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拼图:碎纸机旁的意外发现

字体:     护眼 关灯

证据拼图:碎纸机旁的意外发现

 

证据拼图:碎纸机旁的意外发现

闷热的夏日午后,蝉鸣透过写字楼的空调外机缝隙钻进办公室,书源盯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财务异常报表,额角的汗水顺着下颌线滑进领口。作为公司内审部的负责人,他己经连续三周追查一笔去向不明的三百万项目款,每到关键节点,相关文件就会离奇失踪,仿佛被无形的手抹去了踪迹。

“书源!财务部张经理又来催了!”助理小雯抱着一摞文件冲进办公室,马尾辫随着急促的步伐晃动,“他们说审计报告必须明天提交,否则整个季度的资金流转都要停滞!”

书源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鼠标滚轮快速滑动。异常资金最初流向一家名为“恒远科技”的供应商,可后续的合同、验收单和发票却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更诡异的是,每次他申请调阅原始凭证,档案管理员总会抱歉地说文件正在“整理归档”。

“这些文件不可能凭空消失。”书源喃喃自语,突然想起三天前的傍晚,他路过行政部时,曾瞥见行政主管刘敏神色慌张地抱着文件走向碎纸机。当时他并未在意,此刻却像被电流击中般坐首了身体。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财务部张经理黑着脸闯进来:“书源,你们内审部到底在干什么?老板大发雷霆,说如果再拿不出个所以然,整个审计团队都要承担责任!”

“张经理,我怀疑有些关键文件被人为销毁了。”书源试图解释,却被对方打断。

“别找借口!”张经理冷笑一声,“每次都是这种模棱两可的猜测。我看你们就是能力不足,想拿阴谋论当挡箭牌!”说罢,他摔门而去,震得桌上的水杯都晃了晃。

书源握紧拳头,拨通了好友沈秋的电话。沈秋是刑侦技术出身,如今在司法鉴定中心工作,对痕迹复原和物证分析有着惊人的天赋。半小时后,两人在公司的安全通道碰头,身后还跟着IT高手陆川——他擅长数据恢复,曾帮书源破解过被加密的财务系统。

“情况就是这样。”书源将调查进展和盘托出,“碎纸机在行政部储物间,24小时监控,但我总觉得刘敏的反常举动不简单。”

沈秋推了推金丝眼镜,眼神锐利:“碎纸机处理过的文件并非无法复原。不过我们需要接近碎纸机,收集废料样本。”

陆川掏出随身携带的便携式电脑:“我可以黑进监控系统,制造五分钟的画面循环,争取操作时间。但风险很大,一旦被发现......”

“干!”书源咬牙,“再拖下去,所有证据都会被彻底销毁。”

深夜的写字楼像座寂静的迷宫。陆川快速敲击键盘,监控画面定格在11:23分。书源和沈秋趁机溜进储物间,碎纸机旁的废料桶里堆满了指甲盖大小的碎纸屑,泛着诡异的蓝紫色荧光。

“这是热敏纸特有的反应。”沈秋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将纸屑装进证物袋,“很多合同和发票为了防伪,会使用热敏涂层。”

突然,走廊传来脚步声。三人屏住呼吸躲进阴影,只见刘敏拎着一个黑色塑料袋匆匆走进储物间,将袋中文件一股脑塞进碎纸机。尖锐的切割声中,沈秋眼疾手快,从飞溅的纸屑里抢到半张印着红色公章的残片。

回到办公室,沈秋将收集的纸屑平铺在白纸上,像拼图般仔细比对。陆川则将热敏纸碎片放入专业设备,通过加热还原文字。凌晨三点,第一张完整的发票终于显现出来——付款方赫然是公司,收款方却是一家从未出现在供应商名单上的“鑫达商贸”。

“更有意思的来了。”陆川调出工商信息,“鑫达商贸的法人叫王建国,而恒远科技的监事......是刘敏的丈夫。”

真相的轮廓逐渐清晰,可书源知道,仅凭这些残片还不足以定案。他们需要找到原始合同,证明两笔款项实为同一笔交易,通过“拆单”的方式绕过公司的审批流程。

就在这时,书源的手机突然响起,是档案室的老员工陈叔发来的消息:“小书,我在清理旧档案时,发现刘敏上个月借阅过2019年的项目卷宗,第二天却原封不动还了回来。”

三人立刻赶到档案室,在2019年的档案柜里,陆川发现夹层中藏着一份未编号的合同草稿。虽然关键页码缺失,但通过纸张纤维分析,沈秋确定这份草稿与碎纸机中的纸屑属于同一批次。

“现在只差最后一块拼图。”书源盯着合同上模糊的签字,“我们需要找到完整的审批流程记录,证明有人在明知违规的情况下放行这笔款项。”

陆川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跳跃:“公司的OA系统每半年自动清理缓存,但我可以尝试恢复三个月前的操作日志......找到了!”他突然放大屏幕,“三个月前的某个深夜,财务部副总监赵成登录系统,单独修改了这笔款项的审批节点。”

证据链终于闭合,但书源知道,赵成和刘敏背后一定还有更大的利益链条。他们决定兵分两路:沈秋将物证送往司法鉴定中心出具报告,陆川继续深挖资金流向,书源则负责监控赵成和刘敏的动向。

三天后的傍晚,书源在地下车库看到惊人的一幕:赵成将一个塞满现金的手提袋交给刘敏,两人身后停着一辆陌生的黑色轿车,车牌号属于一家境外注册的空壳公司。

“行动!”书源向暗处的沈秋和陆川发出信号,同时拨通了老板的电话。十分钟后,保安和警方包围了现场,赵成和刘敏在慌乱逃窜中被当场抓获。

在赵成的办公室保险箱里,调查人员发现了更多未销毁的合同和分赃记录,牵扯出包括采购部、法务部在内的多名高管。原来,他们通过虚构供应商、伪造验收单的方式,多年来累计侵占公司资金超过五千万元。

尘埃落定后,书源站在焕然一新的档案室前,玻璃柜中陈列着复原的“证据拼图”——那些曾经散落在碎纸机里的残片,如今成了击垮腐败集团的铁证。他的手机突然震动,沈秋发来消息:“知道刘敏为什么会疏忽吗?她丈夫的公司资金链断裂,急于转移最后一笔赃款,才会铤而走险。”

书源望着窗外的夕阳,终于明白:再精密的阴谋,也会在贪婪的驱使下露出破绽;而那些被刻意粉碎的真相,终将在执着的追寻中重获新生。


    (http://kkxsz.com/book/jgaif0-7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