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的烈日炙烤着马六甲海峡,十二艘福船的帆影在翡翠色的海面上拖出细长的伤痕。蒲如月举起单筒望远镜,镀银的镜片里映出海岸线上焦黑的暹罗战旗——那是满剌加土王拜里米苏拉三天前击退暹罗水师的见证。
"降半帆,放舢板。"她敲响铜钟,"让达雅克人先上岸。"
茜拉吹响骨笛,二十名纹面勇士跃入独木舟。这些来自婆罗洲的战士口衔匕首,古铜色的脊背在浪花中若隐若现。阮明玉突然按住茜拉的手腕:"水里有铁蒺藜。"
浑浊的浪涛间,成串的三角铁刺随潮汐沉浮。这是元军惯用的阻船伎俩,铁刺上淬着南洋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汁。
"起网!"赵铁柱独臂挥动令旗。水手们抛出特制的拖网,网眼间缀满磁石——伊本·赫达在占城改进的吸铁网,专破元军水雷。铁蒺藜撞击磁石的叮当声里,阿蛮突然指向岸边礁岩:"郑和的标记!"
赭红色岩壁上,三道新鲜的刀痕组成箭头。我们循迹划入红树林,腐败的枝叶间垂着成串的陶罐。苏芷晴用竹竿轻触,罐中倾泻出的不是椰酒,而是泛黄的《永乐大典》散页。
"这是施夫人的笔迹。"她抚过页缘的朱批,"看这'钤山堂藏本'的印章..."
话音未落,林间响起机括声。伊本·赫达的青铜义肢猛地将我按倒,淬毒的弩箭擦着发髻钉入树干。十二名披着鳄鱼皮的土人从沼泽跃出,手中的吹箭筒泛着幽蓝冷光。
"是满剌加的水鬼军!"阮明玉抛出烟雾弹,"别伤他们,拜里米苏拉王的精锐!"
浓烟中,茜拉用达雅克土语高喊盟约。领头的水鬼怔了怔,露出脖颈处的蛇形刺青——与郑和密信上的暗记如出一辙。他褪下鳄鱼头盔,竟是暹罗通缉多年的海盗头目陈祖义!
"郑小哥在龙牙屿。"他吐掉嚼碎的槟榔,"元军的'星槎'昨夜到了。"
我们跟着水鬼军在暮色中潜行。腐烂的沼泽蒸腾着瘴气,苏芷晴的昭华琴突然发出嗡鸣——钨钢弦感应到某种磁场的扰动。穿过最后一片榕树林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屏息:三艘龟船围成三角阵,中央的祭坛上矗立着昆仑镜的仿制品,八思巴的白袍在镜光中猎猎如幡。
"他们在测绘星轨!"伊本·赫达的星象仪疯狂旋转,"今夜有七星连珠!"
祭坛下的地牢里,郑和正用炭笔在墙上演算。少年见到我们,急切地画出满剌加湾的潮汐图:"八思巴要用镜阵引动大潮,水淹王城!"
子夜时分,我们分三路出击。蒲如月带人破坏镜阵的青铜基座,赵铁柱和阿蛮首扑火药库,我与苏芷晴潜入地牢解救郑和。经过改良的突火枪在密闭空间炸响,硝烟中,我瞥见八思巴的弟子正在焚烧《授时历》的手稿。
"救书!"苏芷晴扑向火堆,昭华琴的钢弦割裂夜空。七根琴弦在烈焰中逐一崩断,焦糊的丝弦却显露出隐藏的星图——正是三才归元的解法!
"天枢位在满剌加王宫!"她将星图刻在臂上,"快去找拜里米苏拉!"
我们趁乱突入王宫时,这位传奇君主正在厅中擦拭吴哥王朝的圣剑。他的桌案上摊着泛黄的《岛夷志略》,页间夹着施夫人当年留下的孔雀翎密信。
"三日前,暹罗的使节送来这个。"他踢开脚边的鎏金匣,里面滚出颗风干的头颅——正是叛徒陈九!
突然,整座宫殿剧烈震颤。昆仑镜阵在海上投射出诡异的光柱,潮水开始以违背常理的速度上涨。拜里米苏拉王抽出圣剑劈向地板,暗门应声而开:"走密道!"
地下水道里,成箱的典籍漂浮在浊流中。郑和突然扎进水里,捞出个密封的锡罐——里面是郑家船队历代积累的海图,用鲸油浸泡的羊皮记录着从占婆到忽鲁谟斯的每处暗礁。
"去烽火台!"拜里米苏拉王指向山巅,"那里有法显大师留下的镇海杵!"
我们顶着暴涨的潮水攀登。苏芷晴臂上的星图开始渗血,却仍坚持破译:"坎位填砂,离位引雷..."伊本·赫达的义肢迸出火花,他索性拆下青铜手掌嵌入岩缝作支点。
山顶的烽火台里,九根玄铁巨杵围成九宫阵。按星图所示转动第三、第五、第七杵时,海上的光柱突然扭曲。八思巴的怒吼随浪传来,昆仑镜阵在反噬中接连爆裂。
黎明降临时,满剌加湾漂浮着镜阵的残骸。拜里米苏拉王将圣剑赠予郑和:"少年人,记住这潮声。"转身又递给我一卷贝叶经,上面用梵文写着"三佛齐藏宝图"。
返航途中,我们在船舱发现妙音法师的菩提子己悄然发芽。苏芷晴将星图誊抄在郑和的海图上,那些交织的轨迹里,藏着华夏文明向更浩瀚深蓝延伸的密码。咸风掠过残破的帆索,下一段航程的曙光,正刺破马六甲海峡的晨雾。
(http://www.kkxsz.com/book/jaa0dd-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