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10月的君士坦丁堡,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咸腥海风裹挟着火药味。三艘挂着黑十字旗的德国军舰——"戈本"号战列巡洋舰、"布雷斯劳"号轻巡洋舰与补给舰"马尔马拉"号,正缓缓驶入金角湾。舰炮的阴影笼罩着岸边的宣礼塔,土耳其民众聚集在加拉太塔下,望着这些披着中立国商船涂装的钢铁巨兽窃窃私语。
"德国人到底想干什么?"面包店老板穆斯塔法擦拭着铜制烤盘,面团上还沾着未洗净的芝麻,"上个月说是躲避协约国追击,现在却堂而皇之升起奥斯曼旗帜。"他的学徒阿里踮脚张望,看见舰上的德国水兵与土耳其士兵正在搬运木箱,铁钩碰撞声混着海鸥的鸣叫刺破晨雾。
在多尔玛巴赫切宫的大理石长廊,青年土耳其党领袖恩维尔帕夏正与德国军事顾问奥托·冯·菲力浦斯中校激烈争执。恩维尔的红色菲斯帽在水晶吊灯下摇晃,他的马靴重重踏过波斯地毯:"你们承诺的援助呢?300门克虏伯大炮到现在只送来20门!"
"帕夏阁下,"菲力浦斯推了推金丝眼镜,手指划过桌上的密约草案,"德意志帝国愿以最优惠的条件提供军火,但作为交换..."他的钢笔尖停在"开放达达尼尔海峡"条款上,墨水晕染成深色的污渍,"奥斯曼必须与同盟国共进退。"
窗外突然传来礼炮轰鸣,是"戈本"号升起了红底新月旗。恩维尔望向海面,想起三个月前德皇威廉二世赠给他的镀金佩剑——剑鞘上刻着"兄弟之谊"的德文。他握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告诉柏林,苏丹陛下将于明日签署盟约。但我要亲眼看到黑海舰队的部署图。"
二、暗流涌动的内阁会议
10月28日深夜,奥斯曼帝国战争内阁会议在托普卡帕宫召开。煤油灯的光晕在参会者脸上摇曳,海军大臣杰马尔帕夏将电报摔在桌上,羊皮纸边缘还带着黑海的潮气:"德国人擅自炮击俄国敖德萨港口!事先根本没知会我们!"
"这是绝佳的开战借口。"恩维尔把玩着镶宝石的匕首,刀刃映出他鹰隼般的眼神,"俄国人占领亚美尼亚高原三百年,现在正是收复失地的时机。"
"但我们的铁路网尚未完工,"财政大臣贾维德帕夏摘下圆框眼镜擦拭,"与协约国断交会让棉花出口暴跌,国库连三个月军饷都撑不住。"
会议室内突然陷入死寂,唯有座钟的滴答声清晰可闻。外交大臣塔拉特帕夏打破沉默,他的声音低沉而冰冷:"诸位是否记得?1878年柏林会议上,欧洲列强瓜分我们的领土时,可曾考虑过奥斯曼的国库?"他展开泛黄的地图,巴尔干半岛上的红色区域如伤口般刺眼,"现在德国人递来复仇的匕首,我们难道要做缩头乌龟?"
恩维尔猛地起身,军刀鞘撞在桌角发出脆响:"我己与菲力浦斯达成协议,德国将每月提供500万马克贷款。"他指向窗外,"从明天起,所有悬挂协约国旗帜的商船禁止通过海峡。"
三、血色黎明的降临
10月29日清晨,"戈本"号与"布雷斯劳"号驶出博斯普鲁斯海峡,舰艏劈开黑海的浪花。土耳其海军上尉阿里·凯末尔站在甲板上,望着炮管上崭新的星月标志,手心沁出冷汗。三天前,他在伊斯坦布尔码头亲眼看见德国水兵往炮弹箱里塞《古兰经》——这种拙劣的伪装让他胃部翻涌。
"准备炮击塞瓦斯托波尔!"德国舰长的命令通过传声筒传来。阿里看着瞄准镜里俄国港口的轮廓,想起上周在市集遇见的亚美尼亚商人,那人曾送他一串葡萄干,说等战争结束要带他去埃里温看玫瑰园。
第一发炮弹撕裂空气时,阿里下意识闭眼。爆炸声震得甲板颤动,他睁开眼,看见远处的仓库腾起黑烟。俄国海岸炮台开始还击,红色的火舌在海面上交织。"继续射击!"德国军官的皮靴碾过他的脚背,阿里嗅到对方身上浓烈的啤酒味,突然想起童年在麦加朝圣时,信徒们亲吻黑石的虔诚。
同一时刻,伊斯坦布尔的加拉太大桥上,穆斯塔法的面包店前排起长队。人们举着刚出炉的面包,听卖报童高喊号外:"奥斯曼向俄国宣战!海峡全面封锁!"学徒阿里攥着报纸的手发抖,油墨弄脏了"圣战宣言"的标题。他抬头望向金角湾,德国军舰的轮廓在暮色中宛如巨兽,而清真寺的宣礼声与远处的炮声,正共同奏响战争的序曲。
西、撕裂的东方枷锁
在圣彼得堡的冬宫,沙皇尼古拉二世将宣战书摔在地图上,手指戳着黑海沿岸:"这群背信弃义的土耳其人!立刻调黑海舰队封锁海峡!"他的袖扣划过奥斯曼帝国的疆域,那里标满了未完成的铁路规划——原本计划用来运输高加索石油的动脉,此刻成了致命的伤口。
伦敦唐宁街10号,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凝视着地球仪,指尖沿着苏伊士运河缓缓移动:"如果达达尼尔海峡被封闭,印度的补给线..."他转向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或许该考虑一场大胆的行动。"
而在君士坦丁堡的皇宫,恩维尔帕夏站在镜厅中央,看着自己戎装的倒影。德国送来的勋章在胸前叮当作响,他突然想起青年时代读过的诗句:"要么统治世界,要么在烈焰中重生。"窗外,"戈本"号的探照灯扫过海峡,照亮了他嘴角扬起的弧度——这个曾在巴尔干战争中惨败的将军,终于握住了改写历史的机会,哪怕那将是整个帝国燃烧的开始。
当新月再次升起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奥斯曼帝国正式踏入战争深渊。从高加索山脉到西奈沙漠,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到阿拉伯半岛,这片古老的土地即将被战火吞噬。而那个与德国签订的血色盟约,不仅改变了中东的命运,更在协约国的腹心插上了一把利刃,让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成为一场全球性的绞杀。
(http://kkxsz.com/book/bieiei-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