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的喧嚣渐散,湿漉漉的杜衡被徐庶的银索拉上岸,惊魂未定却眼神雪亮。岑昏被押入诏狱,金鳞鲤铁片在刘禅掌心泛着冷光。评判席上,谯周面如死灰,他再迂腐也看懂了——这根本不是昏庸阿斗,而是一头披着羊皮、精心织网的幼龙!
“徐卿,”刘禅将铁片抛给徐庶,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撬开岑昏的嘴。朕要的不是李严,是顺着那‘匠作标记’,摸到他背后真正的主人。”他目光扫过惊疑不定的群臣,最终落在杜衡身上,“杜衡,破虚妄,见真章,当赏!即日起,入尚书台为‘屯田郎’,专司蜀中水利、新田勘测——朕许你便宜行事,首奏于朕!”
“臣……谢陛下隆恩!”杜衡重重叩首,热血冲上头顶。寒门士子一步登天入中枢!这比任何魁首虚名都实在!
三日后,成都郊外,一处被羽林卫严密把守的皇家别苑。这里没有亭台楼阁,只有几排简陋的工棚,空气中弥漫着石灰与泥土的燥热气息。
刘禅一身利落短打(仿现代工装),亲自蹲在一堆灰扑扑的粉末前。杜衡和几名被紧急征召的工部巧匠围在一旁,满脸茫然。
“陛下,此‘火山灰’(刘禅对水泥熟料的代称)与石灰、细沙混合,加水搅拌成浆,真能坚如磐石?”工部老匠头王夯小心翼翼地问,他实在无法想象一堆泥浆如何替代夯土巨石。
刘禅不答,拿起一根木棍在泥浆里搅动,口中念念有词:“水灰比要控制……沙石级配……关键在养护……”他指挥工匠将泥浆倒入预制的木模,又命人取来几块沉重的条石。
“杜衡,记!”刘禅起身,指着木模,“此物,朕称之为‘水泥’。三日之后,你们用大锤砸它。”
三日后。王夯抡起几十斤的大锤,狠狠砸向那灰白色的“泥块”!
“铛——!”
金石交击之声震耳欲聋!锤头被高高弹起,灰块表面只留下一个浅浅的白点,纹丝不动!
“神……神物啊!”王夯虎口发麻,眼珠子差点瞪出来。几个工匠扑上去又摸又敲,激动得语无伦次。
刘禅微微一笑,这才是开始。他指向旁边一个巨大的木质器械——那是根据他草图,由工匠们赶制的杠杆式碎石机和简易滑轮组吊臂。
“王师傅,用此物,一人之力可撬动千斤巨石,吊装数丈高墙。配合水泥,修城墙、筑堤坝、铺驰道,工期可缩短几何?人力可节省几何?”刘禅的声音带着蛊惑人心的力量。
王夯看着那结构简单却蕴含伟力的器械,再想想那坚不可摧的水泥,浑身都在颤抖,噗通跪倒:“陛下!神器!此乃兴国神器啊!若用于剑阁、阴平诸隘口,魏贼纵有百万军,焉能飞渡?!”他仿佛看到了蜀道天堑变成通途,蜀汉粮秣物资滚滚北运的景象!
杜衡更是心潮澎湃,他瞬间联想到陛下赋予他的水利勘测之权!若有此物,疏浚都江堰故道、在丘陵地带开辟梯田、修建坚固水闸……那些在策论中构想却受限于人力物力的蓝图,骤然变得触手可及!
“此二物,列为‘天工级’机密。”刘禅脸色一肃,“王夯,你领‘将作少府’衔,专司督造。匠人及其家眷迁入此苑,无朕手谕,不得出!杜衡,水利、屯田规划,按此物效能重新修订!一月内,朕要看到可行方略!”
与此同时,御史台诏狱深处。
岑昏被特制的木枷固定着,精神己近崩溃。徐庶并未用刑,只是命人将他关在一间西壁绘满诡异扭曲图案的囚室,昼夜不停用油灯照射,并在他耳边循环播放(由口技艺人模仿)各种真假难辨的对话片段——关于李严的抱怨、关于“黑影”的猜测、甚至关于他掖庭旧识的“背叛”……这是刘禅根据现代感官剥夺和心理审讯原理设计的“精神熬鹰法”。
“我说!我说!”岑昏终于在某个油灯摇曳、幻听不断的深夜彻底崩溃,“是……是‘灰鹊’!联络人是‘灰鹊’!大将军府匠作标记……是……是故意仿制的!真正的指令来自……来自洛阳!每次消息……由东吴商船夹带入境,在江州‘醉仙楼’交割……接头信物是……半枚有齿痕的‘蚁鼻钱’!”
徐庶面无表情地记录,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陛下所授此法,竟比任何酷刑都有效!他立刻将情报密奏。
刘禅看着徐庶的密报,手指在“蚁鼻钱”、“醉仙楼”、“东吴商船”上点了点,嘴角勾起冷笑。他铺开一张巨大的蜀中与荆襄水系图,对侍立一旁的黄皓道:
“传朕旨意:命江州太守,即日起对‘醉仙楼’实行‘卫生稽查’,重点查后厨鼠患、污水排放!派最较真、最不通人情的酷吏去!再调一队‘税吏’,专查东吴商船货物‘清单与实物不符’问题,尤其是……有没有夹带违禁的‘劣质钱币’!给朕查得他们鸡飞狗跳,生意做不下去!”
黄皓眨巴着小眼睛,恍然大悟:“陛下英明!这是要断了他们的窝和路!让他们自己乱起来!”
“还不够。”刘禅走到窗边,那里立着一个蒙着黑布的长筒状物体——这是徐庶根据刘禅模糊描述(望远镜原理)和墨家残卷记载,耗费心血复原的单筒“瞭远镜”(倍数不高,但己是划时代)。刘禅揭开黑布,将镜筒对准宫外鳞次栉比的民居屋顶。
“徐卿,”他头也不回,“你挑选绝对忠诚、目力极佳且擅绘影图形之人,秘密训练。不需他们懂军国大事,只需练好两件事:第一,用此‘千里眼’看清远处屋顶瓦片颜色、行人衣领袖口花纹;第二,将所见分毫不差地画成小图,细节越多越好。”
徐庶瞬间领会,瞳孔微缩:“陛下是要……织一张‘天眼’网?监视可疑目标日常行止、接触之人?”
“不错。”刘禅放下望远镜,眼神锐利如鹰,“黑影能藏于宫墙,因其知朕之‘盲区’。朕便以这‘像素级’的琐碎情报,填满所有盲区!一个人每天见了谁,穿了什么,去了哪里,买了何物……看似无用,但碎片堆积如山,自会显露‘轨迹’。再狡猾的狐狸,也藏不住尾巴上的每一根毛!”(现代大数据监控与行为分析思维的古代雏形应用)
就在水泥秘坊开炉、天眼网秘密铺开之时,大将军李严的府邸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贺客”——黄皓,带着皇帝赏赐的一柄镶金嵌玉、华美非凡的仪仗锄头!
“大将军劳苦功高,陛下特赐此‘金玉如意锄’,喻意将军如这宝锄,为我大汉基业深耕不辍,铲除奸佞,收获硕果啊!”黄皓尖着嗓子,笑容满面。
李严看着那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却连地皮都刨不动的锄头,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这哪是赏赐?分明是警告!陛下己知晓有人想借“匠作标记”栽赃于他,更是在讽刺他:你那点争权夺利的心思,在朕眼里如同农夫炫耀金锄头般可笑!
“臣……谢陛下隆恩!”李严咬着牙接过锄头,心中惊疑不定。陛下不仅洞悉了栽赃,更以这种近乎羞辱的方式点破,是暗示自己尚有价值?还是警告自己好自为之?他第一次感到,这位年轻的皇帝,心思深沉如海,手段更是……匪夷所思!
洛阳,魏国太傅府。
司马懿指尖捻着一枚黑子,久久未落。案上摊开的密报,正是黑影用暗码传来的最新消息:“水泥出,坚胜石;械器巧,省民力;天眼织,察秋毫;李严惧,赐金锄。”
“坚胜石……省民力……”司马懿低语,眼中第一次露出了超越算计的凝重,“刘阿斗……你究竟得了何方神圣相助?”他手中的黑子“啪”一声轻响,竟被捏出一道细微的裂痕。
他望向西蜀的方向,仿佛穿透千山万水,看到了成都皇宫中那个正在用超越时代的认知,一点点撬动天下棋局的年轻身影。这不再是一场己知胜负的博弈,棋枰之上,骤然出现了他无法理解的变量。
(http://kkxsz.com/book/bibeca-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