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证言:证人席上的双面证词
暴雨冲刷着青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大理石台阶,书源攥着被雨水浸湿的案卷,指节泛白。玻璃幕墙倒映着他身后密密麻麻的记者,闪光灯在雨幕中织成刺目的光网。这是滨江商业广场坍塌案开庭的第七天,也是决定他和老周命运的关键一战。
"书源,别紧张。"老周粗糙的手掌拍了拍他的后背,工装裤膝盖处还沾着事故现场的泥土,"王工答应出庭作证,真相总会大白。"
法槌落下的声响在空旷的法庭炸开。审判长推了推眼镜:"传证人王建国出庭。"金属门开启的瞬间,书源挺首了脊背——那个穿着洗旧衬衫的男人,正是三个月前和他们并肩奋战在工地的技术员王建国。
"证人,请陈述事故当天的情况。"检察官的声音冷得像冰。
王建国的喉结滚动了两下,目光扫过被告席上书源和老周焦灼的脸,突然转向陪审团:"事故发生前,书源建筑队违规操作,擅自更改承重结构......"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得书源耳鸣。老周"嚯"地站起来,被法警按回座位。书源死死抓住桌沿,看着证人席上那个曾经在深夜一起啃馒头、研究图纸的伙伴,声音发颤:"王工!你明明知道......"
"肃静!"审判长的法槌重重落下。
休庭时,书源在走廊堵住王建国。雨水顺着天窗滴落,在两人之间形成一道水幕:"为什么?我们明明是按振远建筑提供的图纸施工!"
王建国避开他的目光,从口袋里掏出张银行卡塞过来,塑料包装上印着"青阳农商银行"的字样:"书源,对不起。他们说如果我不这么做,就举报我儿子在工地违规操作......"话音未落,一辆黑色轿车突然停在法院门口,西装革履的陈明远从后座探出头,金丝眼镜闪过一道冷光。
深夜,书源和老周蹲在事故现场的瓦砾堆旁。探照灯扫过扭曲的钢筋,老周突然扒开一块预制板,露出下面半截断裂的钢梁:"你看!这上面的生产批号根本不是我们采购的那家!振远建筑用劣质材料替换了!"
手机在这时震动,陌生号码发来段视频:昏暗的仓库里,陈明远正将一摞现金塞进王建国手里。拍摄角度来自通风口,画面模糊却足够辨认两人的面容。
"匿名邮件?"老周凑过来,"会不会是陷阱?"
书源盯着视频里晃动的钞票,突然想起三天前在工地遇见的年轻资料员。那姑娘抱着图纸经过时,曾压低声音说:"陈总办公室的保险柜,第三格锁芯是坏的......"
凌晨三点,书源和老周翻墙潜入振远建筑总部。月光透过百叶窗,在保险柜的金属表面投下菱形阴影。当第三格柜门弹开的瞬间,霉味混着油墨味扑面而来——成捆的现金下压着两套图纸,一套是给监管部门的合格方案,另一套边角处用红笔标注着"实际施工用",关键数据被篡改得面目全非。
开庭前半小时,书源在法院后门堵住陈明远。对方正要开口呵斥,书源将手机屏幕怼到他面前:"陈总,这是您和王工交易的视频。另外,我手里还有您篡改图纸的证据。"
陈明远的瞳孔骤然收缩,随即恢复镇定:"你以为这些就能翻盘?王建国的证词己经被采信,法庭只认证据链。"
"是吗?"书源冷笑,举起另一只手机,"那您听听这个。"录音里传来陈明远的声音:"把这批钢材用在滨江项目,出事了让书源他们背锅......"
证人席的门再次打开时,王建国脸色惨白地走出来。他径首走向审判长:"我要撤回之前的证词。实际情况是,振远建筑为了节省成本,强行要求书源建筑队使用劣质材料,还篡改了施工图纸......"
法庭瞬间炸开锅。陈明远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声响。书源望向旁听席,那个年轻资料员冲他眨了眨眼,消失在人群中。
当法槌第三次落下时,审判长的声音响彻法庭:"经合议庭评议,驳回原告振远建筑的全部诉求,被告书源、周正刚无罪。另外,对振远建筑及其负责人陈明远涉嫌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妨害作证罪......"
走出法院时,雨不知何时停了。老周抹了把脸,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咱们赢了?"
书源望着天边裂开的云缝,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坍塌的商业广场废墟上。远处,几个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正在拆除振远建筑的标牌,"质量第一"的鎏金大字在阳光下剥落,随风飘进泥泞的水洼。
(http://kkxsz.com/book/jgaif0-8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