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航运公司巨大的黄浦江航道图前,苏丽雯的指尖点在上海与天津之间的海岸线。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沉静的侧脸上投下明暗条纹,林浩站在一旁,手里拿着几份电报抄件。
“孙大帅是真的不行了,”林浩语气凝重,“我们在北边的线报确认,己经卧床半月,军政事务全由孙绍辉代行,这小子刚接手,就撤换了好几个老将,安插自己人,动作很大,急于立威。”
苏丽雯的目光没有离开地图,“林英杰投过去就是看准了这一点。他手里有我们上海的料,有霍安霆这边的料,正好给孙绍辉当投名状咬我们一口。”
“孙绍辉在北方横惯了,码头那次在霍司令手里吃了瘪肯定记恨。”
林浩指着地图上几处标记,“林英杰最可能撺掇他动我们的北方商路。我们运往天津大连的生丝棉纱,走陆路必经孙家控制区,走海路渤海湾也绕不开他们的炮艇。”
“断了我们的货,既能打击苏氏,给林英杰出气,又能劫了货充实孙绍辉自己的腰包,一举两得。”苏丽雯的声音冰冷,“他刚上位,缺钱缺得厉害。”
她转身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文件递给林浩。“这是刚收到的,孙绍辉控制的平津商会发了新规,对所有南方运抵的棉纱、布匹加征三成的地方特别税,我们的货己经在塘沽港被扣了三船,就卡在这个税上。”
林浩脸色一变:“三成?这是明抢!”
“这就是开始,”苏丽雯坐回椅子,“林英杰教他的,温水煮青蛙,先卡货加税逼我们低头交买路钱。
如果我们忍了,下次就是五成七成,如果我们反抗,他们就有借口彻底封杀,甚至扣船劫货。”
“不能坐以待毙,”林浩握紧拳头。
“当然不能,”苏丽雯眼中锐光一闪,“北方商路不能断,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林浩,你南洋的渠道打通得如何?”
“有眉目,”林浩立刻回答,“通过新加坡的陈氏商行,初步搭上了荷属东印度和英属马来亚几个大种植园和锡矿主的线。他们对我们的磐石布和桐油很感兴趣。回程可以运橡胶、锡锭、还有南洋的优质稻米。”
“好!”苏丽雯果断拍板,“立刻加大和南洋的贸易量,北方被卡的货能谈则谈,谈不拢就转港,走香港或广州宁可绕远,也不能被孙绍辉掐住脖子,损失的成本从南洋的利润里补。”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繁忙的黄浦江。
“另外,通知我们在北方的合作商行,尤其是那几家跟孙家有竞争关系的矿场和粮商。
告诉他们,苏氏愿意以高于市价半成的价格,长期稳定收购他们的煤铁粮食。但条件只有一个,必须绕过孙绍辉控制的平津商会,用我们指定的秘密渠道运输和结算。
货款,可以用我们的磐石布或者霍司令担保的银元券支付。”
林浩眼睛一亮,“妙啊,这是釜底抽薪。孙绍辉卡我们货,我们就挖他墙脚,断他的财源,那些矿场粮商早受够了孙家的盘剥!”
“孙绍辉根基不稳,全靠他爹的余威和军队压着。”
苏丽雯眼神冰冷,“内部不稳外敌环伺,林英杰想借他的势,我就先让他后院起火,你亲自去一趟天津,秘密接触这几家。带上足够的诚意,还有霍司令的名帖。”
她转身,从抽屉里取出一张印着鹰徽的硬质卡片递给林浩。
“明白,”林浩接过名帖,信心大增。
苏丽雯坐回桌前,拿起内线电话,“接民生药厂秦博士,告诉他新型消炎药粉的人体安全性测试压缩时间,我要最快看到结果,磺胺片剂生产线三班倒,产能全开。
另外,让他准备一份军用标准急救包的详细物料清单和产能报告,明天送到我办公室。”
放下电话,苏丽雯看着林浩,“北边的风雨迟早要来,孙绍辉要立威,林英杰要报复,目标很可能不只是苏氏的货船。药厂,是关键时候救命的,必须备足。”
“我这就去安排北上,”林浩收起名帖,匆匆离开。
办公室安静下来,苏丽雯再次看向那张巨大的航道图,北方的阴影如同实质般压在渤海湾上方。
她拿起红笔,用力地在塘沽港的位置画了一个醒目的叉。
林英杰,孙绍辉…这场仗,才刚刚拉开序幕,她必须更快,更稳。
------
华通银行大理石柜台前挤满了人,汗味、焦虑的低语和金属栏杆的碰撞声混在一起。
柜员脸色发白,机械地重复,“请排队…一个一个来…”
声音被更大的声浪淹没。
“取钱,把老子的血汗钱取出来!”
“快点,磨蹭什么,是不是没钱了?”
“听说苏氏要垮了,钱都让那姓苏的女人赔光了。”
恐慌像瘟疫蔓延。
几个穿着体面的人挤在最前面,挥舞着存单,嗓门最大,眼神却闪烁着不易察觉的阴鸷。
银行经理赵德海站在二楼的栏杆后,看着楼下黑压压的人头,冷汗浸透了衬衫后背。
他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匿名纸条,上面只有一行潦草的字,“苏氏资不抵债,华通金库己空,速取款。”
电话铃刺耳地响起,赵德海像抓住救命稻草扑过去。
“苏董,顶不住了,楼下全是人,都在挤兑,谣言说苏氏要倒,我们银行的钱都被挪空了,再这样下去金库真要被搬空了。”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
(http://kkxsz.com/book/bfdef0-7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