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0 集:短暂和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220 集:短暂和平

 

断桥残雪后:人间道与妖心劫

一、西湖烟雨中的余韵

雷峰塔倒的那一日,天地间曾有过片刻的寂静。不是山崩地裂的轰鸣,而是一种更深沉的、如墨砚吸尽最后一滴墨汁般的敛息。神秘组织“镇玄司”的残旗在钱塘江边飘零,那些以“除妖卫道”为名编织的罗网,随着首领玄机子的遁灭,终于寸寸断裂。

白素贞站在断桥上,风扬起她月白色的衣袂,像一朵不肯凋谢的莲。许仙握着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锦帕传来,依旧是当年在船上初遇时的安稳。“都结束了。”他轻声说,语气里带着释然,却也藏着历经劫波后的喟叹。

“是结束,也是开始。”白素贞望着泛着涟漪的西湖水,眼底映着水光,也映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镇玄司覆灭,但若人心的隔阂不除,妖与人之间的‘雷峰塔’,便永远存在。”

短暂的和平像春日的暖阳,迅速驱散了笼罩在人妖两界的阴霾。镇玄司多年来灌输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毒念,在事实面前开始瓦解——当人们看到修炼千年的白蛇为救苍生水漫金山(尽管方式过激),当妖类发现书生许仙愿为蛇妖妻舍生忘死,那些被扭曲的认知,如同积雪遇见朝阳,渐渐融化。

白素贞与许仙没有选择回到峨眉或是临安的旧宅。他们收拾了简单的行囊,效仿云游的僧人,却带着更宏大的愿心——遍历人间,播撒人妖和谐的种子。许仙依旧背着他的药箱,只是如今箱中除了草药,还多了几本记录着友善妖类故事的手记。白素贞则收敛了全部妖气,化作寻常的模样,只是眉宇间的风华与慈悲,非俗尘女子可比。

他们走过江南的青石板路,在茶馆里听的说书不再是“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悲剧,而是“断桥情重破迷障”的新篇。当许仙为山中修炼的狸猫精治好眼疾,那只化作老丈的妖类竟送来一篮从未见过的山珍,只说是“山中土产,聊表谢意”。白素贞在黄河边遇见一群因干旱而濒临枯萎的花妖,她引动云气降下甘霖,当地百姓以为是菩萨显灵,焚香叩拜时,却见一位白衣女子牵着书生的手,悄然消失在暮色里。

故事像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商队的驼铃、渔夫的号子、书生的马蹄,传遍了大江南北。在金陵城,一个卖茶的狐女不再躲躲藏藏,她煮的碧螺春带着淡淡的狐尾香,竟成了城中一绝;在终南山下,樵夫与守护山林的熊罴妖结为兄弟,共同阻止了乱砍滥伐的恶徒。人妖之间的壁垒,在一个个具体的善意中,被悄悄凿开了缝隙。

二、繁华背后的阴影

三年时光,如白驹过隙。临安城的夜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热闹,灯笼映着笑脸,叫卖声里混着不同口音——既有挑担的货郎,也有化为人形的小妖。白素贞与许仙坐在一家酒楼的二楼,看着楼下熙攘的人潮,许仙端起酒杯,眼中是欣慰:“娘子你看,这人间烟火,终是多了几分暖意。”

白素贞浅酌一口清茶,目光却掠过喧嚣,落在远处城墙的阴影里。那里似乎有一缕极淡的、不属于人间的气息一闪而过,快得像错觉。“许郎,”她放下茶杯,声音低了些,“你有没有觉得,这和平……太过平静了?”

许仙一愣,随即笑道:“娘子,镇玄司己灭,各地的妖类与人类都在学着共处,为何要担忧?”他握住她的手,“过去的劫难己经过去,我们该珍惜眼前。”

白素贞点点头,唇边露出一丝浅笑,心中的不安却像水底的暗流,未曾平息。她想起离开峨眉时,师父黎山老母的叮嘱:“世间阴阳平衡,有光明处必有阴影。镇玄司不过是明面上的荆棘,真正的危机,往往藏在人心深处,或……天地法则的缝隙里。”

他们继续游历,却更加留意周遭的细微变化。在蜀地,他们听说有村落突然流行怪病,患病者夜不能寐,口中喃喃着“黑影”“触手”;在西域荒漠,商队传说看到过吞噬黄沙的“妖风”,那风里带着刺骨的寒意,非寻常精怪所为。这些零星的传闻,像散落的珠子,尚未串成线,却让白素贞心头的阴霾越来越重。

一日,他们路过一座名为“落霞镇”的地方。镇子不大,却有种异样的死寂。本该炊烟袅袅的时辰,街上却行人稀少,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许仙上前敲开一家药铺的门,掌柜的是个面色蜡黄的老者,看到他们时,眼中先是警惕,随即化为哀求:“两位是外乡人吧?快走吧,这镇子邪门得很!”

“老丈,何事惊慌?”许仙取出医箱,“若是有疾病,我或许能帮上忙。”

老者摇摇头,声音发颤:“不是病……是‘夜影’。从半个月前开始,每到子时,镇外的乱葬岗就会升起黑雾,里面有东西在哭嚎,靠近的人……就再也回不来了。官府派人来看过,也请过道士,都没用!”

白素贞凝神细听,果然在风声中捕捉到一丝极微弱的、混杂着怨气与阴冷的气息。那气息不同于寻常妖类,带着一种……非生非死的混沌感。她与许仙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老丈,可否告知乱葬岗在何处?”白素贞轻声问。

“娘子,”许仙拉住她,“这听起来并非善类,你……”

“越是如此,越要弄清楚。”白素贞的眼神坚定,“若真是新的危机,我们不能坐视不理。”

当晚,月黑风高。白素贞与许仙来到镇外的乱葬岗。这里荒草丛生,白骨露于野,本就阴气极重,此刻更是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腥甜气。子时一到,地面突然震动,黑色的雾气如同活物般从地下涌出,瞬间笼罩了整片坟地。雾气中传来凄厉的尖叫,像是无数冤魂在哭号,又像是某种巨兽的嘶吼。

白素贞祭出雄黄宝剑,剑光划破黑暗,却发现雾气竟能吞噬光芒。“小心!这不是普通的阴魂!”她将许仙护在身后,运起法力,指尖凝结出一道白光射向雾心。

“嗤——”一声轻响,白光如同泥牛入海,只在雾气中激起一圈涟漪。随即,雾气中伸出数条粘稠的、如同触手般的黑影,首扑两人!

三、未知的威胁与心的考验

黑影的速度极快,带着刺骨的寒意,仿佛能冻结人的魂魄。白素贞挥剑格挡,剑身却传来一阵麻痹感,仿佛被什么腐蚀着。许仙虽不会法术,却临危不乱,从药箱中取出几枚特制的雄黄丸,点燃后掷向黑影。雄黄的气味对阴邪之物有克制作用,黑影顿时一顿,发出“嘶嘶”的叫声。

“这东西不怕寻常法力!”白素贞皱眉,她能感觉到,这黑影并非由生灵修炼而成,也不是纯粹的阴魂,而是一种……由负面情绪和某种未知力量聚合而成的怪物。“许郎,退后!”

她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周身散发出柔和的白光。这是她修炼千年的本源法力,蕴含着慈悲与净化之力。白光扩散开去,黑雾果然开始翻腾,像是遇到了克星。然而,就在白素贞以为能驱散黑雾时,远处突然传来一声更加宏大、更加阴冷的咆哮,黑雾竟如同得到了指令,猛地收缩,然后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夜色中。

地面恢复了平静,只有空气中残留的腥甜气证明刚才的一切并非幻觉。许仙走到白素贞身边,看到她脸色有些苍白,连忙扶住她:“娘子,你没事吧?”

“我没事,”白素贞摇摇头,“只是那东西……绝非偶然出现。你有没有听到最后那声咆哮?它像是……被什么东西召唤走了。”

回到落霞镇,他们将情况告知了老掌柜。老掌柜听得目瞪口呆:“难道……这不是天灾,是人祸?”

“目前还不清楚,”许仙安抚道,“老丈放心,我们会查清楚的。”

接下来的几日,白素贞与许仙留在落霞镇,西处查探。他们发现,镇子附近的一条古老的驿道上,有一块被风沙掩埋的石碑,上面刻着“万邪窟”三个字。据镇上的老人回忆,传说这里曾是上古时期一处镇压邪物的地方,后来渐渐被遗忘。

“万邪窟……”白素贞喃喃自语,“难道那黑影与这里有关?”

就在这时,他们收到了一封来自金陵的信。写信的是当年受过他们恩惠的狐女青黛,信中说金陵最近也不太平,城中出现了“吸食生气”的怪谈,不少人莫名憔悴,连一些小妖也受到了影响。更奇怪的是,城中的乞儿们都说,在深夜看到过“穿黑袍的人,在墙角撒黑色的粉末”。

黑袍人?黑色粉末?白素贞心中一凛,这与落霞镇的“夜影”似乎有着某种联系。难道,镇玄司覆灭后,又有新的势力在暗中活动?但这股势力的手段,比镇玄司更加诡异,更加难以捉摸。

“许郎,我们必须去金陵一趟。”白素贞当机立断,“落霞镇的事,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前往金陵的途中,他们又听闻了更多类似的传闻:有的地方出现了能让人迷失心智的“幻雾”,有的山林里的精怪突然变得狂暴嗜血。这些事件看似孤立,却都透着一股相同的阴冷与混沌气息。

“娘子,你有没有觉得,这些事情……不像是人为的?”许仙看着车窗外飞逝的景物,眉头紧锁,“镇玄司再坏,也是以‘正义’为名,手段虽狠,却有迹可循。但这些黑影、幻雾,更像是……某种法则的崩坏?”

许仙的话点醒了白素贞。她忽然想起师父曾说过的“天地法则的缝隙”。难道,镇玄司的覆灭,不仅打破了人妖之间的平衡,也意外触动了更深层的东西?比如,那些被强行压制的、属于混沌与毁灭的力量?

抵达金陵城时,城中的气氛比落霞镇更加压抑。白日里街道还算正常,但一到黄昏,家家户户就早早关门,连最热闹的秦淮河畔也失去了往日的喧嚣。青黛见到他们,像是看到了救星,连忙将他们带到一处隐蔽的居所。

“白姐姐,许公子,你们可来了!”青黛脸色苍白,眼底带着恐惧,“城里最近太吓人了!前几日,我亲眼看到一个书生走着走着,突然就倒在地上,浑身的气血像是被抽干了一样!还有人说,在城隍庙的废墟里,看到过黑影在祭拜什么东西……”

白素贞凝神感应,金陵城的上空,果然笼罩着一层比落霞镇更浓郁的阴邪之气,如同一张无形的网,慢慢收紧。她走到窗边,望着城隍庙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青黛,你可知城隍庙废墟里,原本镇压着什么?”

青黛想了想,摇摇头:“听老一辈的狐妖说,好像是很久以前,有位大神通者封印了一个‘不祥之物’,具体是什么,就没人知道了。”

不祥之物,黑影祭拜,吸食生气……种种线索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模糊却令人不安的轮廓。白素贞感觉到,一场比镇玄司更可怕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而这一次的敌人,可能不是某个组织,而是被释放的古老邪祟,或是……人心深处从未消失的黑暗。

“许郎,”白素贞转过身,握住许仙的手,“看来,我们传播人妖和谐的路,还很长。而眼前的这道坎,若跨不过去,别说和谐,连这短暂的和平,恐怕也只是镜花水月。”

许仙看着妻子眼中的坚定,也握紧了她的手。他知道,白素贞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镇玄司的倒下,确实带来了希望,但也可能揭开了潘多拉的魔盒。真正的和平,从来不是消灭所有对立,而是在不断的挑战中,守护心中的光明,维系那脆弱的平衡。

窗外,金陵的夜色渐浓。远处,城隍庙的方向,似乎有黑影在蠕动。白素贞与许仙相视一眼,他们知道,短暂的和平己经结束,新的战斗,即将开始。而这一次,他们要面对的,可能是连千年修行都无法预料的未知。但只要他们还在一起,只要人心尚存善意,他们就不会放弃。就像断桥边的那场初遇,无论前方有多少风雨,他们都会携手走下去,为了人间,也为了人妖两界,那一线来之不易的光。


    (http://kkxsz.com/book/jgfbbi-2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