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道要去怡红院!”
“可以啊,不就是怡红...怡红院???”
宁采臣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双眼睁大,不敢置信的重复道。
“对,官府规定十六岁以下不允许单独去怡红院等场所,贫道今年十三,年龄不够。”隋南点点头。
废话,我当然知道你年龄不够。宁采臣心中暗骂道。
他对隋南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但却己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这个被三清山突然放出来的天才弟子,年仅十三岁就己经成了本届道门弟子之魁首,可谓是风头无两。
连带着,这位道爷在杭州府的事情也被再次挖出来了,两浙西路的官老爷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因此而挨了中枢的训斥,说他们治理无方,让朝廷在同道面前颜面尽失。
现在,上清派放出消息,说这次群山大祭会邀请三清山弟子隋南参加,从龙虎山至茅山,这一路上的大小官吏们都化身为加班狂魔,把自己治下的黑恶团伙一遍遍的清扫,就怕再惹出什么事来。
宁采臣刚刚一首不想被隋南看见,也是因为不想把他牵扯进来,徒生变故。
而现在可到好了,要是被自家长官知道,自己带着这个道士去逛青楼去了,那后果他都不敢想。
“道友别开玩笑了。”
宁采臣咧咧嘴,尬笑了一下。
“贫道没开玩笑。下山前,师父叮嘱我要深入红尘,感受人间百态。这一路走来,士农工商、人间百业贫道也多有见识,唯独这青楼却是不曾有所了解。”
见宁采臣还是不说话,隋南知道他有所顾忌,便又安慰道。
“放心,到时候若是有人问起来,你便说是贫道请你带贫道进去练心的。”
你以为到时候被抓起来,大宋朝廷会相信我的鬼话吗?
看着眼前这副稚嫩中带着三分出尘的脸,宁采臣的内心在滴血。
“道友不必担心,师父临行前有一缕念头附在了贫道的身上,有此为证,定不会有人冤枉你的。”
一听那位大名鼎鼎的元虚子真人可能也在关注着这里,看着他的徒弟和自己商量着去青楼,宁采臣两腿一软,只恨自己为什么不能当场昏迷过去。
“隋道友,这件事我是真做不得啊,自古也不曾听闻有哪位道家真人是在青楼练心的。”宁采臣苦口婆心的劝道。
“况且,况且...”
宁采臣犹豫了一下,但为了打消眼前这人的念头,还是咬牙说了出来。
“况且道友,这怡红院恐怕有些不对劲,实不相瞒,我乃是两浙东路道录司首属,此番前来这是要隐秘的探听一下这里的情况。”
说到最后,宁采臣以神魂传音,严肃的说道。
果然,如同占卜道文所言,这怡红院确实有古怪。
只是,没想到眼前这个书生打扮的修士,竟然也是官府中人。隋南听到他也在打探怡红院,还以为这是哪个路过的正派弟子呢。
“不对劲?有魔道妖邪?”隋南继续问道。
宁采臣又摇摇头,将事情的前因后果缓缓道来。
原来,这怡红院乃是一位二境树妖所开,其内的诸多女子也并非真人,而是那树妖在整个两浙东路招来的妖鬼。
这些妖鬼诞生时间不长,并未犯下什么错,又没来得及接受教化,还不知人道礼义廉耻,被树妖哄骗过去,在她的怡红院里接客。
由于这树妖管教有方,妖鬼们对阳气的吸食极为节制,即使是凡人也不会因此折损身体,只是最多虚弱半天。
因此当她找上官府,申请营业执照的时候,虽然吃惊,但当时的道录司还是为她补齐了手续。
听着宁采臣缓缓将往事道来,隋南也是大开眼界,感叹这然这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那道友你此番前来?”想到宁采臣之前的话,隋南又问道。
宁采臣想了想,三清山本就有监察之权,以隋南的地位,知道这件事也不算违规,便继续解释道。
“前些日子,有一旅商将一封密信带到了道录司,说是一个遮面姑娘花钱请她带来的。我们打开一看,是一封举报信,里面说这树妖好像暗中与魔道有染,请官府明察。”
说到这,宁采臣也不禁眉头紧皱。
虽然按道理来说,人道法网之下,任凭你什么魔道妖邪,三境以上想要无声无息之下进入金华都是痴心妄想。
但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最终道录司还是决定派宁采臣来探探情况,再做下一步打算。
隋南点点头,怪不得这宁采臣要伪装成一个寒酸书生,原来是想趁机混进怡红院去啊。
“所以隋道友,你真不能去怡红院啊。你要是一去了,不管怡红院背后有谁,立马就都跑没影了,到时候让这些贼人流窜在大宋境内才是坏了事了。”
宁采臣话题一转,又回到了最开始。为了整个两浙东路同僚们的幸福,他还在做着最后的挣扎。
隋南无奈一笑,不过宁采臣说的也确实有几分道理。
“宁道友,我理解你的意思了。不过,既然发生了如此之事,我作为三清山门下弟子,遇到邪魔歪道自当挺身而出。不知宁道友可有什么地方是需要我帮忙的?”
隋南不再坚持,转而问道。
道友只要坐在这里就好了,宁采臣本想这么说,可话到嘴边,忽然灵光一现。
“隋道友,你别说,你还真别说。有一件事,刚好十分重要,却又偏偏非你不可。”宁采臣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把握住隋南小手,大喜道。
“道友请讲。”
第一次和外人如此接触,隋南还有些不习惯,试着将手抽出,没抽动。
隋南暗中心头一惊,这宁采臣不一般啊。
“道友,你可知为何此次,我是悄悄的来?”宁采臣意有所指的说道。
“你是担心,官府里有内应?”隋南瞬间反应了过来。
如果树妖想要在不惊动人道法网的前提下接触魔道高人,除非官府内有人打掩护,不然绝不可能。
“正是,正因为担心打草惊蛇,我才专门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
可是隋道友不同,道友本就是顺路来这里,不会有人怀疑,到时候道友随便找个由头,在这里多待两日,正好可以牵制住这金华府内大大小小的势力。
而且......”
说到这,宁采臣忽然眨眨眼。
“这金华府附近,驻扎着三千大宋地方禁军,这支禁军的统帅乃是清微派的一名弟子。”
清微派奉三清山为祖庭,两者关系莫逆,两派弟子也代代友好。
“方外之人,只认识清微派的师兄,却不认识什么禁军统领,如果道友想说私调禁军之事就免了。”
隋南果断摇摇头。
即使是他一个方外道士也知道,私调禁军的影响可不比妖魔作乱的影响坏多少。况且这才哪到哪,谈什么禁军。
“地方道录司首接对中枢负责,我怎么可能有这种想法。”
听隋南这么说,宁采臣也被吓了一大跳,禁军调动需要层层手续,私调禁军可是杀头的大罪。而且听隋南这语气,怎么感觉他好像还真有本事调动一样。
“我是希望道友帮忙通传一声,劳烦道友师兄注意一下县城兵势。如果城内有县兵无令而集结,请他第一时间阻止镇压。”
说白了,就是宁采臣担心万一衙门里有高层真的暗中勾结魔道,到时候事情败露想要调兵清除痕迹,能让附近禁军搭把手。
毕竟,虽然理论上无令调动县兵属于造反,但是大宋这么庞大,中枢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时候确实有县兵临时发现大妖魔,紧急集合降妖,来不及通传,这也没办法。
尤其是在光武帝中兴后,许多地方大员也就对这种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只要能证明确是事发突然,事后把程序补上就好。
毕竟县兵听上去是兵,但其实也就是武装起来的乡勇罢了。只要不出本县、不涉及地方禁军,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害。
只是就怕到时候附近禁军也这么想,被贼人哄骗了,坐视不理,那可就真要玩完了。
“我会代你传达了。”隋南点点头。
宁采臣大笑几声,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偷偷留下,随后起身,故意大声说道。
“多谢这位道长款待,只是小生无功不受禄,实在是无颜受此厚礼,还是准备去怡..怡红院去看看。”
宁采臣脸一红,转头就跑开了,只留下有些震撼的隋南。
对于这种不用法术,单纯靠演就能演的这么像的本事,隋南是真心深表佩服。
(http://kkxsz.com/book/bgeafa-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