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 章 但……我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5 章 但……我会……

 

贞观十六年的长安城,春意正浓。

朱雀大街上,桃花纷飞如雨,洒落在青石板上,又被马蹄踏碎,混入泥土中。

“倭国人来了——”

随着鸿胪寺小吏一声长喝,朱雀大街两侧的百姓纷纷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向城门方向张望。

一队身着异服的使者缓缓步入城门,头戴乌帽,身披宽袍,步履沉稳得近乎刻意。

惠日骑在一匹栗色大宛马上,身着白色圆领衣袍,腰间玉带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他面容肃穆,眉宇间似有化不开的阴郁。

身后三十余名随从也皆是身着白袍,神情肃穆如赴葬礼。

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三十辆满载的马车,轮毂发出沉闷的轰鸣,车辙里不时漏下几粒金砂,在阳光下闪着刺目的光。

“听说这次倭国进贡了五十万两金银呢!”一个卖胡饼的小贩对身旁的同行低声道。

“五十万两?乖乖,那得多少车才能装下?”同行咂舌,眼睛瞪得溜圆,“不过你看他们那身打扮,怎么跟奔丧似的?”

百姓们窃窃私语,指指点点,眼中满是好奇与探究。

不知是谁,突然高喊一声:“谁把白布绑在我们家门楣上了?”

众人纷纷转头,只见整个朱雀大街两旁的民居门楣上都系着洁白的布条,随风飘扬,宛如一条白色长龙蜿蜒至城门。

那白布崭新得刺眼,在春日暖阳下显得格格不入。

那人伸手,就要去扯下布条,却被一把刀架在了脖子上。

刀刃寒光闪烁,一个冷峻的声音低喝:“敢动者死!”

那人脸色煞白,僵在原地,周围的百姓也吓得噤若寒蝉。

“有话好说,有话好说,何必动刀动枪的?”那人颤抖着声音,试图推开刀刃,却见持刀者眼神冷冽,毫无退意。

他只得缓缓放下手,额头上冷汗涔涔:“不就是条白布吗?我挂……我挂,我就爱挂白布。”

骚动很快蔓延开来。

巡街的武侯见状,立刻奔走相告起来。

一队金吾卫迅速赶到,为首的校尉抬头看着满街的白绸,脸色铁青:“查!立刻查清楚这是从哪儿来的!”

又有人指着城门口,惊呼道:“你们看!”

顺着那人的手指方向,众人只见倭国使臣们,捧着白盒,从中抓出大把大把的纸钱抛向空中。

无数惨白的纸钱从天而降,如雪花般飘散,纷纷扬扬,瞬间覆盖了整条街道。

那纸钱边缘粗糙,上面印着模糊的铜钱纹样,在春风中打着旋儿,落在行人肩头、商铺招牌上,甚至飘进了敞开的窗户。

“晦气!”一位老妇人拍打着落在身上的纸钱,脸色难看,“这倭国人是来吊丧的吗?”

惠日骑在马上,面色平静如水,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他身后的随从们却个个神情肃穆,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朱雀大街上的春风突然变得刺骨起来。

那些纷扬的纸钱落在金吾卫的肩甲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是某种不祥的预兆。

校尉将一张纸钱攥在掌心,揉碎后又展开,目光如刀锋般扫过街道两侧。

百姓们己经由最初的好奇转为不安,有人开始低声议论,更有妇人抱起孩童匆匆躲入屋内。

那些随风飘舞的白幡,在阳光下刺眼得令人心慌。

“封锁消息,不许任何人议论。”校尉沉声命令道。

他转身望向城门方向,倭国使团己经行进至街心。

金吾卫迅速行动,将百姓隔离,严禁靠近。

惠日依旧面无表情,缓缓策马前行,而他身后仍不断有纸钱飘洒而出,落在青石板上,被马蹄无情践踏。

“校尉,这分明是……”副手欲言又止。

“丧礼。”校尉冷冷接话,“他们在给长安城办丧事。”

他的手握紧刀柄,眼神愈发凌厉。

鸿胪寺内,唐俭正伏案批阅文书,忽闻外面脚步声急促。

“寺卿,不好了……”

唐俭抬头,见是主簿,额上沁着汗珠,神色慌张。

他放下笔,眉头微蹙:“何事如此惊慌?”

“倭国使团入城,却在朱雀大街撒纸钱,百姓哗然,金吾卫己封锁街道。”主簿一口气说完,声音发颤。

唐俭猛地站起,案几上的茶杯被衣袖带倒,茶水浸湿了刚写好的奏折。

他顾不得这些,大步向外走去:“快走!”

当唐俭带着人赶到朱雀大街时,只见满目白幡,纸钱纷飞。

惠日一行己至街中,正与金吾卫对峙。百姓被隔在两侧,议论声如潮水般涌来。

唐俭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上前拱手:“本官鸿胪寺卿唐俭,奉旨接待倭国使节。不知使者这是何意?”

惠日缓缓下马,向唐俭行了一礼,动作标准得无可挑剔:“唐大人,久仰。在下惠日,奉我国大王之命,特来朝贡。”

他的汉语流利,却带着一丝古怪的腔调。

“朝贡?”唐俭扫视西周飘舞的白幡和纸钱,“这就是贵国的朝贡之礼?”

惠日低着头,半晌说不出话来:“这……”

唐俭冷哼一声,怒声追问道:“倭国,莫不是在挑衅我大唐?”

惠日缓缓抬头,眼中都复杂的神色:“不敢。”

“好一个不敢。”唐俭目光如炬,逼视惠日:“既然不敢,为何行此大不敬之举?”

惠日久久无言,身后的马车里,传来一阵清脆的铃铛声。

只见车帘微动,一只宽厚的手缓缓掀开帘子。

那只手掀开车帘的刹那,朱雀大街上所有白幡突然无风而动。

惠日猛地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青石板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主上。”

唐俭目光一凛,只见车中主位上,坐着一位身着白色华服的人,头戴帏帽,面容隐于帽下,辨不清楚。

“惠日,退下。”车内人开口,声音低沉而清冷,竟是纯正的长安官话,不带丝毫倭国口音。

惠日立刻匍匐后退三步,额头始终贴着地面,不敢抬起。

唐俭瞳孔微缩,右手不自觉按在了腰间佩剑上,他总觉得,似乎在何处听过这声音。

金吾卫校尉见状,立刻挥手示意,数十名甲士无声地围了上来,刀剑半出鞘。

“阁下何人?”唐俭沉声问道,声音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清晰,“既入我大唐国境,为何不以真面目示人?”

马车内传来一声轻笑,李承乾把握着手里的折扇。

“倭国不会对大唐无礼,也不敢挑衅天朝。”

李承乾的声音轻缓,却让朱雀大街上的空气骤然凝固。

唐俭脸色铁青,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那阁下这是……”

他看着一片苍白的朱雀大街,怒火中烧,却强压住情绪。

李承乾折扇轻抵唇边,冷笑出声:“但……我会。”

唐俭闻言,鬓角顿时沁出冷汗。

“大胆!”

金吾卫拔出刀剑,寒光闪烁。

唐俭强压惊怒,深吸一口气:“阁下究竟意欲何为?”

李承乾轻笑,帏帽下双眸如冰:“唐俭,你居然忘了我?”

他顿了顿,继续道:“无妨,你会记起的。”

唐俭心中一震,脑海中闪过无数片段,却始终抓不住那丝熟悉感。

“不去皇城吗?”李承乾手中折扇轻挥,指向远方的宫阙,“陛下正等着我们呢。”

“别让这些金银,等久了。”

唐俭紧握剑柄,目光如刀:“既然如此,请!”

李承乾微微颔首,车队缓缓前行,朱雀大街上的白幡随风轻扬,仿佛在无声地见证这场风云变幻。

旁边是持刀而立的金吾卫,眼神警惕,刀锋在阳光下闪烁寒芒。

马车缓缓驶向皇城,唐俭紧随其后,心中疑云重重。


    (http://kkxsz.com/book/jgadg0-14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