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扭头找小七,发现它把今天偷的铭牌往藏宝处运。
跟着它来到种植区最角落,扒开伪装用的塑料叶片,我惊呼好家伙!
我的发卡、工具箱的铰链、甚至温度计的指针,全在这儿排成了奇怪的图案。
“你这是要造反啊?”我戳它脑门。
小七“喵”地一声躺倒打滚,露出肚皮卖萌。当然,这招每次都管用,我叹口气,只没收了温度计指针。
晚上煮汤时走神,把番茄苗当香菜摘了两片叶子。等发现时己经漂在汤里了,我对着小锅哀嚎:“小红,我对不起你啊!”
哈哈,给番茄苗起名这事,绝对是小七传染给我的。
黑猫蹲在餐桌上看我发神经,突然跳下来把食盆推到我脚边。
里面剩着半块“7号”肉冻,它可是很少会留食物。
“……给我?”我指着自己。
小七眨眨眼,把盆子又往前推了推。
既然如此,我试试吧。肉冻出奇地鲜美,带着淡淡的草药香。
吃完感觉浑身暖洋洋的,连手指的冻疮都不痒了。
小七满意地看着我舔勺子,尾巴尖轻轻勾住我的脚踝。
心满意足的去洗碗,看见小七在扒拉日历,用爪子把今天的日期圈了起来。
“你也学会记日记啦?”
我擦干手,蹲下来挠小七的下巴。它却咬住我袖口,拽着往望远镜打方向拖。
“等等,让我先把碗放好……”
黑猫不依不饶,尾巴炸得像瓶刷。我只好跟着它来到观测台,它立刻用前爪拍打滤镜转盘。
“要用滤镜?”我征询它的意见,抽出墨绿色镜片卡进槽位,“这个?”
小七急得转圈,我也不知道就那么个短暂的时刻它怎么能开口说人话,现在这种状况,和我作伴却又说不了人话了,反正首到我换上深红色滤镜,它才停下来。
我走到目镜前一看,刺眼的雪地反光立刻柔和下来,冰岛海岸线上那几个模糊的光点,现在清晰可见——
是探照灯!有人在那活动!
“天哪……”
我赶紧调整焦距,镜头里出现一排低矮建筑。屋顶的金属装置有规律的旋转,每隔几分钟就朝我这个方向闪一下。
等等,这闪光……
我拿起哥哥的笔记本对照,果然找到类似的记录:“长闪=补给到达,短闪=人员调动”。
现在这组信号:长三次短两次,是笔记上标注的“特种设备运输”。
“他们运什么呢?”我喃喃自语。
小七像发疯似的抓挠望远镜支架,整个仪器都被它撞歪了角度。
我正要呵斥,新对准的方向闪过些更强烈的光——车队!
五辆雪地车驶向海岸建筑,后面拖着的,那形状怎么有点像我们避难所的地热交换器?
我背后冒出冷汗,转身想找收音机,看见小七己经把它叼过来了,插头还拖在地上。
这家伙最近越来越不像只猫。
调频旋钮转到最底,平时只有沙沙声的收音机突然捕捉到断断续续的通讯:“……7号样本……冰岛基地……优先……”
背景音里“嗡嗡”的机械声,跟我们家地热泵一模一样。
“小七,”我的声音发颤,“他们是不是在找我们?”
黑猫的耳朵转向通风管道,全身肌肉绷紧。没等我反应过来,它己经箭一般射出去,在金属管壁上又抓又挠,活像里面藏着老鼠。
这不是第一次了。
最近只要观测到TS-7活动,它就会马上进入警戒状态。
我轻手轻脚地跟过去,发现它正把之前偷藏的金属片往地上摆。
这回拼的不是天线阵列,而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中间带波浪线,就是哥哥笔记里TS-7的标志。
“宝贝啊,你到底知道多少事……”
我蹲下来想摸它,它却猛地后退,瞳孔缩成了细线。它的项圈在挣扎中松开了,掉在地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叮……”
我把项圈捡起来,摸到摸到内侧有凹凸感。对着灯光一看,刻着一行微型字符:“65°N, 23°W”,哥哥工作上专业的东西我是不懂,可这个我背得滚瓜烂熟,这不就是冰岛的坐标吗?!
脑子里闪过无数念头,最后却做了件特没出息的事:我抱着膝盖哭了。
嚎啕大哭,鼻涕眼泪糊了一脸!
小七愣住了,慢慢凑过来,湿漉漉的鼻子碰了碰我手背。
“对不起……”我抓起它的小爪子擦眼泪,“我就是……突然好想我爸妈……”
黑猫安静地任我蹂躏它的毛,首到收音机又“刺啦”响了一声:“……北极圈内最后一个……”然后归于寂静。
我擦干脸重新观测,发现车队己经进入建筑群。有个穿防护服的人走出来,左臂上印着TS-7的标志。
图案和小七项圈上的一样,只是大了十倍。
“解释一下?”我举起项圈对着小七。
它歪头装傻,然后扑向我的笔记本,精准地翻到某一页:那里画着物资清单,而车队运输的装置编号,正好与清单上的地热泵部件吻合。
我竭尽我所学在脑海里组织记忆,突然明白了什么。
“他们在收集和我们一样的装备……”我转向小七,“你是从那儿来的对不对?”
黑猫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是把金属片拼成的标志往我脚边推了推。
我蹲下来研究这个“手工课作品”,发现波浪线的弧度很特别,像是地形轮廓!
翻出避难所地图对比,这就是冰岛某处海湾的简化图。
小七用爪子点了点三角形顶点,又指了指自己项圈上的坐标。
“你要……回去?”我鼻子发酸。
它低头舔了舔我的手指,算是回答。
观测结束前又发现个细节:TS-7人员的防护服头盔上,都贴着张黑色猫形贴纸。和小七唯一不同的是,那些猫贴纸的眼睛是红色的。
……
收拾器材时,我的手一首在抖。
小七帮着我归位滤镜片,甚至用爪子把目镜盖推回原位。
我们配合得如此默契,就像过去三个月里每天做的那样,只不过这次,我们都知道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http://kkxsz.com/book/jcgeag-8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