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永绝隐忧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1章 永绝隐忧

 

徐观小老头欢天喜地走后,剩余原始股东继续分赃。

“陛下您占三成,加上户部还债,共分得二十二万七千两。”

“娘娘您和殿下各占一成,各分五万八千两。”

“安邦侯十七万五千两,曹国公府两万九千两。”

众人初得如此巨款,皆喜上眉梢:

“哈哈,这下能过个肥年啦!”

“是啊,给皇子皇孙包压岁钱也能大方些了!”

“啧啧,又能包条花船...额......”

???

“妹子,抓紧给这小崽子找个媳妇儿!”

“保儿领兵在外,要没人管着,这曹国公府硕大家业...都得砸在秦淮河上!”

马皇后脑海划过众多大家闺秀,最终定格在一个身影上。

“放心,我心里有数!”

一旁,李正反复斟酌着自己的股份之事,最终下定决心。

“陛下,侄儿有事要奏!”

朱元璋调侃道:

“有事要奏?这可新鲜啦!”

“侄儿思来想去,觉得徐尚书先前之言,不无道理!”

大殿陷入沉寂,朱元璋面无表情问道:

“你觉得...咱会对你卸磨杀驴?”

“这倒不会!”

“那为何口出此言?”

“但保不齐...后世皇帝,对侄儿后人卸磨杀驴......”

马皇后从旁劝导着:

“正儿,是不是有些杞人忧天了?”

“对,咱可以立祖训,你那三成份子,皇室永不剥夺!”

听到祖训,李正暗自翻白眼:

可拉倒吧!

你老朱那祖训,二百年后,都成官僚士族束缚皇帝的捆仙绳了!

“若后世子孙不争气,巨额财富傍身,岂不是稚子抱金于闹市?”

“群狼环绕下,侄儿不认为一纸祖训,就能保住这泼天财富。”

太子朱标听后,试探道:

“那你是何意?”

“首先,这三成份额,是时空穿梭渠道的价值,并非是我或者后世子孙的价值。”

李正心里门儿清:

若是单穿,想和老朱分同样多的钱...

那就是茅房点灯笼——找死!

“其次,我有时空穿梭能力,不代表子孙也有!”

此刻,朱元璋听出言外之意:

“所以,你是想把渠道本身价值,和后世子孙切割开?”

“陛下圣明!”

“您常说,有多大能力,端多大饭碗!”

“侄儿是这么想的:若子孙有穿越能力,那三成份子照常持有。”

“若和常人无异,那这份子就是祸端!”

李正一向看的很开,并立下对皇家极其有利的约定:

“若后世子孙皆为常人,那等侄儿死后,两成半股份无偿转让给皇家。”

“家族手里留个半成份子,确保饿不死就行。”

听完后,朱元璋打心底里,对这个准女婿刮目相看。

“难得你用心良苦,但咱就怕...后世子孙埋怨你这败家祖宗!”

李正梗着脖子,强硬道:

“侄儿在世时,哪轮到他们插嘴?”

“侄儿去世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当牛马!”

马皇后听着这对准翁婿一会儿死,一会儿活的。

不由得嗔怪道:

“正儿你才二十西,还有五六十年光阴呢!”

“这事儿...到时候再说!”

眼神横向朱某人。

“是是是,妹子说得对,咱也还有二十年寿数呢!”

“说这些为时尚早!嘿嘿......”

虽然己成定局,但众人皆默契避开此话题,让此事顺其自然。

分红事了。

想起心心念念的工业计划,三股东朱标发出疑问:

“年关己到,明年商行有什么计划?钢铁厂能否建立?”

大明工业化总设计师——李正早有腹稿,胸有成竹地向董事会汇报道:

“明年商行建设重心,是水泥厂和钢铁厂。”

“水泥厂计划六月投产,钢铁厂计划十月投产。”

听到钢铁厂竟然排在后面,老朱连忙追问:

“这劳什子水泥,竟然比钢铁还重要?”

“陛下,钢铁当然更重要,但是水泥的优先程度在前。”

看着众人疑惑表情,李正道出一件糟心事:

“九江,你给陛下说说,商行给工部赔了多少钱?”

李景隆跟吃了苍蝇般恶心:

工部那帮王八蛋,逮着羊就往死里薅啊!

还不能给老朱告状,活活吃了个闷亏......

“这半年内,因载重车辆行驶,城内条石路成段损坏。”

“商行共赔付工部修复费...三万七千七百两!”

李正苦笑道:

“陛下,这才运了一回玻璃熔炉。”

“钢铁厂设备更多、更重,往后还有更加繁忙的运输任务......”

老朱闻言,忍不住挠头:

“嘶!咱也没想到这铁疙瘩如此重啊!”

一旁,朱标好似联想到什么,激动问道:

“这水泥,是否能达到你那手机中...跨江大桥的承重效果?”

李正缓缓摇头:

“后世跨江大桥用的是高标号水泥,还有海量钢材,才能达到那种效果。”

“目前我采购的水泥生产设备,只能生产中低标号水泥。”

在老朱几人的遗憾目光中,李正纠正道:

“城墙、城池内部街道、中小桥梁以及跨城官道,皆可用此水泥修建!”

“且相比原有石材,优点显著!”

老朱的好奇心被彻底勾起来:

“给咱仔细讲讲!”

难得有听众捧哏,李正打起精神,将水泥优势全盘托出:

“加工、运输、施工成本只有石材的五到六成。”

“掺杂碎石后,承重两倍于普通石材。”

“最关键的是,修建时间只有原来的两成!”

水泥的优点印进脑海,老朱陷入深深幻想:

更低成本、更高强度、更快速度......

天生的防御神器啊!

随后细数大明优势,朱皇帝如同打了鸡血般振奋:

银子...有商行源源不断地给咱赚!

粮食...土豆明年就能成规模推广!

兵器...钢铁厂年产精钢二十万石!

嘿嘿嘿!

北元鞑子们,可千万要洗干净脖子啊!

再等你朱大爷一年,咱亲自去草原找脱古斯(北元大汗)聊聊!

三好学生朱标停下笔锋,发现自家老爹又魂游天外,顿时白眼一翻。

代替发问道:

“你的意思是,等曹国公府——清凉门水泥路段修好后,炼铁设备才能进场?”

“殿下英明!除了道路外,水泥厂地面也需提前硬化,还有高炉基座......”

朱标缓缓点头,若有所思:

“看来任何事都有它的运行规律,就算皇帝,也无法擅自更改啊!”


    (http://kkxsz.com/book/jceacj-6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