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筑基文胆,暗纳心腹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章 筑基文胆,暗纳心腹

 

血腥味、灰尘以及那淡淡的诡异香气混合在一起,在狭小的静心苑中弥漫,构成了一幅惨烈而诡异的画面。

张机强撑着疲惫欲裂的身体,首先查看了赵虎的伤势。左肩的刀伤深可见骨,失血极多,脸色苍白得吓人,呼吸微弱但还算平稳。他撕下自己相对干净的内衫,笨拙但尽可能轻柔地为赵虎按压住伤口,试图减缓流血。

做完这一切,他才将目光投向那个被他用茶壶砸晕的刺客。这是一个面容普通的黑衣人,太阳穴部位微微塌陷,显然伤得不轻,但还有呼吸。

活口!这是目前唯一的线索来源。

张机没有立刻尝试弄醒他,而是先在刺客身上仔细搜查起来。然而,结果却让他失望。除了几把制式普通的匕首和一些用于攀爬或破门的工具外,没有任何能够证明其身份或来历的物品。衣物是普通的粗布,没有任何标记,甚至连鞋底的泥土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显然,这是一个经过精心准备的死士,组织严密,手段专业。

张机又检查了另外三具尸体,包括那个服毒自尽的首领,结果同样一无所获。这些人仿佛是从阴影中钻出来的,不留一丝痕迹。

他眉头紧锁。线索断了。

唯一的希望,就在这个活口身上。但如何让他开口?严刑逼供?他现在没这个条件,也没这个能力。而且,对于这种死士,严刑逼供未必有效,反而可能让他步上同伴的后尘,选择自尽。

看来,只能另想办法。

他先用绳子将这名昏迷的刺客牢牢捆住,堵上嘴巴,拖到了一个不易察觉的角落。然后,他开始处理眼前的烂摊子。

三具尸体必须尽快处理掉,否则一旦被人发现,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到时候他这个“受害者”恐怕也难逃审查,甚至可能被倒打一耙。

可凭他现在的力量,根本无法将尸体移出静心苑。

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一个苍老的身影,提着一盏昏暗的灯笼,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院门口。

是那个曾经提醒过他的老宦官。

老宦官看到院中的惨状,以及浑身浴血(大部分是赵虎的血)的张机,眼中闪过一丝惊骇,但很快又被一种了然和深深的忧虑所取代。

他没有声张,只是快步走上前,压低声音道:“殿下……这……这是怎么回事?”

张机看着他,心中念头急转。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是巧合?还是……他一首在暗中关注着自己?

“福伯,”张机认得他,原主的记忆中,这个老宦官名叫福安,在静心苑待的时间比原主还长,“如你所见,有刺客。”

福安浑浊的眼睛扫过地上的尸体,以及角落里昏迷的刺客和重伤的赵虎,叹了口气:“唉……老奴就知道,这宫里不太平……殿下,您没受伤吧?”

“我无妨,但赵护卫伤得很重。”张机道,“福伯,此地不宜久留,这些尸体必须处理掉。”

福安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果决之色:“殿下放心,老奴在这宫里待了一辈子,别的本事没有,处理些‘脏东西’的门路还是有的。只是……需要些时间,也需要殿下配合。”

张机看着他:“福伯有何条件?”他不相信一个能在冷宫生存这么久的老人会无缘无故地冒险帮助自己。

福安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老奴……受过您母亲的一些恩惠。当年若非娘娘心善,老奴恐怕早就化作一捧黄土了。如今……只求殿下将来若能得势,莫忘了娘娘当年的仁慈,也……给老奴留条活路。”

原来如此。张机心中了然。这算是……雪中送炭,也是一种投资。

“福伯放心,”张机郑重道,“今日之恩,玄机铭记于心。将来若能脱困,必不相忘。”

“有殿下这句话,老奴就放心了。”福安点了点头,开始有条不紊地指挥张机如何配合他处理现场,清理血迹,并将尸体暂时隐藏到静心苑一处废弃的地窖中。

忙碌了大半夜,现场总算被初步清理干净,虽然空气中依然残留着淡淡的血腥味,但至少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大的破绽了。

赵虎也被安置到了张机的床上,福安找来了一些宫中常用的金疮药,为他敷上。至于那个活口,则被藏在了更隐蔽的地方。

天亮时分,福安悄然离去,仿佛从未出现过。

张机看着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赵虎,又看了看自己空荡荡的双手,深深地感受到了势单力薄的无奈和对力量的渴望。

福安虽然暂时可用,但终究是利益交换,并非绝对可靠。他需要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

接下来的日子,张机将重心放在了两件事上:一是照顾赵虎,二是疯狂地提升自己的文修实力。

赵虎伤势极重,虽然有福安弄来的金疮药,但效果有限。张机每日坚持用《诗经》的疗愈篇章为他引导元气,效果虽然缓慢,但总算稳住了伤情,没有恶化下去。

而在自身修炼上,他则开始着重锤炼“文胆”。

如果说“文心”是点亮智慧之光,凝聚精神核心,那么“文胆”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淬炼精神意志,使其变得更加坚韧、稳固,能够承载更强的精神力量,抵抗外部的冲击和干扰。

他选择了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首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张机反复诵读、理解、观想。他观想那充塞天地的浩然正气,观想那坚守道义、百折不挠的君子之风。他将自己的精神力沉浸在这种意境之中,感受那股“至大至刚”的力量,洗涤、淬炼着自己那初生的“文心”。

这个过程比凝聚文心更加艰难,也更加凶险。浩然之气并非温和的元气,它带着一股刚正、霸道的意味,稍有不慎,心境跟不上,便可能被其反噬,导致精神错乱。

但张机别无选择。他需要力量,需要尽快变得强大起来。

凭借着两世为人的阅历和坚韧的意志,他硬是挺了过来。几天之后,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识海中的那点文心灵光,变得更加凝实、明亮,仿佛披上了一层无形的铠甲。精神力的总量虽然没有暴涨,但质量却有了显著的提升,运转起来更加随心所欲,对外界的感应也更加敏锐。

这就是“文胆”筑基的初步效果!虽然距离真正的“文胆大成”还很遥远,但己经让他拥有了更强的自保能力和修炼基础。

实力在提升,但现实的困境并未减少。

最首接的问题,就是资源匮乏。

赵虎的伤需要更好的药物,福安帮忙处理尸体也需要打点关系,他自己修炼也需要一个更安静、元气更充沛的环境(静心苑实在太差了)。这一切,都需要钱,需要人脉,需要物资。

而他,一穷二白。

除了一个空头皇子的名号,和身边一个重伤的护卫、一个暂时合作的老宦官,他几乎一无所有。

必须尽快培养真正属于自己的心腹!

张机的目光,落在了静心苑另外两个“边缘人”身上。

一个是负责送饭的哑仆。此人年纪不大,约莫二十出头,沉默寡言(因为是哑巴),手脚还算麻利,平日里总是低着头,没什么存在感。

另一个,则是负责打扫庭院的一个小太监,名叫小林子。年纪更小,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胆小怯懦,经常被其他宫人欺负。

这两个人,地位低下,无依无靠,正是最容易被忽视,也最有可能在绝望中寻求改变的人。

张机开始不动声色地观察他们。

他发现,那个哑仆虽然沉默,但眼神很干净,做事也认真,并非奸猾之辈。而小林子虽然胆小,但心地似乎不坏,有一次看到赵虎伤重,还偷偷抹了眼泪。

张机决定,从他们入手。

他没有许诺什么高官厚禄,因为他现在给不起。他用的,是另一种方式。

对于哑仆,他会在他送饭来时,用简单的手势或眼神表示感谢,偶尔还会将自己省下来的一点点心(份例中难得的好东西)分给他。这在等级森严的皇宫中,是极其罕见的举动。

对于小林子,他则会在他被欺负时,用几句蕴含《易经》智慧、似是而非的话,不着痕迹地帮他解围,或者在他打扫时,指点他几句“趋吉避凶”的小窍门(利用他初步的占卜能力)。

这些举动,看似微不足道,却像是一缕阳光,照进了这两个身处底层、备受欺凌的年轻人心中。

他们开始用一种不同的眼光看待这位传说中病弱无能的七皇子。他们发现,这位殿下虽然身处逆境,却异常冷静、智慧,而且……似乎拥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力量。

更重要的是,这位殿下,竟然会关心他们这些底层的小人物!

渐渐地,哑仆看张机的眼神中,多了一丝依赖和信任。而小林子,更是将张机视为救星和依靠,看他的眼神充满了崇拜。

张机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这天,他将两人叫到屋内。

“我欲行一事,此事或有凶险,但若能成,或可改变你我如今之境遇。”张机看着他们,平静地说道,“我身边缺可用之人,你二人,可愿助我?”

他没有隐瞒风险,也没有画大饼。

哑仆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坚定。

小林子则激动得满脸通红,立刻跪下道:“殿下!奴才愿意!奴才这条命都是殿下救的!只要殿下吩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张机微微一笑,将小林子扶起:“好。从今日起,你们便是我李玄机的心腹。荣辱与共,生死相依。”

虽然只是两个地位卑微的哑仆和小太监,但这却是张机在这个世界,真正建立起的第一份属于自己的班底!

有了初步的心腹,张机感觉自己终于不再是孤军奋战了。他开始给两人分配任务:哑仆负责监视静心苑内外的动静,尤其是那个昏迷刺客的情况;小林子则负责利用他不起眼的身份,去打探一些更外围的消息。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就在张机感觉自己终于可以稍微喘口气,开始为下一步筹谋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再次打乱了他的计划。

这天下午,福安脸色凝重地找到了他。

“殿下,”福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安,“刚才……慈宁宫传来懿旨,太后娘娘……召您即刻前去觐见。”

太后?!

张机的心猛地一沉。

大乾皇朝的太后,并非皇帝生母,而是先帝的正宫皇后。她久居深宫,不问政事,但在皇室宗亲和前朝老臣中,依然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她轻易不召见皇子,尤其是他这种不受宠的边缘人物。

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太后突然召见,是福?是祸?


    (http://kkxsz.com/book/jbccef-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