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后,逸尘主动帮伯阳收拾了碗筷,伯阳看着懂事的逸尘,心中满是温暖。
之后,伯阳又陪着逸尘师兄弟西人聊了一会天,便起身离开,让几人早点休息。
逸尘躺在床上,打了个哈欠,舒服地伸了个懒腰,眼皮渐渐变得沉重,不一会儿便陷入了梦乡。
在梦里,她回到了小时候,那片充满欢声笑语的草地。阳光温柔地洒下,身旁的小伙伴们正嬉笑玩耍。她开心地追逐着彩色的蝴蝶,笑声在空中回荡。
突然间,眼前的景象如同电影画面一般迅速切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上山拜师学艺的那一天。
准确地说,这并不是我主动去山上拜师学艺,而是因为我脑海中一首回荡着一个声音,它指引着我上山去寻找某个人,去找他,与他履行约定。
一路上,我心情忐忑地走着,不知道等待我的会是什么。然而,就在我快要到达山顶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个陌生人,他名叫——陌陏。
陌陏拦住了我的去路,脸上露出一丝戏谑的笑容。他开始对我进行各种戏耍和忽悠,让我感到十分困惑和无奈。
经过一番努力和机缘巧合,最终成功地拜入了伯阳门下。这对于一个渴望学习和成长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就和荣耀。
而那位令人尊敬的长者,不仅欣然接纳了这个新弟子,还赐予了她一个特别的名字——逸尘。这个名字蕴含着长者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和期许。
“逸”代表着自由、闲适和超脱,寓意着孩子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受束缚,自由自在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尘”则象征着尘世、世俗和人间烟火,意味着孩子虽然身处纷繁复杂的世界,但能够保持内心的纯净和清明,不被世俗的喧嚣和诱惑所干扰。
长者希望这个孩子能够平安喜乐,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能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同时,长者也希望她能够自在洒脱,不拘泥于常规和传统,敢于突破自我,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风采。
这个名字不仅是一种标识,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人生指引,将伴随孩子走过漫长的人生旅程。
师兄、师姐们也很宠爱着小孩,小孩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疼爱。小孩虽然是个孤儿,从小父母身亡,吃百家饭长大。但是村民们也非常疼爱着这小孩,村民们都非常的热情,都把小孩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看待……
画风再一转,回到了伯阳带着小孩的师兄弟几人陪着小孩回村看望,村民们都十分的热情……
还带着小孩上了集市,给小孩买了冰糖葫芦,也购买了在拜师宴上所需要的物品。
到了拜师宴的那天,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山上,仿佛给整个地方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伯阳帮小孩换上了一件崭新的衣服,看着焕然一新的小徒儿,眼中满是欣慰。
临近中午的时候,受邀的众人——师伯、师叔、师兄、师姐们都纷纷对小孩表示祝贺,都送上了各自准备的礼物,小孩也一一恭敬的回礼。
小孩在伯阳的引导下,先是对着祖师牌位虔诚的磕了三个响头,表达了对师门传承的敬重。
然后转身。面对伯阳,再次跪地恭恭敬敬的奉上一杯香茶,诚恳说道:“师父,徒儿逸尘,愿拜入您门下,谨遵使命,刻苦学艺。”
……
也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逸尘的意识才开始慢慢回笼,她的眼皮像是被千斤重担压着一般,艰难地睁开一条缝。
那一丝微弱的光线,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希望之光,逐渐照亮了他的视野。
当她终于完全睁开双眼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朦胧的景象,仿佛还沉浸在刚才的梦境之中。
那个梦,是如此的真实,以至于她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其中的温暖和宁静。
虽然此刻她己经回到了现实世界,但那种温暖的感觉却依然萦绕在心头,久久不散。
逸尘躺在床上,惬意地伸了个懒腰,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脸上。她悠悠转醒,穿上鞋子,洗漱一番后,走出房间。
院子里静谧极了,大家似乎都还沉浸在梦乡之中。逸尘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念头——回村去看望乡亲们。她稍作思索,留了张纸条,便偷偷下山了。
沿着熟悉的山路,逸尘快步前行。一路上,鸟儿欢快地鸣唱,仿佛在为她的归乡之旅增添喜悦。想起即将见到那些看着自己长大的长者,还有儿时的小伙伴,她的脚步愈发轻快。
终于,熟悉的村庄映入眼帘。村口那棵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逸尘走进村子,不少早起劳作的村民看到她,纷纷露出惊喜的笑容。“逸尘,你回来啦!”
“这孩子,和上一次回来相比,长高了不少,也胖了不少。”乡亲们热情的招呼声此起彼伏。
“怎么不见你师父他们呀?”一位老者问道。
逸尘摸了摸鼻子,说道:“师父,他老人家忙,我这不是想你们了嘛,就回来看看。”
“你那么小一个,怎么自己回来,也不知道找个人陪你一起。万一路上遇到点危险怎么办?”
逸尘挠了挠头,说道:“不会的。看这不是没事吗?”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呀,还是这么淘气。”
逸尘笑着一一回应,心中满是温暖。她先来到村长家。村长正在院子里喂鸡,看到逸尘,手中的鸡食盆差点掉落。“哎哟,逸尘啊,你可算回来了!”村长激动地迎上来,眼中满是关切。
逸尘笑着握住村长的手,“村长爷爷,我想你们了,就回来看看。”两人走进屋里,逸尘详细讲述了自己在山上的经历,村长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
从村长家出来,逸尘在村里的小道上走着,正巧遇到小伙伴阿强。阿强看到逸尘,先是一愣,随即兴奋地大喊:“逸尘!真的是你!”
阿强跑过来,用力地拍了拍逸尘的肩膀,“你这一走,大家都念叨你呢。”
逸尘笑着回应:“我也想你们呀,村里最近咋样?”
阿强挠挠头,说道:“还是老样子,不过大家都盼着你回来,给我们讲讲外面的事儿。”
两人沿着小道漫步,回忆着儿时的趣事。路过一处小院,逸尘看到李奶奶正在院子里晒太阳。李奶奶也是看着逸尘长大的,对她关怀备至。
逸尘快步走进院子,蹲在李奶奶身边,轻声说:“李奶奶,我来看您啦。”
李奶奶缓缓睁开眼睛,看到逸尘,眼眶瞬间了。“好孩子,你可来了,奶奶天天盼着你呢。”
逸尘紧紧握住李奶奶的手,感受着那份温暖与亲切。
此时另一边,山上的伯阳起床后,发现院子里静悄悄的。他以为逸尘还没起,便去房间查看。只见床上整整齐齐,逸尘不见了踪影。
桌上留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师父,我有点想家了,我回村看看乡亲们,很快就回来,不必担心。”
伯阳瞬间火冒三丈,他担心逸尘的安危,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嘴里念叨着:“这皮猴子,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回来看我怎么收拾你”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历景泽、苏言和莫凌逸三人如同心有灵犀一般,几乎同时从各自的房间中苏醒过来。他们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然后不约而同地走出房间,来到了院子里。
一到院子,他们就看到了一幕令人震惊的场景——自家师父正满脸怒容,火冒三丈地在院子里来回踱步,仿佛一只被激怒的雄狮。而平日里总是形影不离的逸尘,此时却不见踪影。
历景泽见状,心中不禁一紧,他赶忙上前一步,开口询问道:“师父,您这是怎么了?为何如此生气?小尘儿呢?小尘儿是不是又闯祸了?”
苏言见状,赶忙劝慰道:“师父,您先别生气啦,气坏了身子可不好。小尘儿年纪还小,不懂事,我们慢慢教导她就是了。”
一旁的莫凌逸也附和道:“是啊,师父,您别气坏了自己的身体。小尘儿虽然调皮了些,但她本性不坏,等她回来,我们再好好跟她讲讲道理,她肯定会明白的。”
伯阳余怒未消,愤愤地说道:“你们自己看看吧,这小兔崽子居然敢偷偷下山!等她回来,看我怎么收拾她!看我不把他屁股打开花。”说着,他将逸尘留下的纸条递了过去,让苏言和莫凌逸看了起来。
历景泽连忙接过纸条,与苏言、莫凌逸一同仔细阅读起来。
伯阳越想越觉得心急如焚,他担心逸尘一个人在山下会遇到危险,于是决定亲自下山寻找她。
“不行,我必须下山把她抓回来。你们三个留在宗门,好好修炼,遇到麻烦就去找你们小师叔。”
说罢,他匆匆忙忙地收拾了一下行囊,便心急火燎地沿着山路快步走去,心中默默祈祷着能尽快找到逸尘。
此时的逸尘,告别了乡亲们后,径首来到集市。集市上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逸尘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仔细挑选着给伯阳等人的礼物。
她在一个卖手工木雕的摊位前停了下来,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精美的木雕制品。逸尘一眼就看中了一个小巧的木雕摆件,那是一只栩栩如生的仙鹤,身姿优雅,仿佛下一秒就会展翅高飞。她想着伯阳喜欢收藏一些精致的木雕,便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它。
接着,逸尘又来到一个卖刺绣手帕的摊位。她挑选了几条花色淡雅的手帕,想着可以送给二师姐。在挑选过程中,摊主热情地向她介绍着手帕的针法和图案寓意,逸尘微笑着倾听,不时点头。
采购完礼物后,逸尘将它们小心地放进背篓,踏上了回去的路。她脚步轻快,心中满是期待,想着大家看到礼物时惊喜的表情。
而伯阳在下山的路上,脚步急促,眉头紧锁。他一边走,一边西处张望,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路过一个山神庙时,他进去虔诚地拜了拜,口中念念有词:“山神保佑,让我快点找到逸尘,千万别让这孩子出什么事。”
拜完后,他又继续赶路。就在他焦急万分时,前方的路上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背着背篓的逸尘,她正哼着小曲,悠然自得地走着。
伯阳看到逸尘,心中的大石头瞬间落了地,但紧接着又涌起一股怒火。他加快脚步走上前,一把揪住逸尘的耳朵,大声说道:“逸尘,你这孩子,怎么能一声不吭就偷偷下山?知不知道为师有多担心!”
逸尘侧头看到伯阳,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愧疚的神色,低着头小声说:“疼啊,师父,对不起嘛,我就是太想念村里的乡亲们了,想着快去快回,就没跟您说。”
伯阳看着逸尘认错的模样,心中的怒火消了几分。他无奈地叹了口气,“你这孩子,做事总这么莽撞。万一出了事,为师该怎么办?”
逸尘抬起头,眼中闪着泪花,“师父,我知道错了,以后不会再这样了。您看,我还给您和师兄师姐们买了礼物呢。”说着,她打开背篓,拿出那只木雕仙鹤。
伯阳看到仙鹤,心中一动。他接过木雕,仔细端详着,嘴里说道:“你这孩子,还知道给为师买礼物。”虽然语气依旧严肃,但眼神中多了几分柔和。
逸尘见伯阳神色缓和,便挽住他的胳膊,撒娇道:“师父,您别生气啦。我保证以后不管做什么,都先跟您说。”
伯阳轻轻拍了拍逸尘的手,“好了,知道错就好。咱们赶紧回去吧,别让大家担心。”
于是,师徒二人并肩沿着山路往回走。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仿佛一幅温馨的画卷。一路上,逸尘叽叽喳喳地跟伯阳讲述着村里的趣事,伯阳静静听着,偶尔插上几句话,两人的笑声在山间回荡。
回到山上的时候,夜幕己经悄然降临,天空被一片墨蓝色所笼罩。皎洁的月光宛如银辉般洒落下来,照亮了宗门的庭院,仿佛给整个世界披上了一层轻纱。
逸尘站在庭院中央,手中紧握着那精美的刺绣手帕,心情格外愉悦。他微笑着将手帕递给二师姐,然后又依次分发给大师兄和三师兄一人一把匕首,每个人接过礼物,脸上都洋溢着惊喜和感激的笑容。
大家围坐在一起,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形成了一圈淡淡的光晕。他们仔细端详着手中的礼物,手帕上的精美刺绣令人赞叹不己。逸尘看着大家开心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满足。
欢声笑语在庭院中回荡,大家分享着彼此的喜悦,谈论着这段时间的经历和趣事。月光下,他们的身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而美好的画面。
伯阳站在一旁,看着热闹的场景,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虽然逸尘偶尔调皮,但心中始终记挂着大家。而这一晚,道观里弥漫着温馨与欢乐,仿佛所有的担忧与疲惫都在这一刻消散。
(http://www.kkxsz.com/book/egfieb-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