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镇旧校舍的废墟在暴雨后弥漫着泥土腥气,姜妍妘用父亲留下的钥匙插入涂鸦墙的砖缝,金属摩擦声中,地面突然下陷——暗门后露出通往地窖的潮湿石阶,苔藓覆盖的墙壁上用蓝丝绣着残缺的蔷薇,每一步都像踩在二十年的秘密上。
“阮月英的调查报告应该就在下面。”谚翊打开战术手电,光柱刺破黑暗,照见拱顶石砖上刻着的太阳标志被蔷薇图案覆盖。姜妍妘的指尖划过砖缝,蓝丝纤维从剥落的墙皮中露出,和父亲保险柜里的手帕材质 identical。
地窖中央的石桌上摆着台老式油印机,旁边散落着泛黄的稿纸,标题《隆盛跨国污染链调查》的油墨还未完全干透。谚翊戴上手套翻看,某页用红笔圈出“1995.12.24”的日期,旁边贴着张模糊的船运单,货轮“太阳神号”的标注旁写着:【铅废料伪装成化肥,运往南美某国】。
“南美那家化工企业,是隆盛海外洗钱的壳公司。”陈江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我们刚查到,1990年代起,隆盛通过纺织厂向境外走私放射性废料,再以‘环保技术合作’名义进口毒剂原料。”姜妍妘的视线落在稿纸边缘,阮月英用蓝丝绣的航线图上,每个港口都对应着隆盛的海外账户。
手电光突然照到地窖角落的铁笼,锈迹斑斑的栏杆上挂着件实验服,胸前口袋绣着“Y.Y”的字样。姜妍妘的呼吸陡然停滞——阮月英坠楼前穿的正是这件衣服,后心位置有个整齐的针孔,和冷藏柜尸体上的注射痕迹完全吻合。
“她被关在这里做过实验。”谚翊掀起实验服下摆,内侧用隐形墨水写着:【他们要我的血清,说能造‘完美抗毒体’】。姜妍妘想起地下实验室的克隆体标本,原来阮月英不仅是抗体源,更是隆盛与境外势力勾结的关键“实验品”。
地窖深处的暗格里,陈江翻出个铅制密封盒,打开的瞬间,放射性检测仪发出尖锐的警报。“是浓缩铅同位素样本。”他用镊子夹出张软盘,标签写着“LS-07毒剂配方原始数据”,“和清河镇孩子注射的毒剂成分一致,但这里多了境外实验室的改良记录。”
姜妍妘将软盘插入带来的旧电脑,屏幕跳出段加密视频:张鸿与几个外籍人士在实验室举杯,背景墙上的LOGO正是南美那家化工企业。“这批铅废料的辐射值超标百倍,”外籍人士用蹩脚的中文说,“做成毒剂卖给战区,比卖军火还赚钱。”张鸿笑着晃了晃蓝宝石戒指:“等姜明辉的女儿长大,她的血就是最好的解药专利。”
视频里的阮月英被绑在实验台上,眼神却异常坚定:“你们不会得逞的。”她的手腕上戴着和姜妍妘同款的婴儿手环,上面的“妍妘”二字在灯光下闪烁。姜妍妘的眼泪滴在键盘上,原来母亲早就知道隆盛的跨国阴谋,才会用生命写下这份调查报告。
“看这个。”谚翊指着地窖顶部的石刻,太阳标志被蔷薇藤蔓缠绕,藤蔓节点处刻着年份——1985、1990、1995,恰好对应隆盛三次重大污染事件。陈江突然惊呼:“这些年份和苏联解体后的放射性物质走私潮完全吻合!隆盛从冷战时期就开始勾结境外势力!”
暴雨突然加剧,地窖开始渗水。姜妍妘在石桌下找到阮月英的日记残页,最后一行用血写着:【跨国污染链的证据在‘太阳神号’的黑匣子】。谚翊立刻联系海事局,却被告知该货轮早在2000年“意外”沉没,黑匣子至今未找到。
“沉船坐标在这里。”陈江调出卫星图像,货轮沉没点恰好位于隆盛海上基地附近。姜妍妘的视线落在阮月英实验服的袖口,那里用蓝丝绣着个微型罗盘,指针指向的方位与沉船点一致。“她早就算出了隆盛的布局。”谚翊的声音带着敬畏,“甚至连自己的‘死亡’,都可能是计划的一部分。”
地窖的积水漫过脚踝,阮月英的调查报告在水中漂浮,蓝丝绣的航线图逐渐显影出完整的跨国污染网络——从苏联废弃实验室到南美毒剂工厂,从云州纺织厂到战区“保健品”市场,隆盛用二十年时间编织了张横跨半球的死亡之网。
“必须找到‘太阳神号’的黑匣子。”姜妍妘将软盘和日记残页密封进防水袋,“那是证明隆盛与境外势力勾结的关键证据。”谚翊点头,从铁笼上解下根蓝丝绳,绳结里藏着枚微型定位器:“阮月英留下的线索,从来没有断过。”
爬出地窖时,雨停了。姜妍妘望着旧校舍废墟上新生的蔷薇,花瓣上的雨水折射出七彩光芒。她知道,阮月英未完成的调查报告不仅揭示了跨国污染链的真相,更留下了刺破黑暗的钥匙——那些用蓝丝密码和血泪写成的线索,终将指引他们找到隆盛隐藏最深的罪证。
而在大西洋某片海域,隆盛的打捞船正在逼近“太阳神号”沉船点,船长对着对讲机冷笑:“姜妍妘想找黑匣子?当年就是我们炸沉的船。通知海上基地,准备‘迎接’我们的客人。”他指间的蓝宝石戒指在阳光下闪烁,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在深海展开的终极追逐。
(http://kkxsz.com/book/bgcdge-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