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大桥桥墩下,暴雨如注。浪花裹着柴油味拍打渔船,王建军坐在船头,正用银丝缠绕一尊人骨雕塑。那是个跳芭蕾的女孩造型,颈椎骨被刻意拉长,趾骨用鱼线悬空固定成足尖站立的姿态。
“比我想的来得快。”老头戴着老花镜,针尖在指骨间灵活穿梭,“我女儿死的时候,你们警察可没这么积极。”
张梓诚的配枪在雨幕中纹丝不动:“林小满和您女儿什么关系?”
“她弄丢了项链!”王建军突然暴怒,雕塑的眼窝里银线崩断一颗,“那条蓝钻项链是我闺女化疗的钱!”
苏妍突然冲上前:“所以你缝了她的眼睛?让她永远看不见珠宝?”她的彩指甲划过雕塑肋骨,“这些切割痕——你分尸时特意避开肝区,就像当年没能救活的伤员对吧?”
老兵的瞳孔骤然收缩。张梓诚趁机扑上去,两人在湿滑的甲板上翻滚。船身剧烈摇晃,电锯从油布下滑出,锯齿离张梓诚咽喉只剩三厘米——
“砰!”
苏妍的警棍精准击中王建军手腕,骨头断裂的脆响混在雷声中。手铐锁住的刹那,老头突然笑了:“你们找到项链了吗?”
终章:未完成的救赎(新增段落)
结案会议上张梓诚站在投影前,案件总结PPT停在最后一张——了“特别鸣谢:犯罪心理分析组 沈知远”。
他敲了敲桌面,语气比平时缓和:“这次能迅速锁定王建军,沈医生的心理侧写起了关键作用。”
会议室后排,几个年轻刑警悄悄竖起大拇指。沈知远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光遮住了眼底的笑意:“是大家证据链做得扎实,我只是提供个思考方向。”
结案当晚,技术组的王瑶端着杯焦糖玛奇朵,鬼鬼祟祟蹭到沈知远工位旁:“沈、沈教授…那个微表情分析法,能再教我两招不?”
她身后还躲着两个技术队的警员,手里攥着笔记本,眼神热切得像追星现场。
沈知远接过咖啡,杯套上画着个歪歪扭扭的“Thank U”。
刑警队的老孙叼着烟,把一叠泛黄的案卷拍在沈知远桌上:“87年那起无头尸案…你给瞅瞅?”
见沈知远愣住,老孙粗声补充:“别误会!就是…万一能翻出点新线索。”
他转身走时,沈知远清晰听见老孙嘟囔:“…比玄学算命准点儿。”
法医室里,苏妍突然把一颗人类牙齿模型抛给沈知远:“猜猜死者年龄?”
沈知远指尖过牙冠:“25到28岁,有长期磨牙习惯…”
“错!是颗猪牙~”苏妍大笑着扔来一包彩虹糖,“不过侧写王建军那招确实漂亮…喏,谢礼。”
凌晨的物证室,沈知远撞见独自加班的张梓皓。
两人隔着血迹斑斑的电锯沉默三秒,张梓皓突然递过一份档案:“程砚秋案的新尸检报告…你看完放我桌上。”
这是他们重逢以来,张梓皓第一次主动分享案件资料。
大家对局里调来的心理学家沈知远都深表佩服。
警局天台,结案汇报后。张梓诚攥着物证袋里的蓝钻项链——它根本不在典当行,而是被林小满缝在舞鞋夹层里。
“王建军女儿两年前就死了。”苏妍递过咖啡,杯底压着尸检报告补充页,“淋巴癌晚期,就算有项链...”
“也救不活。”张梓诚望向雨后的霓虹,突然想起母亲葬礼那天也是这种天气。
苏妍的指尖掠过他袖口的血迹:“下次别徒手夺电锯,法医办公室的缝合线不够用了。”
他低头看她耳后未擦净的亮粉,忽然发现那其实是道结痂的伤口。这个总在笑的女人,什么时候受伤的?
夜风卷着当票残片飞向远处,像只未落地的芭蕾舞鞋。
(http://www.kkxsz.com/book/jdiafe-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