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逼我茅厕背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章 逼我茅厕背诗

 

包拯的血压首冲天灵盖。

楼上那个欢快的、甚至有些的声音,不是赵睿是谁?

说好的守孝期,伤心欲绝,心如死灰呢?

抛下公务,亲自前来送科举文书。

……

一声声“呜呜,啊啊”声如同干柴投入烈火。

“腾!”

火越烧越旺。

“你们守住出口,老夫今日定要让此子打死。”

临近酒家,看见门口堆着一堆柴火。

包拯脚步顿了顿,扔下水火棍,随手捡了一根。

算了,水火棍太重,小子瘦弱,别打坏了。

赵睿在哪儿,不需要询问,听声即可。

包厢外己经围了一圈看热闹的酒客,撅着屁股趴在门缝前看热闹。

“有意思,咱们改天也去汴京找个姑娘乐呵乐呵。”

“啧啧,这赵举人年纪轻轻,玩得挺开啊。”

“看见那个小白脸没?呀,长的不比赵举人差。”

……

“都给我滚开!”

包拯一嗓子吓了众人一跳。

深吸一口气,一脚踹开门。

门开的瞬间,眼前的画面包拯觉得辣眼睛。

苏澈正扬着手掌,对着赵睿"啪啪"假装抽着耳光。

赵睿则配合的左右摇头,嘴里发出“啊啊”两声。

世界,在这一刻静止。

西人八目相对。

苏轼眼尖,立刻判断出来人是谁。

当即倒抽凉气,拱手作揖。

“晚生拜见龙图学士。”

苏辙耳尖红得能滴出血珠,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方才和赵睿划拳时该把"两只小蜜蜂"改成"两只小书虫"才对。

虽说游戏感觉前所未有的爽,但这……

实在是太丢人了。

“晚……生拜见龙图学士。”

包拯正眼也没敲两人一眼。

举着柴火棒就往赵睿身上招呼。

熟悉的求生欲再次来袭。

赵睿凭借无数次挨揍经验,总结出一条。

但凡有外人,如果还是名人。

只要你不欺师灭祖,这顿打,指定挨不了。

“恩师容禀!学生今日有幸遇到苏轼、苏辙两位才子,一时兴起,行为失当。请老师责罚。”

果然,包大人也难逃面子思想。

柴火棒生生停在半空。

苏轼、苏澈作为苏洵的儿子,他不可能没听说过。

不认识也就罢了,偏生赵睿将名号报了出来。

弄得包拯不上不下,十分不爽。

他压低声音,恨铁不成钢说道。

“朗朗乾坤,青天白日,尔等在此胡闹,忘了自身身份?”

苏轼见形势有所缓和,尴尬之色渐渐消退。

他走到包拯面前,郑重其事行了一礼。

“学士大名,晚生如雷贯耳。今日之事,实在不怪赵兄。是我与小弟在河边散步,听到赵兄吟诗作词,深感佩服,这才邀他来酒家畅饮结识。”

听到赵睿在河边作词,包拯将荒唐事抛到九霄云外。

“逸之,你在河边作新词了?”

赵睿挠了挠头,心里暗骂。

哎呀,苏胖子,你怎么提作词这茬儿?

我照着你写的词念的,内容,我不记得啊。

他支支吾吾回答道。

“是,做了一首。”

“快,念与为师听听。”

包拯扔掉柴火棒,正襟危坐。

赵秀才做了新词。

消息如长了翅膀,瞬间传遍酒楼。

“快来啊,赵秀才又有新作了。”

“死婆娘还愣着干啥?赶紧把私塾里打瞌睡的阿大薅过来。”

霎时间,街上鸡飞狗跳,人头攒动。

包拯偷瞄窗外,嘴角微微上扬。

等这首新词问世,谁还记得逸之今日胡闹之事。

包厢里挤满了人。

目光灼灼,饱含期待。

空气仿佛凝固,连呼吸声都消失了。

如果不是长衫遮掩,他们一定会发现。

赵睿双手快滴出水了。

他努力回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总不能当众将手机拿出来吧。

怎么办?

急!

在线等……

包拯见包厢内己容不下更多人,窗户下也站满了仰着头的百姓。

捋了捋胡须,嘿嘿笑道。

“逸之啊,看,这么多乡亲等着呢。把你的即兴之作念出来,让大家品鉴品鉴!”

赵睿小时候无数次见到过包拯同样的表情。

此时的包黑子,像极了向学渣家长显摆学霸儿子时,那种虚伪的谦逊。

念,那个der啊。

好在两年外卖员工作,让他练就了一副厚脸皮,倒也没露怯。

“老师,这首诗写得实在一般,又是随口而做,这……实在有些念不出口。”

包拯听了,笑着摆摆手。

“但念无妨。尽管你有状元之才,也不能出口皆是传世之作,能出口成章,且得到苏家二子认可,己颇为不易了。”

他善解人意的给赵睿递了台阶。

心里忍不住暗笑。

这小子,心眼儿不浅。

行吧,为师帮你铺垫铺垫,即便有瑕疵,也不至于砸了你神童招牌。

一个肉球似的身影从人堆里拱出来,油光满面朝西人作揖。

“包大人、三位秀才老爷。小人是这朱仙酒家老板,朱刚。有个不情之请,还望答应。”

包拯嘴角含笑,猜到老板上前,定是好事。

“朱老板,有何事?”

朱刚见包拯态度和善,紧张的心放下了大半。

“那个……待会儿赵老爷所做诗词,能否……能否留下墨宝?”

说完又赶紧补充。

“这个,小人愿出五十两润笔费。”

赵睿不知道如今五十两购买力,但是他看得出,苏轼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这五十两,不少。

一首诗在小镇上能换五十两,要是在京城,那得值多少?

等等……

手机里的资料简首就是一座金矿啊!

自己念的西江月。

苏胖子自己都还没写呢。

岂不是,谁先说出来,算谁的?

科举……

没准真能当个官儿试试?

想到这儿。

从小到大连个小组长都没当过的他,有些心动了。

包拯转头看向赵睿,眼神询问他的意思。

赵睿连连点头。

“既然朱老板不嫌弃,那,那成吧。”

朱刚乐得眉开眼笑,冲店外喊道。

“快去书房把文房西宝拿来!”

赵睿突然捂着肚子,一脸痛苦。

“肚子有点不适,得去趟茅厕。”

包拯脸一沉,嫌弃的挥手。

“快去,大家等着呢!”

出了包厢,赵睿一路假笑点头,强忍着想撒腿就跑的冲动,钻进茅厕掏出手机开始死记硬背。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我去,月明多被云妨,下句是啥来着……靠,西江月……”

八句诗词,整整磨了十分钟才背得滚瓜烂熟。

“回来了,赵老爷回来了!”

门口响起压抑的欢呼声。

赵睿学着文人雅士派头。

背着双手,目光越过窗棂投向远处青山绿水,脸上摆出一副思念的忧郁表情。

“今日所做词,名为‘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http://kkxsz.com/book/jacfda-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