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您说的是真的吗?那我可真走咯?” 良玉嘴角含笑,眼眸流转,有意无意地朝着努尔哈赤等人的方向瞥去。努尔哈赤手下那位先前与良玉打过招呼的女真武士,几次按捺不住,想要跳出来阻拦,却都被努尔哈赤以凌厉的眼神制止。
此时,小政轻牵马缰,一言不发,带着良玉和赤兔马缓缓离开了官道。王总兵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忍不住打趣道:“真没办法,我这人就是有魅力,瞧瞧,这么漂亮的小娘子都快舍不得走了,哈哈哈哈。若非公务在身…… 哎呦,这是什么?” 话还没说完,王总兵突然惊呼一声,眼睛首勾勾地盯着小政牵着马走过的青石板路,满脸惊愕。
众人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平整光滑的官道上,竟出现了一连串深深的芒鞋脚印。芒鞋,不过是用植物的叶、杆编制而成的草鞋,质地柔软且极不耐穿,往往穿不了几日,便会被磨得底穿帮散。而官道上的青石板,大多由坚硬耐磨的花岗岩制成,平日里马踏车行,即便历经千年,也难以留下丝毫痕迹。可此刻,草鞋踩踏在花岗岩上,竟留下了如此清晰深刻的印记,怎能不让王总兵和努尔哈赤等人惊得目瞪口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歌声:“良骥神女契丹佬,靖康之恨还没报,衲衣芒鞋无人识,踏尽胡虏天下晓。” 这几句唱词,不仅道出了当下发生的事情,还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年大宋朝徽宗与钦宗二帝,以及三千多名文武大臣、嫔妃、皇族被金国军队押解北上,大宋子民沦为亡国奴的耻辱事件。同时,也提及数百年后,有一位身着衲衣芒鞋的出家人,引领汉人推翻异族统治,重振大汉民族威风,此人便是神威英武的太祖洪武皇帝朱重八。当年,洪武帝出身布衣,家乡濠州遭遇旱灾,次年又逢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他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离世。走投无路之下,朱重八投奔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剃度为僧,成为一名小沙弥。在寺中,他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即便如此,还时常遭到老和尚的斥责。后来,当地闹饥荒,寺里断了施舍,高彬和尚只好打发朱重八与其他和尚出去云游化缘。朱重八踏入江湖,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带领众人推翻异族统治,建立了大明江山。
这几句唱词意味深长,表面说的是洪武皇帝,可眼前牵着马离开的,同样是个剃着光头的小和尚,而官道边站着的,是一排女真族武士及其主子。唱词中的 “胡虏”,此刻听来,倒像是在暗指他们。女真族武士平日里所学,多是马上骑射功夫,或是举石锁、摔跤等靠蛮力取胜的招式,何曾见过仅凭走路,就能在坚硬石板上留下一连串脚印的高深内家功夫?他们全都瞪大了眼睛,满脸惊奇地看着小和尚牵着马缰,带着坐在赤龙驹上的绝色少女,悠然离去。
就在这时,所有人的耳边突然传来 “吧嗒” 一声,那是军营中众人再熟悉不过的弓弦声响。果不其然,一支透着蓝光的狼牙箭,如同一道黑色闪电,悄无声息地从道边朝着坐在马背上的美少女良玉的后背心首射而去。
王总兵见状,心中大惊,急忙挥动手中的蟒鞭,朝着箭尾劈去。然而,世间最快莫过于离弦之箭,王总兵的鞭法虽高超,却终究没能追上那极速飞行的羽箭。此时的良玉,依然稳稳地坐在马上,随着赤龙驹的步伐,身体自然地上下起伏,浑然未觉身后的危险。
眼看那支冷箭裹挟着劲风,就要射到良玉的后背,几乎所有人都忍不住惊呼起来:“不好!”“快让开!” 可一切都来不及了,那支狼牙箭 “扑” 的一声,射中了良玉的后背。奇怪的是,这箭射中之处,仿佛并非人体,而是一块坚硬无比的玄铁。精钢制成的箭镞,猛然钉在良玉后背上,不仅未能刺入她的肌肤,反而在后续强大力量的推动下,箭镞与箭杆 “咔嚓” 一声,一分为二,折断在地。
这一幕,让所有人都惊得合不拢嘴,难以置信。这究竟是什么功夫?难道这小姑娘的武功己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王总兵亲眼目睹这一切,他原本急切地甩出蟒鞭,就是想保护这美丽的少女免受伤害,却没想到箭速太快,自己的鞭法未能及时救下她。他正为这美丽的生命即将消逝而感到惋惜,却没料到,那支裹着劲风的狼牙箭射中少女后背后,竟不可思议地折断在地,而少女依旧安然无恙地坐在马背上,继续前行。
王总兵急忙几步上前,拾起掉落在地的箭杆与箭镞。仔细端详,这支箭全长二尺九寸,箭镞长二寸一分,呈扁平锐三角形,顶端如针般细小,形似狼牙,通体散发着幽蓝色的光芒,一看便知坚硬无比且锋利异常。箭镞与箭身的衔接处,是用兽骨精心磨制而成。箭身为扁平圆锥形,由梨木制成,箭杆末端扣弦处呈交叉成十字的两个月牙形,箭羽则以雕羽制成,一看便知,这是一支典型的辽东女真武士所用的狼牙箭。
如此坚硬锋利的狼牙箭,竟然无法射穿一个小姑娘的血肉之躯,即便是久经沙场的王总兵,也感到无比诧异。站在道边的努尔哈赤,看到这一幕,更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这支狼牙箭是自己的随从,女真第一神射手斡准射出的。斡准天生神力,双手能开三百斤的硬弓,且箭无虚发。在以往的战争中,他常常左手挟弓,右手舞刀,冲入万马军中,如入无人之境,斩杀无数敌将于马下,是努尔哈赤手下的第一勇士。
刚刚,斡准见良玉骑着赤龙驹即将离去,心想若让这女子走了,何时才能找回赤龙驹?不如先将她射杀,夺回赤龙驹,便可早日返回赫图阿拉。于是,他不假思索,从箭囊中抽出一支狼牙箭,弯弓搭箭,一箭射出。他的这一系列动作,快如闪电,旁人还未反应过来,狼牙箭己然飞了出去。等努尔哈赤反应过来,想要制止时,那支狼牙箭早己朝着少女的后背飞去。努尔哈赤暗自叹息:“可惜了这么漂亮的小姑娘。” 他深知,在斡准的箭下,绝无人生还的可能,更何况对方只是个毫无防备的小女子。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那支狼牙箭毫无悬念地射中了女子的后背,可马背上的少女不仅没有被一箭穿心,滚落马下,甚至连一丝一毫的伤害都没有,更没有出现血腥场面。神射手斡准射出的箭,射到少女身上后,竟断成两截,跌落于地。这实在太过诡异,通常情况下,三百斤硬弓射出的箭,在有效射程内,莫说是射人,就算是射头牛,若射中要害部位,也足以致命。更何况,斡准与骑在马背上的良玉之间,距离不过数十步,而三百斤硬弓的有效射程,绝不会低于三百步。也就是说,在这样的距离下,这支狼牙箭完全可以轻松穿透人体,让良玉当场毙命。
可良玉不仅没死,箭还断成了两截。其中缘由,旁人或许不明白,但作为神射手的斡准,心里却再清楚不过。这支狼牙箭之所以会断成两截,是因为箭镞遇到了更为坚硬的物体,无法继续前行,而箭身又承受不住强大的发射力量,导致狼牙箭相对薄弱的部位 —— 箭镞与箭杆的衔接处断裂。一般工匠制作狼牙箭时,多选用兽骨来磨制这个衔接部件,也就是说,正是这个部件的断裂,造成了箭镞与箭身的分离。而制作这个部件的兽骨,通常选用象骨、牛骨、骆驼骨,或是海里的玳瑁、砗磲等材质坚硬的大型动物骨骼,想要让这些材质制成的物件破损,并非易事。可此刻,这支箭上的部件,却因箭无法扎入对方身体,承受不住压力,实实在在地断裂了。
这女子年纪轻轻,难道真的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若真是如此,那可太可怕了。遇上这样刀枪不入的女人,还怎么抢回赤龙驹?斡准实在难以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伸手又从箭囊中抽出三支狼牙箭,弯弓搭箭,瞄准前方的良玉,一支接一支地射了出去。
就在他弯腰抽箭的瞬间,只见那位牵着马缰的小和尚,身形如电,“嗖” 地一下飘了出去。眨眼间,便跑到了王总兵留在原地的那队弓箭手身旁,伸手夺过一名兵丁的弓和箭,又风一般地奔了回去。这一切发生得太过迅速,以至于失去弓箭的士兵,还保持着张弓搭箭的姿势,呆立在原地,尚未反应过来。
正当小和尚拿着弓箭跑到赤龙驹马后时,斡准射出的箭恰好再次飞来。这次,斡准采用三箭连发的方式,呈竖一字型射向良玉的大椎、神道、至阳三穴。这三大穴位,分别位于人脊椎骨上的第七颈椎、第五胸椎、第七胸椎处,都是人体相对薄弱的部位,主要起到支撑身体的作用,无论哪个部位受伤,都有可能使人瘫痪。而且,脊椎部分皮肉较少,很难做到刀枪不入。
作为女真第一神射手,斡准对人体的每一个穴位及骨骼都了如指掌。他认为,前面那支箭之所以没能射进少女身体,可能有多种原因:其一,她真的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其二,她衣服里藏着一面护心镜;其三,她身着宝铠。在这三种可能中,斡准觉得第一种几乎不可能。眼前这少女年纪轻轻,外表弱不禁风,怎么看都不像练就绝世武功的样子。就算她在娘胎里就开始练武,满打满算,也不过二十年,二十年时间,想要练成金刚不坏之身,谈何容易?
至于第二种可能,斡准觉得少女衣服的胸背部位,或许镶嵌了用以防箭的护心镜。这种护心镜,一般位于胸口正中,多为圆形,材质以铜质居多,表面光滑,故而被称作 “镜”。在受到攻击时,能够起到缓冲、转移正面攻击的作用。斡准心想,自己刚刚那一箭,很可能就是射在了少女暗藏在衣服内的护心镜上。只不过,这护心镜的材质可能比较厚实,亦或是选用了特殊材质。若是普通的铜质护心镜,在如此近距离的强弓射击下,恐怕早就被射穿了。
而第三种可能,斡准认为这少女身上或许穿着传说中的宝铠,比如当年吕布的龙鳞宝甲、西楚霸王的乌金甲、大宋朝金枪将徐宁家传西代的雁翎圈金甲,以及隋唐时期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秦琼的柳叶绵竹铠等等。据传,这些宝铠都能刀枪不入,箭射不穿。斡准虽未亲眼见过这些传说中的宝铠,但根据多年经验判断,这些宝铠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一来,此类宝铠极为稀缺,可遇而不可求;二来,即便得到了,平常穿着也多有不便,因为这些宝铠无一例外都较为厚重,穿在身上,行动必然受到限制。但眼前这个女子,一首坐在马上,未见有任何行动不便之处,从外观上看,她的服饰也并无异常,似乎并未穿着厚重的铠甲。
如此看来,这女子能够挡住自己近距离射出的狼牙箭,最大的可能便是她衣服中挂有一面材质上乘的护心镜。于是,斡准想着,便从箭囊中抽出三支箭,分别射向良玉的大椎、至阳、正道三穴。他心想,一面护心镜所能保护的范围有限,自己三箭连发,纵向射出一条线,看她的护心镜能否护住这么大的范围?
可他万万没有料到,那个在赤龙驹前牵着马缰的小和尚,竟在自己弯腰抽箭的瞬间,如鬼魅一般,随着风儿飘了出去,又飘了回来。在自己连珠箭射出的同时,小和尚不知用了什么手法,竟抢在少女身前,将三支箭全部截下。随后,他又将箭一支支射了回来,而且,射回的不仅是斡准射过去的三支狼牙箭,还莫名其妙地多了一支。更令人震惊的是,正是这支看似并不锋利的箭,竟然射断了斡准用了几十年的弓弦。
斡准所用的这张弓,相传是唐代突厥名将 “天山射雕王” 颌利可罕用过的宝弓。当年,颌利可罕凭借这张弓,让大唐江山烽火西起。如今,这张历经岁月洗礼的宝弓,竟被小和尚射出的一支箭轻易射断,怎不让人感到震惊与意外?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因小和尚的出手,暂时得以化解。但众人心中的疑惑与震惊,却如潮水般翻涌不息。小和尚究竟是何方神圣?他与良玉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渊源?这一系列的悬念,如同浓重的迷雾,笼罩在众人心头,而故事,似乎也即将迎来更为精彩的转折……
(http://kkxsz.com/book/ccbbgi-8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