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同行是冤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4章 同行是冤家

 

外头喊着欢迎,赵睿走了出来。

众人看向赵睿方向,两个身影从院里走过。

一个面如黑炭的老人,另一个身形挺拔的年轻人。

包拯又能咋样?

开封府的手,还能伸到汴梁城?

咱们本分买卖人,没有作奸犯科。

怕他做什么?

不少人心里发虚,给自己打气。

赵睿并未理会众人复杂的目光,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各位掌柜,楼上雅间备妥,劳驾移步。”

众人定了定神,随赵睿走上楼。

二楼布置与一楼“书香气”略有不同,瞧着更雅致清净些。

刘明利默默跟在赵睿身后,眼神平静,看不出喜怒。

来到一处,里面早己摆好了桌椅。

让众人落座,赵睿又朝几个伙计摆摆手。

“这里不用你们伺候了,下去吧。”

“是,东家。”

雅间内只剩下赵睿、刘明利和二十三位掌柜。

赵睿没坐,反身走到茶台边。

拎起银亮水壶,烫杯,投茶,冲水,洗茶。

“诸位掌柜,请用茶。”

二十三位掌柜,看着眼前这位权知开封府高官、包拯的得意门生,此刻亲自为他们斟茶,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

这赵睿,到底想干什么?

没人先开口说话,雅间内一时间只有轻轻的吸气声和茶水注入杯中的微响。

赵睿这招,是跟着电视剧学的。

那些大人物,请人吃饭时,总要拿腔作调一番,将威压使足,再慢悠悠开口,说话才更有分量。

慢条斯理喝了两杯茶,感觉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这才清清嗓子开了腔。

“披霞供也好,火锅也成,各位掌柜想做,没问题。”

这话,在众人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他们的动作摆在台面上,算不上多隐秘。

方子来路也光明正大。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配方泄露,赵睿一点没动气。

席间一时无人应声,老板们各自端着茶杯,眼神各异,望向赵睿。

“我送黄老哥那方子,只是我的第三版,还不怎么完善。味道、颜色、耐吃度都有欠缺虾酱底料有个要命的短处,吃多了容易腻,口味也单调了些。不知各位老板有没有琢磨过?”

巴蜀人家的老杨,看了看左右老乡。

旁边的人里头,有的不以为意,有的微微点头。

赵睿说的确实是实情。

这帮开馆子的,哪个不是在行当里摸爬滚打多年,短则三五年,长的二三十载,能不清楚里头的弯弯绕?

不过,他们各有各的法子。

要么改良方子,要么配点儿别的吃食。

解腻嘛,不算顶重要,关键是能给食客弄出点新鲜花样。

凭什么明晓得老黄把方子卖得到处都是,大家还要做?

还不是因为各家有各家的玩法,招呼客人路数也不一样。

偌大汴梁城,食客多如牛毛,他们加起来,也垄断不了市场。

他们做不成的事,汴河捞自然也别想。

老板们闷声喝茶,没一个搭腔,赵睿心里不由犯嘀咕。

但他面上不显,稳坐钓鱼台。

接下来要说的话,要是还没人吭声……

那也甭费劲了,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今天请各位老板过来,主要是怕大家白费功夫瞎投钱。实话说吧,黄酱、清汤、虾酱那三种锅底,我们汴河捞压根不打算收钱,我们赚钱,主要靠清油和牛油锅底。”

“大家都是同行,我再透个底儿。我们店里菜品拢共三十二样,贵的不超过三十文一份,便宜的五文钱一份。”

短短两句话,把他们惊着了。

锅底白送?

一文不取?

老黄不是说,锅底必须收钱。

一来是成本,二来还能拿锅底的钱补贴菜价。

当然,硬要免费也不是不行,无非是少赚点。

万一客人不多,顶着汴河捞这黄金地段的高额租金和人工,岂不是有亏本风险?

他赵睿凭什么敢这么干?

说出这番话,他又是什么意思?

警告他们不要开火锅店?

还是说,有一些手段等着自己?

不,无论他再说什么,都没有意义。

配方是你的,但是生意是自己的。

老杨实在憋不住了,抢先发话。

“赵掌柜,来的都是明白人,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您有官面背景,我们认。做餐饮,您这么个玩法坏了规矩,以后在汴梁城里,怕是走不顺畅。”

御街坊的方华立刻帮腔。

“哟,感情您请我们来,是下战书呐?哈哈!我们二十三家巴蜀老乡,抱团取暖,大不了不卖火锅。您离了火锅还能干啥?跟着我们卖巴蜀菜?”

福华酒楼的廖志平皮笑肉不笑接道。

“您是首创不假,可千不该万不该,您卖了方子呀!有了看家底料方,学您其他的还不容易?今儿进来一瞧,您这店面是挺别致,可惜啊赵掌柜,中看不中用,没甚鸟用。”

三人这话,点醒了不少心思摇摆的人。

对啊!汴河捞守着州桥,他们大多离得远,怕个球!

论学问,他们二十三个人绑在一起也比不过赵睿。

比靠山,也比不过。

可要论做买卖?

嘿,他们还真没怵过谁。

甚至,老杨他们几个早盘算好了降价抢客。

而起,他们也知道,许多老板的推广在下定决心做火锅之时,就己经开展,

再说,大伙儿的宣传推广,决定做火锅时早己铺开,只是还没想好开业时间。

一旦发动,动静不比他赵睿那什么斗贪官小。

看着众人表情,赵睿释然了。

现代他是巴蜀人,对老乡是有那么一丝情愫存在。

既然这些宋朝老乡想与他想过过招。

行,奉陪到底。

如果一个跑了两年外卖,见惯商户层出不穷手段的现代人,玩不过这些古人。

干脆趁早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活着也是丢人现眼。

他伸了个懒腰,呵出一口长气。

在外人觉得色厉内荏下,他说出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

“你们愿战!我便战!好了,该说的,也说了,该让你们看的,也看了。都回了吧!明利叔,送客!”

老包看赵睿脸色不算太好,笑着打趣。

“怎么?没谈拢?”

赵睿说了句实话。

“给了他们机会,他们不中用啊。等着瞧,春节一过,保准排队上门求我!”

包拯觉得有些诧异,是谁给了逸之这种自信?

明明是个百年难遇的神童,官场科举让他小心翼翼,偏偏从未涉足过的买卖行当,敢放出如此大话。


    (http://kkxsz.com/book/jacfda-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