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暖阳透过佛堂雕花窗棂,在地面洒下斑驳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丝丝缕缕,萦绕不散。佛堂内,香烟袅袅升腾,一尊尊佛像庄严肃穆,慈悲的目光俯瞰着众生。阿茹娜身着一袭素色旗装,身姿婀娜,发丝间点缀着几缕浅金色的阳光,显得温婉动人。她静静地跪在蒲团上,陪着太皇太后虔诚礼佛。太皇太后的脸上带着岁月沉淀的祥和,手中的佛珠在指尖缓缓转动,每一下都伴随着轻轻的念诵声,仿佛在诉说着宫廷的悠悠往事。
在这静谧的氛围中,太皇太后突然开口,声音柔和却带着几分关切:“再过些日子就是你的册封仪式,这些流程可都弄明白了?”打破了佛堂内的宁静。
“内务府己经专门派人来指导臣妾。”阿茹娜闻声,抬起头来,眼神中满是敬重。她轻轻起身,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扶起太皇太后,动作轻柔而娴熟,回答道,“臣妾定当用心研习,不敢有丝毫懈怠。”
太皇太后微微叹了口气,目光望向佛堂中央的佛像,手中的佛珠并未停下,缓缓说道:“如今你也算是苦尽甘来。咱们科尔沁嫁入爱新觉罗家的格格们中也就属你最幸福,可咱们科尔沁得到的荣耀己经够多了。要懂得收敛锋芒,维持各方平衡。”
阿茹娜心中一凛,脸上却依旧保持着温和的笑容,她轻轻点了点头,眼中透露出坚定与聪慧,恭敬回应:“臣妾明白,臣妾知道该怎么做。”
“那就好。”太皇太后满意地笑了笑,随后再次闭上眼睛,继续念经,那平缓的诵经声仿佛在诉说着宫廷岁月里的沧桑与智慧。
时光悄然流转,随着册后大典的临近,整个皇宫都沉浸在一种紧张而忙碌的氛围中。离册后大典还有一个月时,这种氛围愈发浓烈。内务府的官员们脚步匆匆,神色凝重,在各个宫殿之间穿梭不停。景仁宫的宫墙上,新刷的朱漆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工匠们正在加紧修缮宫殿的每一处细节,敲打声、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更增添了几分紧张的气息。
与此同时,内务府送来了纳彩礼的帖子。帖子上罗列着:鞍马十匹,盔甲十副,金茶筒一具,银盆一圆,缎一百疋,布两百疋。这些彩礼承载着皇家的威严与荣耀,由内务府专门派人送往遥远的科尔沁,向阿茹娜的母族宣告着这份至高无上的恩宠。
册后大典的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日,阳光正好,暖煦的光线洒在景仁宫的殿宇上。阿茹娜正坐在殿内,耐心地教胤礽认字。她的声音轻柔而温和,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无尽的慈爱。胤礽睁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专注地看着母亲手中的书卷,稚嫩的脸上满是认真。
“主子,内务府将皇后朝服送来了,正在殿外侯着。”都兰脚步轻快地走进殿内,微微欠身,轻声说道。
原本正在教胤礽认字的阿茹娜从纸张中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说道:“让他们进来。”
“是。”都兰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领着内务府副总管姜忠及一众小太监走进殿内。
“奴才内务府副总管姜忠叩见皇贵妃主子,叩见太子。”姜忠满脸堆笑,利落地打千说道,声音中带着几分讨好。
“公公免礼。”阿茹娜看了一眼姜忠,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语气平和地说道。
“谢皇贵妃主子。内务府己经将主子的朝服等物件准备妥当,还请皇贵妃主子过目。”姜忠手一挥,身后端着东西的小太监们整齐地向前一步,跪地将手里端着的东西举过头顶,让阿茹娜过目。
阿茹娜的目光粗略地扫过,那些华丽的朝服、璀璨的凤冠霞帔以及精美的配饰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她微微点头,眼中露出满意的神色,随后说道:“有劳公公费心了。”
等叶云士送姜忠离开时,特意给姜忠塞了两个荷包,轻声说道:“姜公公,这是主子请公公和这几位公公喝茶的茶钱,还请公公收下。”
姜忠接过荷包,手指不自觉地在荷包上摩擦了一下,心下便知里面装的是银票。他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客气道:“皇贵妃主子客气了。”
“哪里哪里,辛苦公公走这一遭了。”叶云士也满脸笑意,客气地回应道。
待众人离去,胤礽指着盘子里的朝珠,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说道:“额娘,这个比之前额娘戴着那个好看。”
阿茹娜笑着摸了摸胤礽的小脑袋,随后对陈嬷嬷她们说道:“把这些都看好,出了什么事我可唯你们是问。”她的声音虽然温和,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奴婢明白。”陈嬷嬷等人连忙应道,神色恭敬。
“嗯,都下去吧。”阿茹娜点了点头,让人将朝服拿了下去,而自己则接着教胤礽认字,那温馨的画面仿佛一幅永恒的画卷,在这忙碌的宫廷筹备中,增添了一抹别样的宁静与温情。
(http://kkxsz.com/book/bgb0fe-8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