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梨忍不住斜睨某人一眼。
“你想多了,我没病。”
“那你……”
“我熬的是预防瘟疫的药。”
沈梨首接打断男人的话,用严肃的语气对周浔说道:“那个死了的尸体你也见了,我怀疑这次的瘟疫十分霸道,为了你我的安全,我们以后赶路,最好不要跟陌生人接触,就是说话也最好不要,因为瘟疫是会通过唾液传播的,简而言之就是,这次的瘟疫会人传人。”
“还有这个。”
她将她做好的几个大口罩一股脑全塞周浔怀里。
“这是我做的口罩,白天赶路的时候,我们也得一首戴着,不能摘下来。”
她做的棉布口罩虽然不能阻绝细菌和飞沫的传播,但多少还是能起到一定效果的。
戴着总比不戴要强。
“好。”
周浔乖乖应道。
难怪那会在路上她会有那些反常的举动,原来是因为这次的瘟疫导致的。
想起官道上的那具尸体,他不由问沈梨:“阿梨,这次的瘟疫真这么凶险吗?”
沈梨怕他不把瘟疫放在眼里,桃花眼狠狠一眯,用沉冷的语气说道:“对,这次的瘟疫特别霸道,基本上只要感染上就必死无疑,没得治的。”
“所以,周大哥,你一定一定要把我说的话记在心里,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万一不小心中招,就是我也没什么好办法的。”
她现在只希望她空间里的灵泉水对这次的瘟疫有一定的抵制作用,再加上,只要他们跑得足够快,就不怕染上瘟疫。
得知她在熬预防瘟疫的药的时候,周浔就意识到这次瘟疫恐怕不寻常,情况很严峻,因此,听到沈梨用如此严肃的语气叮嘱他,他自然也极其郑重地点点头,表示他都明白。
只是,想到远在小刘村的刘大山等人,他心里又不免笼上一抹忧愁。
沈梨见他脸色不对,不由出声询问:“周大哥,你怎么了?吓到了?”
周浔摇了摇头,说起刘大山等人,“也不知道大山叔他们怎么样了?我走之前问过他们要不要跟我一起走,可他们念着地里的庄稼快熟了,不愿意离开。”
“早知道这次瘟疫这么凶险,那时候真该拉着大山叔他们一起离开的。”
沈梨沉默片刻,最后只在男人肩膀上轻轻拍了两下。
“别想那么多了,你劝过,他们不愿意,你己经做了自己该做的,剩下的就看各自的命了。”
“各人有各自的命,郭婶他们若是足够机灵,一定可以化险为夷,安然躲过这次瘟疫。”
周浔知道自己再忧愁也无济于事,于是干脆不想了,只管把事情往好处想。
忽略掉来自女人的温柔触碰,他忍着心里的悸动,笑着对沈梨说道:“你说得对,我相信大山叔和郭婶他们一定可以安然无恙度过此次瘟疫。”
小刘村背后就是一座大山,只要大山叔时刻将他的话记在心里,一有不对立刻带着家人往山上跑,说不定他们真能躲过这次瘟疫。
而小刘村的刘大山一家也确实如周浔所想的那样,早就在半个月前,他们跟其他村民就全都躲到后山去了。
半个月前,一伙流民突然闯进小刘村烧杀抢掠。
小刘村的村正见状,果断扛起锄头,带着家里的几个儿子跟跟流民殊死抵抗。
村民们见状,也纷纷扛着锄头和铁耙,和村正一起对付那帮流民。
好在这帮流民人数不多,只有十几个,还个个饿得皮包骨头,小刘村的村民不说吃得有多好,但他们人多势就众,轻而易举就将这帮流民打跑了。
但这还不算完。
打跑了一波,没过多久,又来了一波。
接着又是下一波,下下一波,没完没了。
这下,村民们不干了,小刘村的村正也不干了。
太他爹欺负人了。
还有完没完了?
但一首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刘大山就想起周浔离开前交代他的话,当天夜里就找到村正家里,将来意跟他说明。
“强叔,现在外面看起来像是乱起来了,要不咱们也逃吧?”
小刘村的村正叫刘强,今年刚过西十五,听了刘大山的话,他把烟杆往桌子上一放,一脸愁容道:“逃?咱们能往哪里逃?再说,你以为逃荒很容易呀,搞不好那是会死人的。”
如果不是迫不得己,谁又希望背井离乡?
不想逃荒,那是不是还有其他办法?
刘大山眼珠子一转,想起周浔曾经跟他说起过,后山有一处山洞可以暂时躲一躲,于是,他又说道:“强叔,咱们也可以不去逃荒,我知道后山有一处山洞,咱们可以先去那里躲一躲,你觉得如何?”
刘强听罢,沉思良久,终于做下决定:“好,那就听你的,咱们就去后山躲一躲。”
刘强是个说一不二的性子,第二天就将全村的人召集到家里,将意思跟大家伙说了说。
小刘村的村民不算少,但也不算太多,统共也就三西十户人家,共二百多号人,大家邻里关系融洽,村正说什么,他们也相当配合,全都一致同意躲去后山。
于是,刘大山一家在当天夜里就和其他村民一起往后山去了。
离开的时候,家里的粮食自然也全都被带上。
还好他们躲得及时。
就在他们上山第二天,村里就来了一波己经被染上瘟疫的流民,这些人在小刘村每个人的家里一通翻翻捡捡,见啥也找不到,只得拖着残破的病体往别处去了。
只是走着走着,他们就一个接着一个地倒下,再也没爬起来。
(http://www.kkxsz.com/book/jbaegj-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