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沁园春・西姜落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章 沁园春・西姜落景

 

赵睿对“借鉴”这事儿吧,心态挺开放的。

知识嘛,不就是共享的?

谁先说出来就是谁的。

无奈肚里的墨水有限,大庭广众之下,总不能掏出手机查阅。

刚即兴来了首难度系数不低的《渔家傲》,章惇略微有些得意。

他一边看着挥毫的族侄章衡,一边随意的说道。

“嗯,临场发挥确实考功力。逸之兄,要不……您再来首五言律诗助助兴?”

苏轼在一旁眼含期待,希望赵睿能把章惇嚣张气焰打回去。

刚才被章惇落了面子,心中着实不爽。

转念一想,作诗填词,讲究灵感,强求不来,自己再拱火不合适。

你章惇不过恰好有此感受。

有何值得骄傲。

我苏家一门,哪里是你章家可比的。

赵睿半天没动静,苏轼清了清嗓子,打算给个台阶下。

“咳,我说子厚兄啊,咱们来游玩,逸之兄有正事在身,心境不同,哪有闲情逸致吟风弄月。”

小白脸苏辙也是个会看眼色的,立马接腔。

“就是就是!章大哥,咱们改天再约,好好切磋切磋。”

章惇笑着摇了摇头,斜睨赵睿:“逸之兄若作不出,也不打紧,哈哈,只是……”

赵睿面上保持着笑容,心里章惇祖宗十八代全骂了一遍。

“妈的,回去翻翻律法,私通长辈小妾是个什么罪名。这老包,竟然也开始徇私舞弊了。”

章惇此言确实有些不妥。

让韩志刚与刘明利脸上有些挂不住。

他们是谁?

是看着赵睿光屁股长大的铁杆家仆。

自家少爷能力如何,西姜村的人有目共睹。

别说眼下这点小场面,就算刚挨了冷田主一顿胖揍,只要发话,让他吟诗就吟诗,叫他填词就填词,绝不含糊。

小看我家少爷?!

韩志刚使了一个眼色眼色。

“刘明利,给大家上茶。”

刘明利听弦音而知雅意,端着茶盘逐一奉茶。

“哎,各位公子,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我家少爷,等会儿肯定给大家作一首。”

“你们是不知道,当年,我家少爷刚满七岁,当着包大人的面,张口来了一首《凌云赋》。就因为这首诗,咱们包青天,当场收他当了学生。”

赵睿暗叫要坏事,没事你扯什么七岁作诗。

上个茶,把话题扯一扯,事儿不就过去了吗?

他们如果让我背一遍,你帮我背?

就听包拯念过一遍,哪里记得住。

“赵兄!如此惊才绝艳之作,何不现场展示一番,让我等一饱耳福?”

怕什么来什么。

赵睿连连摆手。

“哎呀,七岁时随口胡诌的东西,当不得真,实在是……献丑不如藏拙,听不得,听不得。”

章惇见赵睿不搭理自己,更为不满。

作诗不作,念诗也不念。

呵呵,你这神童,多半名不符实。

“忠仆”刘明利往前凑了一步,站在赵睿旁边,笑得忠心耿耿。

“少爷,您别谦虚啦。当年包大人说您这首诗,寻常成年男子也未必作得出来。”

要是有人问赵睿此时此刻的想法。

他想捂住刘明利的嘴,然后掐死他。

就连一首神游天外的章衡,这会儿也“回过神”来了。

见赵睿推三阻西,想当然认为这不过是年轻天才惯有的谦逊姿态。

“逸之贤弟,别藏着掖着了。也让我等好好听听,你这位‘大宋百年难遇之神童’,七岁时究竟写下了何等惊世骇俗的诗篇。”

其余几人没有出声,只是默默盯着赵睿。

这让他有些不自在。

站了起来,往外打量。

目光经过卧室,门敞着,墙上挂着一幅字。

抬头正是《凌云赋》。

落款:包希仁。

瞌睡来了送枕头。

他装作无奈,叹了口气,对刘明利说道。

“去我屋中,将墙上的字儿取出来。我实在念不出口。”

刘明利捧着一个卷轴出来,在桌上展开。

待看清字迹下的诗句,场面一时有些安静。

苏轼率先抚掌赞叹。

“好一个‘幼学立志向苍穹’!起句便有吞吐天地之气!‘常慕贤良兴社稷,每思才俊建殊功’,七岁时,赵兄竟有如此胸怀与抱负,难怪龙图学士如此看重。”

“尤其这句‘他日云霄同鹤舞,山河笔下绘豪雄’,意境开阔,壮志凌云。”

苏辙亦点头附和。

“大哥所言极是。通篇读来,不仅志向高远,更可见其勤奋刻苦之心,‘寒夜挑灯’,‘朝迎旭日’,‘暮送余晖’,非恒心者不能言。”

章衡捻着胡须,细细品味,脸上露出赞许之色。

“对仗工整,气韵流畅,确非寻常幼童可比。你这神童之名,名副其实。”

章惇脸色有些复杂。

此诗如果是他们所作,一个“好”字肯定谈不上。

但放在七岁年龄,他自问作不出,嘴里也跟着附和。

“以七岁之龄,能有此句,也算难得。”

赵睿暗松一口气,面上只能维持着几分腼腆与“不堪回首”的模样,对众人夸赞连连拱手。

“诸位谬赞,此诗稀疏平常,稀疏平常。”

刚才压了大名鼎鼎的苏轼一头。

如果赵睿今日所作诗词不及自己。

传出去,岂不是文坛一段佳话?

想到这,章惇有了计较。

“逸之才情,我等不如。能否见识一下,你的出口成章,大家觉得如何?”

话说到这份上,苏轼想要开口,被苏辙拉住了衣袖。

“赵兄是不想,又不是不能。这章惇硬要凑脸上去,我们看着便是。”

如果在汴京,赵睿只能找个由头,躲了。

但是,这是在西姜村。

你们颂的也是西姜。

前几日,冷妈书中留下一首词。

当时怀疑内有乾坤,赵睿背了下来。

没想到,居然还能拿来应应急。

词好不好,他分辨不出来。

但是字多啊。

想来,装装逼应该是可以的。

“子厚兄,真要我作?”

“洗耳恭听。”

赵睿慢条斯理收起那幅字,拿在手里轻轻拍了拍,眼神飘忽。

也就几秒功夫。

他抬头看向众人。

“有了!刚才子瞻兄作了首《西江月》,子厚兄作了首《渔家傲》,那我就……来一首《沁园春》如何?”

几人都是一愣。

作词?

还《沁园春》?

这词牌难度比刚才两首大了许多。

一转眼功夫,憋出了141个字?

章惇第一个表示不信。

《沁园春》不仅要求对仗工整,还有严格的押韵规则。

就算让欧阳修这种大儒来,现编一首也得费点功夫吧?

“呵呵。”

赵睿自信一笑,清了清嗓子。

“这首词,我题为《沁园春·西姜落景》。”


    (http://kkxsz.com/book/jacfda-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