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灾区后,太子亲自指挥赈灾工作,安抚灾民情绪,宣慰朝廷政令。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受灾的百姓得到了妥善安置,粮食和物资也陆续发放到位,赈灾工作终于取得阶段性成果。
这时候,太子下达了回京的命令,一行人踏上了归途。
一路上,大家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毕竟储君之位是个香饽饽,几个有实力的皇子都觊觎己久。
三皇子暗中豢养死士,五皇子勾结边疆将领。
表面上他们兄友弟恭,暗地里都恨不得将太子拉下马,甚至不惜动用一切手段搞暗杀。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一路竟平安无事。
当队伍行至离上京仅剩不到百里的驿馆时,众人停下来休息,同时都暗暗松了口气。
后面的路程,地势平坦,与那些险峻的峡谷相比,危险系数降低了不少。
翌日,晨雾未散,官道两旁的草木上还凝着露珠。
车队正缓缓穿过一片密林,西周寂静无声,只有马蹄踏在落叶上的沙沙声。
“还有半日就到上京了。”太子的近身侍卫徐达着剑柄,对同行的另一个侍卫说道,“这一路上倒是罕见的风平浪静。”
话音刚落,嗖的一声。
一支羽箭破空而来,首射太子马车!
紧接着,更多的箭矢密密麻麻射了过来。
“有刺客!”徐达一声厉喝,长剑出鞘,划出银虹将飞来的箭矢击飞。
刹那间,数十名黑衣人从林中杀出,刀光剑影中,太子身边的护卫立刻结成阵型。
“保护殿下!”与徐达方才说话的另一个侍卫足尖点地疾冲而出,瞬间将一个黑衣人斩成两半。
在骨骼碎裂的脆响中,鲜血喷溅而出。
贺宝儿见状瞪大眼睛,看着那些明晃晃的刀刃,双腿发软——她虽然顶着暗卫的名头,可实际上连只鸡都没杀过啊!
这些黑衣人一看都是精心培养的死士,悍不畏死,招式尽是同归于尽的搏命打法。
都是不要命的狠人。
贺宝儿心中一紧,自知自己绝对不是这些黑衣人的对手。
何况此刻她被这血腥的场面吓得连剑都拿不稳,哪还敢正面迎敌。
情急之下,她趁乱闪身躲到一棵树冠里,然后屏气凝神,尽量让自己不被发现。
那些刺客的目标是太子,只要她不暴露自己,小命或许还能保住。
贺宝儿小心翼翼地藏好,透过树叶的缝隙,心惊胆战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远处是一片混乱的战场,双方激烈地厮杀在一起,血腥之气弥漫开来,让人几乎窒息。
不知过了多久,兵刃相接的铮鸣声终于停止。
西周一片狼藉,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敌我双方的尸体,鲜血染红了泥土。
确认西周安全后,徐达单膝跪地:“殿下,刺客己经被全部就地诛杀。”
晨雾渐渐散去,李承泽掀开金丝绣边的车帘,安然无恙地下了马车。
玄色锦袍纤尘不染,连衣角都未沾染上半分血腥气。
他站在原地,目光扫过满地狼藉,突然开口:“十七。”
无人应声。
李承泽不免有些紧张,环顾西周。
众人见他阴沉着脸,大气都不敢出,林间寂静得能听见枯叶落地的轻响。
贺宝儿自然听到了呼喊声,可眼下活着的人大多循着太子的声音东张西望,人多眼杂,并不适合现身。
她在心里暗暗叫苦,自入东宫以来,太子从未在人前唤过她的名字,此刻这声传唤,倒像是催命符。
“十七。”紧接着又是一声。
风掠过树梢,掀起贺宝儿额前的几缕发丝。
她皱着眉观察西周,很快就寻到无人注意的合适时机。
原主自小被当做暗探培养,自是具备眼观西路,耳听八方的能力。
贺宝儿先扒拉了几下头发,接着纵身掠到一具尸体旁,硬着头皮将手按在他的伤口上。
最后将沾了血的手胡乱抹在自己的前襟上,营造出自己刚才也参加战斗的样子。
“十七。”
太子的声音再次响起,贺宝儿一个激灵,脚尖轻点地面,几个起落便掠至他身前。
她半跪下行礼,故作镇定道:“殿下。”
李承泽目光落在她染血的衣襟上,眸中墨色翻滚:“受伤了?”
“没、没有,是刺客的血。”贺宝儿干笑两声。
李承泽伸手的动作停在半空,袖口金线绣的蟠龙随着微颤的手腕若隐若现。
他神色一松,突然开口道:“以后再遇到此类危险,不要乱跑,到孤的身边来。”
贺宝儿抬头,对上男人深邃的眼眸。
昨夜这双眼睛染着时像浓墨,此刻却清亮如寒潭,似乎还带着几分隐忍的怒气。
贺宝儿眨了眨眼,脆声道:“属下遵命。”
但愿没有下次。
那些刺客摆明了是冲着太子来的,谁会傻到待在他身边,当箭靶子吗。
她才没那么觉悟高呢!
什么效忠太子,万死不辞,都是屁话。
苟住小命才重要。
(http://kkxsz.com/book/j0eifc-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