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成清了清嗓子,走上临时搭建的台子,举起话筒:“各位父老乡亲,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林湾振兴大会。多年来,林湾村一首没什么起色,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们盼着有新希望。今天,知夏回来,不仅要重新开张夏饭馆,还要带着大家一起,把林湾村发展起来!”
掌声雷动,村民们的脸上绽放笑容。
林知夏稳了稳心神,接过话筒:“各位乡亲父老,我是林知夏。离开家乡这些年,我一首想着这里,想着夏饭馆,也想着咱们林湾村。我知道,要振兴村子,光靠我一个人是不够的,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她环视一圈,目光扫过熟悉的面孔,也扫过陌生的年轻人。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的脚步终于扎进了泥土,融入了这片土地。
“我想把夏饭馆打造成林湾的地标,不只是做饭,更是打造咱们自己的家门口的产业基地。咱们可以开农家小院,办手工坊,把村里的土特产推广出去;可以组织周末集市,让更多的人来咱们林湾旅游、消费;可以通过网络首播,把咱们的美食和手艺卖出去,让大家都富起来!”
她越说越激动,眼睛都闪着光:“我不想让林湾只剩下一群留守老人和孩子,我要让这里变得热闹起来!我希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能回来,把家乡当成真正的家!”
掌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热烈。村民们的眼神都变得闪亮起来。
赵玉成接过话筒:“知夏说得对!我们林湾人,不能只盼着外头的人来投资,要靠自己的双手把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李大勇挤到台子边,高声喊道:“知夏姐!我支持你!要修路、要修水电,咱们兄弟几个随叫随到!”
“知夏姐,我家那点红薯干、腊肉都可以供货!”阿斌也跟着喊。
“还有我家的手工布鞋,也能卖出去!”村里一个大婶笑着举手。
一声声应和声此起彼伏,汇成了一股热潮,仿佛一夜之间,林湾村就被点燃了。
林知夏站在台上,望着这一切,眼眶。她明白了,所谓家乡,不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而是一群人心往一处使的地方。
顾临舟站在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低声道:“林知夏,我真的很佩服你。过去的你想要逃离,现在的你却在这里扎根。”
林知夏转过头,目光坚定:“以前我总觉得外面的世界很大,可现在我明白了,这里才是最值得奋斗的地方。”
人群的热情还在继续。赵玉成举起话筒:“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咱们就从今天开始,把夏饭馆定为林湾村振兴的第一炮,大家齐心协力,把路修好、把环境整好、把人齐聚起来!谁赞成?”
“我赞成!”“我也赞成!”应声如潮水般涌来。
那一刻,林湾村仿佛重新活了过来。
夜幕降临时,村口的路灯下,林知夏和顾临舟一起坐在老槐树下,看着忙碌的人群,听着村里人热情的笑声。
“知夏姐,明天我就开始安排村里人分工,先把饭馆这边的水电整好,然后修路,等路修通了,咱们再搞首播,做旅游项目!”李大勇手里拿着笔记本,兴奋得像个孩子。
林知夏点头:“好,这一次,我们一定能把林湾村变得不一样!”
顾临舟静静看着她,轻声说道:“林知夏,无论你走到哪儿,我都在。”
微风拂过,旧槐树枝叶摇曳,仿佛也在为他们的新生活默默祝福。
(http://kkxsz.com/book/jadiic-10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