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批注:审批文件里的死亡红线

字体:     护眼 关灯

血色批注:审批文件里的死亡红线

 

血色批注:审批文件里的死亡红线

隆冬的寒风如刀子般刮过脸颊,书源裹紧大衣,快步走进市规划局大楼。电梯数字跳到17层时,金属门缓缓打开,消毒水混合着油墨的气味扑面而来。今天本该是"滨江生态城"项目审批结果公示的日子,作为项目总设计师,他攥着图纸的手心却沁出冷汗——三天前,他在最终版规划文件里发现了一处用红笔标注的异常批注。

"源哥!出事了!"林川的声音从走廊尽头传来。这个戴着圆框眼镜的结构工程师此刻脸色煞白,怀里抱着厚厚的文件袋,"施工方提前进场了!我刚去工地,发现他们正在拆除江堤防护桩!"

书源瞳孔骤缩。江堤防护桩是整个项目的核心安全设施,按设计方案至少要等地基加固完成后才能拆除。他推开会议室的门,投影幕布上赫然显示着己经修改过的施工图纸——原本标注防护桩的位置,被红笔重重划掉,旁边写着一行批注:紧急情况,特批拆除,落款是规划局副局长周正明的签名。

"这不可能!"书源将自己带来的图纸摔在桌上,"原版文件根本没有这条批注!"

周正明坐在会议桌首位,慢条斯理地端起紫砂杯:"书设计师,审批文件以公示版本为准。现在工期紧张,总不能因为几根破桩子耽误项目进度吧?"他身后,项目承建商宏远集团的总经理陈永强皮笑肉不笑地补充道:"我们己经做过风险评估,拆除防护桩不会有问题。"

林川突然举起平板电脑:"这是今早的水文监测数据,长江水位比往年同期高出1.2米!一旦上游开闸泄洪......"

"够了!"周正明猛地拍桌,茶水溅在文件上,"年轻人不要总拿数据吓唬人。陈总,按计划施工,出了问题我担着!"

散会后,书源和林川在楼梯间拦住准备离开的陈永强。"陈总,防护桩关系到整个城区的安全,你们这么做是在拿人命开玩笑!"书源厉声质问。陈永强身后的保镖往前跨了一步,陈永强却抬手示意他们退下,从皮夹里抽出一张名片:"书设计师,听说令尊的心脏病手术还缺些费用?宏远集团正好有个公益项目......"

书源一把打掉名片:"收起你的脏钱!"转身时,他瞥见陈永强嘴角勾起的冷笑,像一条吐着信子的毒蛇。

当晚,书源在书房反复比对两份图纸。红笔批注的字迹边缘模糊,明显是后期添加上去的。他用紫外线灯照射文件,发现批注下方隐约透出铅笔打底的痕迹——这根本不是现场签署的批注,而是伪造的!

林川的电话在此时响起:"源哥,我刚从城建档案馆查到,周正明上个月把滨江项目的原始审批文件调走了!还有,你记得陈永强身边那个保镖吗?我托人查了,他以前是混黑道的,半年前突然成了宏远集团的'安全顾问'。"

寒意从脊椎窜上头顶。书源想起白天陈永强的威胁,突然意识到事情远比想象的更危险。他打开保险箱,取出父亲的病历本——手术费的缺口像一块巨石压在心头,但此刻,他更清楚什么才是不能触碰的红线。

第二天清晨,书源带着文件冲进市纪委。接待人员却遗憾地告诉他:"周副局长正在外地出差,按程序需要等他回来配合调查。"走出纪委大楼时,手机收到施工队发来的现场照片——江堤防护桩己经拆除大半,浑浊的江水拍打着的堤岸,发出令人心悸的轰鸣。

"不能再等了!"林川在电话里喊道,"我联系了水文站的朋友,今晚八点上游水库就要泄洪!"

书源咬咬牙,决定兵分两路。林川去联系媒体和应急管理局,他则潜入宏远集团总部,试图找到伪造文件的证据。深夜的写字楼寂静得可怕,书源避开巡逻的保安,从消防通道爬上18楼。陈永强办公室的门缝里透出微光,他屏住呼吸凑近,听见里面传来激烈的争吵。

"周正明这个老东西!"是陈永强的声音,"说好今天把拆迁款打到境外账户,现在纪委突然介入......"

"慌什么?"另一个沙哑的声音响起,"只要今晚洪水冲垮江堤,就说是自然灾害。到时候项目重建,咱们能捞更多!"

书源浑身发冷,掏出手机准备录音,却不小心碰倒了墙边的花盆。办公室的门猛地被拉开,两个保镖冲出来将他按在地上。陈永强踱到他面前,用皮鞋碾过掉落的手机:"书设计师,敬酒不吃吃罚酒。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或许还能留你条活路。"

千钧一发之际,窗外突然响起刺耳的警笛声。林川带着警察破门而入,手电筒的光束照亮了陈永强瞬间惨白的脸。在保险柜里,警方搜出了伪造文件的模板、周正明收受巨额贿赂的转账记录,还有一份详细的"洪灾受益计划"。

凌晨三点,书源和林川站在江堤上。武警官兵正在紧急加固堤坝,探照灯的光柱刺破雨幕。林川递来一杯姜汤:"周正明己经被控制了,纪委在他办公室找到了原始审批文件,那份伪造批注的墨迹成分和他办公桌上的红墨水完全匹配。"

书源望着汹涌的江水,想起父亲常说的话:"有些红线,就算用鲜血标注,也绝不能跨过。"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加固完成的江堤终于抵挡住了洪峰的冲击。

一个月后,"滨江生态城"项目重新启动,这次的审批文件上,每一处批注都经过严格核查。在庆功宴上,市长亲自为书源和林川颁发奖章:"感谢你们守住了城市的安全底线,更守住了职业的尊严。"

人群散去后,书源站在落地窗前,看着远处的江景。暮色中,新浇筑的防护桩整齐排列,如同忠诚的卫士。他知道,这座城市的安全,从来不是靠某一条红线维系,而是无数坚守底线的人,用责任和勇气编织成的守护网。


    (http://kkxsz.com/book/jgaif0-9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