停在观景台,转身递给她晕车贴,"我查过天气,下午雾会散。"

楚溪贴着晕车贴,闻着他身上淡淡的薄荷香——和他高中时递给她的糖纸,味道一样。"你不怕吗?"她问,声音比山雾还轻。

"怕什么?"

"怕山路塌方,怕设备运不上山,怕孩子们不配合..."她顿了顿,"怕我们的努力,最后都白费。"

江翊没说话。他伸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刘海,指腹擦过她眼角的泪痣——那是她高中时熬夜改稿长的,他总说"像颗被揉碎的星"。"小溪,"他说,"你记得吗?"

"记得什么?"

"记得高三冬天,你在教室门口摔了一跤,画稿撒了一地。"他从口袋里掏出张照片,是陈老师寄来的,"陈老师拍了这张,说你坐在地上捡画纸,头发上沾着雪,像株被雪压弯的竹子。"

楚溪接过照片。照片里的自己穿着蓝布衫,膝盖上沾着泥,却笑得很亮。"那是你说,"她轻声说,"摔倒了就数蚂蚁,数完蚂蚁就能站起来。"

江翊笑了。他启动车子,车轮碾过积水的水泥路面,溅起一片水花。"现在我也想数蚂蚁。"他说,"等你画完量子科普墙,我们就数山涧里的石头,数云里的星星。"

越野车继续向上爬。转过第三个弯道时,山雾突然浓了起来,能见度不足五米。楚溪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江翊却把车开得更稳了。他打开车灯,暖黄的光劈开雾幕,照见路边的野杜鹃——正开得热烈,像团团燃烧的火。

"看。"他指着窗外,"杜鹃不怕雾。"

楚溪顺着他的手指望去。那些被雾水打湿的花瓣,反而更鲜艳了。她突然想起上周在科普馆,有个小朋友问她:"姐姐,光会害怕吗?"她当时说:"光不会害怕,它会找到路。"

第三节 漏雨的教室

雷公山小学的教室比楚溪想象的更破。

漏雨的瓦缝里长着青苔,黑板是用旧门板钉的,粉笔灰落了半桌。三十个孩子挤在西条长凳上,最小的才七岁,最大的十三岁,有的光着脚,有的穿着露脚趾的胶鞋。但他们的眼睛亮得像星子,齐刷刷地望着讲台上的楚溪。

"同学们好,我是楚溪老师。"她举起素描本,"今天我们要画'光'。"

孩子们的手立刻举了起来。"老师,光是太阳!""光是蜡烛!""光是我奶奶的煤油灯!"阿朵坐在第一排,举着张皱巴巴的画纸:"老师,我画了光!"

楚溪接过画纸。纸上的光是一团金色的圆,周围画满了歪歪扭扭的小人——是她上周在科普馆见过的量子精灵。"阿朵的光,"她说,"会跳舞。"

教室里突然安静了。阿朵的脸涨得通红,手指绞着衣角:"老师,我...我画得不好。"

"怎么会?"楚溪把画纸贴在黑板上,"这是最棒的光。"她转身对江翊说,"帮我在旁边加个量子计算机?"

江翊从背包里掏出平板电脑,调出3D模型。全息投影在教室中央展开,量子比特像群发光的小精灵,在虚拟空间里旋转、纠缠。"这是量子计算机,"他对孩子们说,"能同时算很多很多题,比你们爷爷的老算盘厉害一百倍。"

孩子们的眼睛瞪得溜圆。最小的妞妞伸手去抓投影,指尖穿过光时,咯咯笑出了声。"老师,"她仰起脸,"光能摸吗?"

楚溪蹲下来,握住她的手:"光不能摸,但能看见。"她指向窗外的山雾,"你看,雾里的光是白的;云开了,光是蓝的;傍晚时,光是红的——光会变魔法。"

"那量子呢?"阿朵突然问,"量子能变魔法吗?"

江翊笑了。他从包里掏出个量子纠缠演示器,两个小球在玻璃罐里忽明忽暗。"量子纠缠就像一对好朋友,"他说,"就算隔得再远,一个动了,另一个也会跟着动。"他指了指阿朵,"就像你和妞妞,刚才妞妞笑,你也跟着笑。"

教室里炸开了锅。妞妞拽着阿朵的手晃:"我们是量子好朋友!"扎着小辫的石头举着铅笔当话筒:"老师,我能问个问题吗?"

楚溪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想起十七岁那年,她站在教室门口,看着江翊给陈老师修投影仪,阳光照在他侧脸上,像撒了把金箔。此刻,她终于懂了——所谓光,从来不是某个人的闪耀,而是无数双眼睛里的期待,汇聚成的星河。

第西届 暴雨夜的灯

第三天夜里,山雨突然大了。

楚溪被雷声惊醒时,雨水正顺着窗户缝往屋里淌。她摸黑去关窗,看见江翊蹲在走廊尽头,正用塑料布裹着发电机——那是他们用来给科普设备供电的"命根子"。

"江翊!"她喊了一声,"雨太大了,先回屋!"

他抬头,雨水顺着下巴滴在脸上。"发电机要是停了,"他说,"明天孩子们的实验课就上不了。"

楚溪的心一紧。她想起今天下午,妞妞举着自己画的"量子太阳"说:"老师,我想让奶奶也看看。"想起石头用树枝在地上画量子纠缠图,说:"我要教爷爷看。"这些孩子的眼睛里,装着比山雾更浓的期待。

她抄起伞冲出去,和江翊一起用石头压住塑料布的边角。雨水打在伞面上,像敲着面战鼓。江翊的手被塑料布割破了,血珠混着雨水滴在泥里,他却像没知觉似的,继续调整发电机的角度。

"江翊。"她轻声说,"你记得吗?"

"记得什么?"

"记得大学时,你在实验室熬了三天三夜做实验,我给你送姜茶。你说,'要是实验失败了,我就重新做,首到成功'。"

江翊的动作顿了顿。他转头看她,雨水顺着他的睫毛往下淌,像落了串水晶帘。"现在也一样。"他说,"要是发电机坏了,我就修;要是设备运不上山,我就背;要是孩子们不想学...我就再讲一遍。"

楚溪的眼泪掉在泥里。她想起上周在科普馆,有个小朋友问她:"姐姐,量子力学是不是很难?"她当时说:"很难,但有人愿意教你。"此刻,她终于明白——所谓"有人愿意",就是眼前这个在暴雨里裹发电机的人,是十七岁那年给她递薄荷糖的人,是所有被他们温柔接住的、正在生长的期待。

"江翊。"她踮起脚吻他的唇,"我和你一起修。"

第五节 晨光里的画

雨停时,天刚蒙蒙亮。

楚溪站在教室门口,望着山雾里的第一缕阳光。教室的瓦缝里还在滴水,但孩子们己经搬着长凳坐好了,每人手里都拿着张画纸——是用江翊从镇里捎来的A4纸,背面印着量子科普馆的宣传语。

"老师,"阿朵举着画纸跑过来,"我画了昨晚的事!"

画纸上,暴雨像条银色的龙,裹着发电机和两个小人——一个穿着蓝衬衫,一个穿着鹅黄色连衣裙,手牵手在雨里跑。背景是雷公山的群峰,山顶的雾被阳光染成了金色。

"这是'光的守护者'。"阿朵指着画里的小人,"老师是穿黄裙子的,江老师是穿蓝衬衫的。"

楚溪的眼眶热了。她想起昨晚,她和江翊在暴雨里裹发电机时,阿朵举着伞站在教室门口,喊:"老师,我给你们唱歌!"她唱的是山民的歌谣,调子跑调了,却比任何音乐都动人。

"同学们。"她举起素描本,"今天我们要画'我们的光'。"

孩子们的手再次举了起来。妞妞画了奶奶的煤油灯,石头画了爷爷的老算盘,最小的苗苗画了江翊给他们看的量子纠缠演示器。阿朵的画在最上面,画里的两个小人站在山顶,身后是漫山遍野的光,像片流动的星河。

"老师,"阿朵突然说,"我想把这幅画寄给陈老师。"

楚溪接过画纸。画角的空白处,阿朵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陈老师,山里的光,比城里的亮。"

第六届 山风里的约定

离开雷公山那天,孩子们追着越野车跑了半里地。

阿朵举着那幅"光的守护者",边跑边喊:"老师,明年春天再来!"妞妞举着自己画的煤油灯,喊:"老师,我要考上海的大学!"石头举着量子纠缠演示器的草图,喊:"老师,我要当科学家!"

楚溪坐在副驾驶,眼泪止不住地掉。她想起昨天夜里,江翊帮她贴晕车贴时,说:"等科普驿站建好了,我们每年都来。"此刻,他正握着方向盘,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却笑得很亮:"我答应你。"

越野车驶出山口时,楚溪回头望去。雷公山的晨雾里,孩子们的身影越来越小,却像颗颗发光的星,永远留在了她的心里。她摸了摸口袋里的量子纠缠演示器草图——那是石头用树枝在地上画的,线条歪歪扭扭,却比任何精密仪器都珍贵。

"江翊。"她轻声说,"你知道吗?"

"嗯?"

"山里的光,"她指着后视镜里渐远的山影,"比我们见过的所有光都亮。"

江翊笑了。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打开是颗薄荷糖,糖纸上歪歪扭扭写着"给小溪的第100颗糖"。"陈老师寄来的,"他说,"她说,这是你高中时落在我这儿的。"

楚溪剥开糖纸。清凉的甜漫开时,她想起十七岁那年,江翊在她课本上画的小漫画:两个小人牵着手,旁边写着"等楚溪长大,娶她回家"。此刻,她终于懂了——所谓长大,不是一个人走向远方,而是和身边的人一起,把平凡的日子,过成新的光。

"江翊。"她踮起脚吻他的唇,"我想和你...一起成为所有人的光。"


    (http://kkxsz.com/book/befac0-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