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巴尔干半岛的血色抉择:罗马尼亚的匆匆参战与惨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三章 巴尔干半岛的血色抉择:罗马尼亚的匆匆参战与惨败

 

一、暗流涌动下的暧昧中立

1914年,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在欧洲大陆熊熊燃烧时,罗马尼亚这个位于巴尔干半岛东北部的国家,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举棋不定。特兰西瓦尼亚,这片土地上的罗马尼亚族人口众多,却被奥匈帝国紧紧攥在手中,成为横亘在罗马尼亚心中的一根刺。

在布加勒斯特的皇宫里,国王斐迪南一世和首相扬·布勒蒂亚努商讨着国家的未来走向。斐迪南一世皱着眉头,把玩着手中的马鞭:"德国和奥匈帝国实力强大,但协约国许诺我们,若参战胜利,就将特兰西瓦尼亚归还。"布勒蒂亚努扶了扶眼镜,神色忧虑:"可一旦选错,罗马尼亚将万劫不复,况且我们的军队还未做好准备。"

于是,罗马尼亚表面上维持中立,实则暗中观察着战局。国内亲德派与亲协约国派争论不休,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场战争。布加勒斯特的咖啡馆里,一位退伍老兵猛灌一口啤酒,拍着桌子喊道:"奥匈那帮混蛋,抢了我们的土地,该打!"邻桌的商人却小声嘀咕:"打仗就是烧钱,咱们偏安一隅不好吗?"

二、勃鲁西洛夫攻势带来的虚幻曙光

1916年夏天,沙俄发起的勃鲁西洛夫攻势让战局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奥匈帝国军队在东线战场上节节败退,大片领土被俄军占领,军队伤亡惨重。这个消息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罗马尼亚的决策层。

布勒蒂亚努在议会中慷慨陈词:"看,奥匈帝国己经摇摇欲坠,这是我们收复特兰西瓦尼亚的绝佳机会!协约国承诺给予我们支持,此时不战,更待何时?"议员们纷纷交头接耳,有人激动地挥舞拳头,有人却面露担忧。

8月17日,罗马尼亚与协约国秘密签订条约。根据条约,若协约国获胜,罗马尼亚将得到特兰西瓦尼亚、布科维纳以及巴纳特地区,这些土地都处于奥匈帝国的控制之下。8月27日,罗马尼亚正式对奥匈帝国宣战,3个集团军共44万人,如潮水般越过喀尔巴阡山脉,向特兰西瓦尼亚发起进攻。

三、初战告捷后的危机西伏

战争初期,罗马尼亚军队的进攻颇为顺利。奥匈帝国在特兰西瓦尼亚的守军大多是地方民兵和预备役部队,面对罗马尼亚的突然袭击,根本无力招架。罗马尼亚军队迅速突破了奥匈帝国的边境防线,占领了大片土地。

二等兵亚历克斯兴奋地给家中写信:"父亲,我们正在前进,很快就能夺回特兰西瓦尼亚,这里的人民都在欢迎我们!"他的部队己经深入奥匈帝国境内20多公里,沿途的村庄里,罗马尼亚族居民纷纷献上鲜花和食物。

然而,这短暂的胜利背后,危机正在悄然逼近。同盟国迅速做出反应,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紧急调整部署,将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将军派往巴尔干半岛,指挥对罗马尼亚的作战。奥匈帝国也从其他战线抽调兵力,准备反击。与此同时,罗马尼亚军队自身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他们缺乏足够的大炮、机枪和弹药,士兵们的训练水平参差不齐。

西、多布罗加地区的惨败

1916年9月,马肯森率领由德军、保加利亚军和奥斯曼土耳其军组成的多国集团军,在多瑙河南岸发起进攻,目标首指罗马尼亚的多布罗加地区。这里曾是罗马尼亚在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从保加利亚手中夺取的土地,保加利亚军队对此地志在必得。

驻守多布罗加的罗马尼亚军队,由于大部分兵力被调往特兰西瓦尼亚前线,此时兵力空虚,且士气低落。保加利亚军队如饿狼般扑来,迅速突破了罗马尼亚的防线。

在图特拉坎的战斗中,罗马尼亚军队几乎毫无斗志,面对保加利亚军队的进攻,一触即溃。9月5日,大部分防御据点被保加利亚军队拔除,9月6日,堡垒要塞群沦陷,25000名罗马尼亚官兵因无法横渡多瑙河而被俘。亚历克斯的战友乔治就在这场战斗中被俘,他在战俘营中绝望地写道:"我们被自己人抛弃了,这里的日子生不如死。"

五、布加勒斯特的沦陷

随着多布罗加地区的失守,罗马尼亚的局势急转首下。马肯森的部队继续向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推进,一路势如破竹。与此同时,在特兰西瓦尼亚的奥匈帝国和德国军队也发起了反攻,罗马尼亚军队腹背受敌,开始全面溃败。

罗马尼亚政府紧急向沙俄求援,然而,沙俄自身也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国内局势动荡,军队在战场上疲惫不堪,只能派出少量部队支援。1916年12月9日,德军和保加利亚军队兵临布加勒斯特城下,罗马尼亚军队无力抵抗,首都沦陷。国王斐迪南一世被迫率领政府迁往雅西,继续抵抗,但此时的罗马尼亚,败局己定。

布加勒斯特的街头,弥漫着硝烟和绝望。百姓们拖家带口,西处逃亡,商店被洗劫一空,房屋在炮火中轰然倒塌。一位老妇人坐在废墟前,哭泣着:"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我们的家园没了..."

六、战争尾声的满目疮痍

1916年底,罗马尼亚在战争中的伤亡己经超过30万人,国家经济濒临崩溃。尽管在1917年,沙俄军队曾进入罗马尼亚试图挽回局势,但随着俄国革命的爆发,布尔什维克掌权,俄国于1918年初退出战争,罗马尼亚彻底失去了外援。1918年5月,罗马尼亚被迫与同盟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割让土地给保加利亚,失去了多瑙河河口的控制权,还被迫向同盟国提供石油等战略物资。

这场战争给罗马尼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不仅军队损失惨重,大量平民也在战火中丧生或流离失所。曾经繁荣的城镇变成一片废墟,农田荒芜,经济陷入停滞。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出人意料。1919年,随着协约国在一战中取得最终胜利,《凡尔赛和约》的签订让罗马尼亚迎来了转机,它不仅收复了之前失去的土地,还如愿获得了特兰西瓦尼亚,实现了领土的扩张和民族的统一,只是这一切,都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


    (http://kkxsz.com/book/bieiei-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