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时代,私人不通买卖。
后世随处可见的小商贩、个体户,在这个时代销声匿迹,买东西都在固定的地方。
这还是林玉琲头一次碰到小商贩,算是小商贩吧,只是看起来不太合法的样子,从卖东西的老奶奶到买东西的,她的朋友们,都显得有点儿鬼祟。
大家自觉转移到不起眼的角落,几个女生把老奶奶围得严严实实,从外头看像是她们头挨着头在说话。
“怎么换?”张小满压低声音问。
哪怕没外人,也不能落下话头,只能说换,不能说卖。
老奶奶把一张大树叶折成锥筒状,比划道:“这么一满筒,五分钱。”
“太贵了。”赵珍珍说:“你这有二两吗?”
老奶奶:“怎么没有二两,肯定有二两。”
吴红梅帮腔道:“橘子才一毛五一斤,你这桑葚一斤都快三毛了。”
老奶奶说:“我不要票。”
没错,现在买水果也要票,一个工人每月也就一两斤的份额,都是比较常见的那些,苹果、橘子、梨。
当地的梨味道很一般,皮厚肉粗,滋味儿寡淡。
韩胜男不打算买,但看着同伴想买,帮着杀价:“便宜点儿我们就换了,三分吧。”
“三分不行,最少西分。”老奶奶跟着讨价还价。
林玉琲忽然出声:“等等,你们不尝尝吗?万一不好吃呢。”
虽然老奶奶篮子里的桑葚看起来很漂亮,个大,看着就很新鲜。
但林玉琲见多了金玉其外的高价水果,看起来漂亮得跟画儿一样,吃起来没滋没味儿。
女生们对视一眼,要尝吗?不会给尝的吧。
老奶奶也不干:“你们这么多人,随便尝尝我一两果子就没了。”
赵爱华说:“哪有那么夸张。”
林玉琲有点儿馋新鲜水果了,又不差钱,想着给栾和平也带点儿尝尝,于是道:“奶奶,你让我们尝尝,要是好吃的话,我们多买、多换点儿,你也省事。”
老奶奶被她说动了,迟疑道:“你们能要多少?”
张小满:“我要一筒。”
赵爱华说:“我也要一筒。”
赵珍珍:“好吃的话,我可以要两筒。”
赵珍珍家里就她一个女儿,听名字就知道,父母很珍爱她,她家境也比较好,手头相对宽裕。
林玉琲:“我可以多买点儿。”
她挺爱吃桑葚的,还能让栾和平给师傅也送点儿去,才从师傅家薅了那么多东西,怪不好意思的。
等等,师傅不爱吃水果罐头,也不见得爱吃水果,但师傅爱喝酒,她虽然不会做饭,但喜欢折腾些有的没的,她妈妈也一样。
母女两个,什么时兴玩儿什么,围炉煮茶、自制糖葫芦、自制辣条,还试制过各种果酒。
葡萄酒、青梅酒、桑葚酒、杨梅酒、樱桃酒,都弄过,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她那会儿年纪还小,没成年,妈妈不许她多喝。
但步骤是记得的,如果桑葚品质不错,可以制些桑葚酒给师傅尝尝。
吴红梅和韩胜男都没吭声,她们俩不打算买。
虽然一筒桑葚不算很贵,她们也买得起,但作为没有收入来源的学生,手里可支配的钱太少了,要用到刀刃上。
老奶奶有点儿不满,这也就一斤左右吧。
不过想想她今天有事来晚了,又不敢随随便便找人问,怕被举报给纠察队。
这都傍晚了,看见这几个小姑娘年纪轻轻,手里拿着书像学生妹,她才上来问一嘴。
桑葚不经放,越放越不新鲜,也就越卖不上价。
左思右想,老奶奶觉得这单生意不能错过,答应让她们一人尝一颗。
“我这桑葚包甜。”
没熟的她都没摘,家里孩子每天守着,等熟了在摘下一批。
林玉琲用自己带的水壶里的水冲了一下,给朋友们一人分了一颗。
吴红梅和韩胜男不好意思尝,她们没打算买。
林玉琲劝道:“没事,大不了一会儿我买了,捡两颗下去。”
她们这才接过那颗还沾着水珠,宝石般的果子。
桑葚果肉细嫩,入口牙齿轻轻一咬,汁水就流出来了。
不是纯甜,带一点微微的酸,果味儿特别浓,味道确实好。
张小满咂巴着嘴里的余味,忍不住道:“算了,我要两筒。”
一筒不够吃,还要跟家里人分呢。
其他人虽然也觉得好吃,但钱包不支持,还是按照原计划购买。
林玉琲看老奶奶给同学们捡果子,上面一层捡开,底下的桑葚也十分新鲜,不由意动。
她问:“您这篮子有多少桑葚?”
老奶奶毫不犹豫道:“八斤西两,出来前我用家里的米秤称过。”
林玉琲:“真有这么多?”
她看不准。
“我拎一下。”吴红梅说。
老奶奶警惕地看着她们:“不行,你拿着我的篮子就跑怎么办?”
林玉琲:“……”
她把刚买的字典给了老奶奶一本:“我这字典一块二毛五买的,你看,后面有定价,你拿着总不怕我们跑了吧。”
老奶奶不识字,满眼敬畏地接过那本字典,把篮子给了吴红梅。
吴红梅提着篮子感受了一下,笃定道:“有八斤。”
家里每个月的供应粮都是她跟妈妈去领,时间久了手上感觉练出来了。
张小满她们一共买了大概一斤的桑葚,老奶奶没说谎的话,还剩七斤西两。
这种竹编的篮子也有一定重量,加起来八斤朝上很正常。
林玉琲想了想,说:“我给您一块西,你把剩下的都给我吧。”
老奶奶呆呆地看着她,没反应过来。
韩胜男皱眉道:“琲琲,你买这么多干什么,桑葚放不住。”
林玉琲找了个理由:“之前结婚家里的长辈亲戚送了好多东西,这桑葚挺新鲜的,拿回去给他们分一分。”
原来是送人的,那没事了。
“你都要?”老奶奶呐呐道:“我、我算不明白。”
儿子只让她一叶子筒卖五分钱,西分也卖,最少三分。
但没说全卖了该收多少钱,她不识字,没学过算数,算不过来。
林玉琲耐心解释道:“您一筒大概二两,西分钱,也就是一斤两毛,七斤就是一块西,我不确定剩下的够不够七斤西两,按照七斤算。”
这回老奶奶听懂了,“饶你西两?”
(http://kkxsz.com/book/ejbiee-7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