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天突然一拍脑袋,兴奋地叫了一声:“有了!” 他拉起小政的手,沿着楼梯快步爬到了藏经楼的四楼。德天吩咐手下的小沙弥打开一间门上标着 “申” 字的房间。两人一同走进屋内,来到朝西的窗下,在一个写着 “丁” 字的木柜第二排的书籍中,德天抽出一本仅有七八页、用黄色薄牛皮缝制的小册子。
德天拿起这本册子,随手掸去上面的灰尘和蛛网,然后递给小政,说道:“这里面或许有你需要的东西。” 小政半信半疑地接过,只见牛皮封面上用墨笔清晰地写着 “程门拳法”。翻开扉页,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小政大致浏览了一下,原来这套拳法源自隋末农民起义的首领 —— 混世魔王程咬金。当年,程咬金凭借这套拳法,一路征战,成为唐朝的开国大将,被太宗封为 “鲁国公”,尊为 “八千岁” 。
然而,鲁国公程咬金没什么文化,早年不过是个卖扒子的草民。相传,他年轻时的一天夜里,梦中得到仙人传授拳脚、兵法与开山斧法。但因其资质愚钝,第二天早上醒来,兵法一句都记不得了,斧法只记住三招半,拳法记住了五招。可就是凭借这三招斧法和五招拳法,程咬金横扫了大隋朝的千军万马,众多上将都命丧在他的马前拳下,为大唐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本册子记载的,正是鲁国公赖以成名的五招拳法。也不知何时,这套 “程门拳法” 流入崇法寺,被收藏在了藏经楼,埋没在数以万计的各类图书典籍之中。由于它既不属于经典,也不是什么著名的拳法,便被塞在楼里一堆无人问津的故纸堆里,一放就是几百年,早已无人知晓它的来龙去脉。
德天法师接任藏经楼总管后,带领手下仔仔细细地进行分类整理,这本牛皮小册子也在一堆废纸中被整理了出来。因其只是本拳谱,且仅有五招,根本没引起任何人的重视。德天后来阅读过这本拳谱,并将其牢记在脑海中。这次小政想要速成武功,让德天想到了这套拳法,他觉得小政在三天之内练熟这套拳应该问题不大。
小政翻开正页,只见牛皮上用细墨笔绘着一个男子打拳的模样,旁边用朱笔标注着 “一、黑虎掏心”,接着详细地记录了招式的起式、收式,以及使用这招式时应注意的方法。小政又翻了一页,朱笔标注的招式名称变为 “双峰贯耳”,同样有招式的起、收式,以及注意事项,旁边还配有墨笔绘制的人物动作。
小政翻看这两招后,发现这只是极为寻常的武功,不禁有些兴致索然。他将牛皮册合上,往德天手里一塞,说道:“大和尚,这就是你找的武功秘籍?莫不是在消遣小僧吧?” 德天嘿嘿一笑,说道:“怎么会呢,小高僧。武功的高低,并不在于招式是否精美,而在于是否实用。花拳绣腿打起来虽然好看,可上阵杀敌时毫无用处。这套拳法虽只有寻常的五招,但简单、直接,杀伤力强,属于实用性极佳的拳术,练好了可是威力无穷。”
小政听德天把这程家拳夸得如此厉害,心里半信半疑:这么简单的招式,难道真有他说的那般强大?德天接着说:“这本书你先拿着,旁边屋子里有桌椅板凳,你可以到里面研读演练一下。我去帮你准备些茶水点心,去去就来。” 说着,德天把手里的牛皮册子硬塞给小政,然后转身出门,先打开了旁边的房间,招呼小政进去。
小政走进房间,只见里面摆放着简单的桌椅、各种兵器、练功器械,还有三四个蒲团。奇怪的是,这间练功房设在四楼,楼上的地面是用一种酱黑色的木板铺成的。人站在上面,稍微用点力,就能感觉到地面微微颤动。
小政站在房间里,翻开牛皮册子,从头到尾把书看了一遍。这套 “程门拳法” 总共只有五招,分别是:一、黑虎掏心;二、双峰贯耳;三、叉花盖顶;四、猿猴登枝;五、霸王踏山 。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包含着跳、腾、起、跃等多种技法,既要求下盘扎实稳定,也需要双手灵活多变、快捷敏捷,真正要练好并非易事。尤其从第三招起,是跃起后在敌人胸部以上进行攻击;最后一招是跃起猛踏敌人脑袋,这对腿部的力量要求极高。
小政照着牛皮册里的招数开始试着练习。他刚一跺脚,整座楼都晃动起来,四周的板壁簌簌地落下灰尘。德天正在往楼下走,突然感觉到了振动,不过振动过后就没了动静。他赶紧转身跑了上来,只见小政手拿牛皮册,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德天走上前,拍了拍小政的肩膀说:“高僧,怎么不练了?” 小政苦笑着说:“我怕稍微使点力气,这栋楼都要被我震塌了。” 德天哈哈一笑,说道:“高僧说笑了,别说是你,就算是大宋年间的花和尚重生,也震不塌你脚下的这栋楼。这栋楼所用的木材,是永乐朝三宝太监下西洋带回来的紫檀木,火点不着,刀劈不动,虫不蛀,蚁不咬。就是紫金城里的宫殿,都用不上这么好的材料。你放心练就是。”
“是吗?” 小政听了这话,猛地一跺脚,只听 “哐” 地一声闷响,声音传出很远,小楼又剧烈地摇晃起来。德天看着小政,微笑着点头,示意他继续演练。
可这 “程门拳法” 虽只有五招,想要练好却着实不易。不仅需要将每一招烂熟于心,做到能够自由组合,达到虚实有度的境界,最关键的是要保持节奏的紧凑性与连续性,让对手猝不及防,一招中的。此外,还需要强大的内功支持,才能事半功倍。
小政一边翻书,一边演练,整个人都沉浸在了自已的世界里,连德天什么时候离开的都不知道。累了,他就躺在蒲团上睡一会儿;饿了,就吃小沙弥送来的素斋。
三天过后,德天来看他。小政缠着德天过了几招,却发现自已连德天的衣襟都碰不到,心里很是沮丧。德天说:“就你目前的状况,武术套路的熟悉程度已经不错了,可内功还差得远。隔壁的几个房间里放的都是武功秘籍,你尽可自取。我过几日再来看你。”
小政在练功房里又练了几日,把 “程门拳法” 的招式练得滚瓜烂熟。然而,由于他的内功基础实在太差,这套拳打起来并没有显现出什么威力。无奈之下,他只好去隔壁的 “申” 字号房寻找其他武功秘籍,可翻来翻去,也没有找到令他满意的东西。
一天下午,小政觉得无聊,便喊来德天,说:“我想到别的号房里看看,有没有什么能消遣打发时光的书籍。” 德天陪着小政来到三楼,打开了 “酉” 字号门。这间号房里放满了各式杂书,如《水经注》《山海经》《论语》《大学》《诗经》以及诸子百家的散文等,有手抄版的,也有宋、元时期的刻版。
小政走进房间,漫无目的地随手乱翻。无意中,他摸到一本《左传》,便随手抽了出来,胡乱地翻了翻。正准备插回原处时,书中却掉出一张薄如蝉羽的帛。小政拾起帛,只见这帛仅有一寸见方,上面用极细的鼠毫笔写了一首诗:“九藏金鼎雪山上,天在雪水云绿间,神书千页翻不够,功中紫气耀芳华。”
小政反复读了很多遍,却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德天伸过头来,看了一眼,说道:“阿弥陀佛,恭喜,恭喜,小高僧福报来了。这分明就是一首藏头诗啊,你看,将这首诗的前四个字连起来,就是‘九天神功’,藏在书中。你把这本《左传》拿回去好好研究研究,或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小政掂着这本《左传》,前后左右地翻了个遍,实在没发现有什么异常之处,便交给德天,说:“大师,你看看。” 德天也细细地看了一遍,说:“从表面看,这是一本普通的书。但从这部书里掉出了这张写着诗的帛,就可以肯定这本《左传》一定不同凡响。《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是儒家的十三经之一,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厉兵秣马’‘表里山河’‘外强中干’‘城下之盟’‘鞭长莫及’‘经天纬地’等故事,均出自此书。”
小政与德天拿着书回到四楼的斋房兼练功房,再次逐字逐句地研究起来。一直研究到后半夜,也没找到任何有关 “九天神功” 的内容。德天忍不住对小政说:“天色太晚了,高僧先休息一下吧。我先回寮房休息打坐,一会儿还有早课,暂时告辞。”
德天走后,小政也觉得有些困乏。他离开桌椅,走到房间中间的蒲团旁坐下,不一会儿就打起盹来。刚游离在半梦半醒之间,小政忽然感觉一团火光从桌上燃起。他连忙跃起,原来是一只老鼠溜到灯台上偷油,不知怎么将灯头上燃着的灯芯弄到了灯下放着的《左传》上。书是纸质封面,遇到火立即燃烧起来。
小政见书着起火来,赶紧捡起书使劲拍打,终于将火扑灭。可书的封面已经被火烧出好几个拇指盖大小的洞。正在小政痛惜之际,他隐约发现窟窿中露出了黑色的字迹。他急忙凑到重新点燃的灯下观看,这一看,不禁心花怒放,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原来,这本书的纸与纸的夹层中裱着一层薄如蝉羽的帛。从外观上看,这层帛与先前从书中飘落的那一小片帛是同样的材料。可为什么纸被火烧了,而帛依然完好呢?小政找出先前那一小片帛,放在燃着的灯芯上,这帛居然丝毫没有损坏。原来,这薄如蝉羽的帛并不简单,它是用天蚕丝裹着石棉织成的,不仅能够防火阻燃,而且刀斧利器也难以损坏,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相传,名相吕不韦曾将这种帛制成内衣送给秦王嬴政,秦王贴身穿着这件内衣,历经无数战争,躲过了无数次暗杀、刺杀,却始终毫发无损,最终统一了中国。这件天蚕丝织成的内衣,为大秦政权的统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天蚕本是自然界中十分珍稀的物种,它的丝在阳光下能闪耀出淡绿色的光芒,丝质柔软而坚韧,号称是赛过黄金的无价之宝。而这本书居然是用天蚕丝制成的帛来制作的,足见这本书的珍贵,也显示出这部书的拥有者对所载武功的喜爱与重视。
小政睡意顿消,他轻轻地撕开裱糊在帛上的纸,只见帛上用墨笔写着 “九天神功”。小政一见,立刻明白过来,原来这 “九天神功” 就藏在《左传》每页纸的夹层之中。他三下两下,把每一页纸中的帛从书中剥离出来。由于这帛又薄又软,轻轻地一揉,就可以将一本书的帛揉成棉花球一样大小。小政由此感觉到,这部书一定是极其珍贵的东西,否则绝不会藏得如此严实。于是,他留了个心眼,将剥离出来的帛揉成一小团,藏在蒲团缝中,然后把几个蒲团垫在身下,睡了过去。
可能是最近太辛苦了,也可能是东西已经找到,心中没了牵挂,这一觉,小政一直睡到晌午时分还没完全醒来。忽然,他在睡梦中感觉有人摇晃自已,耳边似乎也听到德天在喊自已。小政睁开眼一看,发现自已身边围了很多僧人,而德天正蹲在地上呼唤自已。
德天见小政醒来,连忙起身准备施礼,嘴里还说着:“小僧打扰高僧清梦,请不要见怪。” 小政连忙拉住德天说:“大和尚不必多礼,你带这么多人来,所为何事?” 德天说:“蒙般若堂海云师叔之命,前来索取昨日那本《左传》,还望高僧交于在下,小僧也好回复。”
“《左传》?” 小政噢了一声,指着桌边的纸屑说,“这不是吗?你拿去吧。” 德天顺着小政的手指望去,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昨晚还好好的一本书,今天竟然变成了满地碎纸,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抱怨地说:“小高僧呀,小高僧,你怎么就把它扯了呢?这让我如何向海云师叔交待?快来人,速把这些碎纸片全部归拢起来,一片都不能少,拿下去用浆糊贴好,交给我。”
等人都下去后,德天对着小政躬身说道:“真的对不起,今日晨会,小僧一时多嘴,没想到造成如此局面,还望高僧海涵。” 原来,今天早晨做完早课,照例是晨会时间,方丈海空大师召集各部门首座开会。席间,般若堂首座海明笑着问:“这金陵来的嘉胤和尚近来如何?怎不见他来与老衲比武?” 德天答道:“海明师叔容禀,嘉胤高僧近日刚刚学会‘程氏拳法’,虽已熟练掌握,但尚欠功力,小僧劝其加强内功修炼。但内功的修习并非一朝一日之功,若想速成,非得奇遇不可。可说到这奇遇,倒真还有可能。昨日,嘉胤高僧与在下去‘酉’字号房,高僧捡到一本《左传》,不知怎么从书中落下一小片帛,帛上有墨笔写道……”
(http://kkxsz.com/book/ccbbgi-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