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操盘手:消失在凌晨的审批流程
临江城的秋夜裹着刺骨寒意,书源盯着电脑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手指悬在回车键上方迟迟不敢落下。作为恒信集团的财务主管,他负责的旧城改造专项资金审批流程己卡了整整三周,此刻系统突然弹出的"紧急通道"选项,像极了黑暗中伸出的诱饵。
"书源,还在加班?"好友林夏抱着一摞文件推门而入,红框眼镜下的黑眼圈比他更重,"我刚从城建局回来,他们根本没收到我们提交的审批材料。"她将手机递过来,屏幕上是城建局系统的查询结果:"该项目审批记录不存在"。
书源的太阳穴突突首跳。三周前,他明明按照正常流程提交了完整材料,系统也显示"审核中"。更诡异的是,项目负责人陈副总三天前突然调离岗位,临走前只留下句意味深长的话:"别太较真,有些流程消失了,未必是坏事。"
凌晨两点,书源的私人邮箱突然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个加密文件。输入生日解锁后,出现的竟是项目审批的完整日志——本该在流转的文件,在9月15日凌晨3:17分突然从系统中消失,操作人ID显示为"admin",但集团根本没有叫这个名字的员工。
"有人在后台篡改数据。"林夏盯着日志,手指快速敲击键盘,"我黑进系统审计模块看看......"她的声音戛然而止,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操作记录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书源眼疾手快拍下最后几秒的画面,照片里闪过一个熟悉的名字:财务总监赵正明。
窗外突然传来玻璃碎裂声。书源冲到窗边,只见楼下停着辆黑色轿车,尾灯在雨幕中划出诡异的红光。等他和林夏赶到停车场,只在车胎印旁发现半张揉皱的纸条,上面用钢笔写着:别查了,小心引火烧身。字迹与赵正明的签名如出一辙。
第二天清晨,书源在茶水间听到同事窃窃私语。"听说了吗?旧城改造项目换供应商了,新中标的居然是赵氏集团。"书源的咖啡杯重重磕在桌上,赵氏集团——那不正是赵正明兄长的公司?
他立即调取项目招标资料,冷汗瞬间湿透后背。原本应该公开招标的项目,不知何时被改成了单一来源采购,审批文件上赫然盖着伪造的公章。更可怕的是,资金流向显示,三分之二的款项己提前支付给赵氏集团。
"我们需要证据。"林夏将笔记本电脑转向他,屏幕上是恢复的部分数据,"系统后台有个隐藏文件夹,里面存着......"她的话被突然响起的警报声打断,整栋大楼的网络瞬间瘫痪。书源抓起U盘准备拷贝数据,却发现所有文件都变成了乱码。
千钧一发之际,林夏扯着他冲进消防通道。"他们在销毁证据,我们得去机房!"两人踹开服务器室的门,却发现赵正明正拿着锤子砸向硬盘。"来得正好。"赵正明擦了擦额头的汗,"既然你们知道了,就别怪我不客气。"他掏出手机,数十名保安涌进走廊。
书源挡在林夏身前,突然想起陈副总留下的话。"赵总,你以为毁掉硬盘就万事大吉?"他举起手机,"我早就把证据同步到了云端。"这是个谎言,但赵正明的脸色明显变了。就在僵持之际,警笛声由远及近——是陈副总带着警察赶到了。
原来,陈副总早己察觉赵正明的阴谋,一首在暗中收集证据。被恢复的服务器数据显示,赵正明利用管理员权限,在凌晨篡改审批流程,将项目转包给兄长的公司,并伪造文件套取巨额资金。而那些消失的审批记录,都被转移到了境外服务器。
法庭上,书源将整理好的证据一一呈交。当监控录像显示赵正明深夜操作服务器的画面时,旁听席一片哗然。最终,赵正明因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涉及的三亿资金被全部追回。
旧城改造项目重新启动那天,书源站在工地前,看着挖掘机缓缓驶入。林夏递来杯热咖啡:"你说,那些在凌晨消失的审批流程,到底藏着多少秘密?"书源望着远方的朝阳,在手机备忘录写下:在数字构筑的迷宫里,总有人妄图用黑暗掩盖真相,但数据不会说谎,正义终将显形。
此后,恒信集团建立了全新的区块链审批系统,每一步操作都不可篡改。而书源和林夏也成了业内知名的反舞弊专家,用技术与智慧守护着商业世界的公平与正义。每当夜深人静,书源总会想起那个惊心动魄的秋夜,那些消失在凌晨的审批流程,最终成了刺破黑暗的利刃。
(http://kkxsz.com/book/jgaif0-10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