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风裹着寒意掠过院落,贺宝儿捧着青瓷小炖盅立在廊下。
她虽对朝堂之事不感兴趣,可也没忘记魏无涯交代自己的任务。
半个月前,一名六品小官冒死拦下赵王仪仗,举报临安同知私铸钱币。
他原本己经将搜集到的账本、私铸钱模等证据呈给临安知府,指望这位主政一方的父母官能主持公道,彻查此事,还朝廷一个清明。
岂料知府不仅不调查此事,还派人暗中刺杀他。
小官走投无路之下,这才拦住赵王的车驾。
毕竟,赵王素有刚正之名,更手握监察地方之权。
此后,赵王顺着那名小官提供的线索,抽丝剥茧,逐渐查明真相。
谁能想到,这桩看似简单的举报案,竟牵扯出盘根错节的利益黑幕。
从知府到司狱,不少临安官员都深陷其中。
他们官官相护,欺上瞒下,竟私下铸币己有数年。
消息走漏后,涉事官员纷纷登门拜访,送礼求情的马车从驿馆排到街尾。
贺宝儿冷眼瞧着,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官员,如今却满脸惶恐,一口一个“王爷明察”,哭诉自己是被强拉下水的。
他们有人捧着装满银票的檀木匣,有人送来家传的翡翠白菜,更有甚者当场涕泪横流,赌咒发誓要戴罪立功。
正思量间,吱呀一声,驿舍的门突然打开,一名官员踉跄着退出来,乌纱帽歪戴在头上,神情如丧考妣,显然是求告无果。
而这,不知道是第几个了。
那人出来后,秦骁立马请贺宝儿进去。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贺宝儿垂眸掩去眼底的讥讽,端着枸杞滋补汤羹走进房间。
书房内烛火摇曳,李承翊正伏案审阅卷宗,眉宇间凝着肃杀之气。
“王爷,歇会儿吧。”贺宝儿将小炖盅轻轻放在案边,目光不经意扫过摊开的册子。
上面密密麻麻列着涉案官员的名字,甚至还有京中要员牵涉其中。
李承翊抬起头,紧蹙的眉头顿时舒展开,嗔怪道:“夜里凉,你不歇着,过来作甚?”
“王爷这般操劳,可要当心累坏了身子。”贺宝儿眉眼低垂,说话间舀起一勺鸡汤,递到他唇边。
李承翊就着她的手饮下热汤,喉间发出满足的低哼。
他忽然扣住她的手腕,将人拽得跌坐在膝头,温热的呼吸扫过她的耳垂:“乖宝儿亲手喂的汤,味道就是不一样。”
“那便将这盅鸡汤都喝掉。”贺宝儿故意将尾音拖得绵软,像是嗔怪又带着心疼,“王爷最近查私铸案,废寝忘食,也该好好补补。”
说着,轻轻抚过他眼下青影,继续道:“王爷总说我需要金尊玉贵地养着,自己却连轴转了好几日。”
烛火在李承翊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晃动的阴影,将那些未眠的疲惫都揉碎在她指尖。
他从善如流地将鸡汤全部喝完。
贺宝儿见状,起身告辞。
李承翊揉着眉心,随口一问:“你觉得此案该如何处置?”
“我哪里懂这些……只是听说私铸钱币是杀头的大罪?”贺宝儿表情微滞,茫然地眨了眨眼。
表面上,她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却在无意间将话题引向案子本身。
李承翊冷笑一声:“何止杀头?这是诛九族的大罪。历朝历代严厉打击私铸,却仍有‘局私’之弊。”
他随手抓起一枚私铸的钱币,在烛火下转动。
“啊……那这些官员也太大胆了,竟不顾祖宗清誉、阖族性命?”贺宝儿故作天真道。
“利字当头罢了。”赵王眸光幽深,将铜钱狠狠掷回案上,“说到底,私下铸币屡禁不止的原因是巨额利益驱使。”
说到这里,他忽然压低声音,“当然,他们敢如此胆大妄为,还不是因为背后有皇子撑腰。”
“啊……”贺宝儿目露诧异,脱口而出,“是哪位皇子如此大胆?”
赵王伸手将她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算了,不说了。知道多了,反而对你没有好处。”
“你先回去睡吧,我要写份折子呈给父皇。”
贺宝儿也不追问,端起小炖盅退了出来。
(http://kkxsz.com/book/j0eifc-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