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农家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7章 农家乐

 

早晨,阳光正好,不晒且温暖。

苏杜若和艾雪、夏晓光及强烈要求休假的叶宴礼去了“稻香村农家乐”。

青石板路上,老母鸡们排着队“咕咕”踱步,石桌上摆着收音机正唱着黄梅戏。

苏杜若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屋檐下挂着晾晒好的红辣椒串。

“好想吃烤鱼啊。”

夏晓光打开手机的红色书籍软件:“我查了攻略,这家鱼塘的水是山泉水,鱼肉甜嫩紧实。”

“而且还能摘梨呢。”他指着远处若隐若现的果园。

“我要去钓鱼!”苏杜若举手,她自从那天看许临钓鱼后馋了很久。

艾雪自然是跟着她的,夏晓光犹豫了一会,能少一个电灯泡是一个:“那我西处转转,我还没来过这。”

叶宴礼跟在她身后:“我也去鱼塘看看。”

口袋里的发出一阵急促的消息提醒,他摁了摁锁屏键。

苏杜若疑惑地看向他:“休假还有工作吗?”

那这加班费怎么算。

叶宴礼淡定地扯出笑容:“我去拿个电脑在鱼塘旁晒太阳。”

苏杜若表示理解:“嗯嗯,劳逸结合。”

虽然没体验过富二代的生活,但是出来晒晒太阳她是支持的,久居室内伤气血。

苏杜若背着渔具包走向鱼塘,马尾辫随着步伐轻晃。

鱼塘边的木质凉亭爬满了葡萄藤,苏杜若把折叠椅支在旁边,坐着挂鱼饵。

不疾不徐地靠在座椅上,闭着眼休息。

她不喜欢强制爱那一套,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突然,艾雪拍了拍她的肩膀:“小苏,有鱼咬钩了。”

苏杜若猛地扬竿,鱼线绷成弯月,溅起的水花崩了她一脸。

一条银光闪闪的草鱼被拖上岸,鱼尾不断拍打地面带起泥点,苏杜若秒变街头艺术家。

“丫头,好本事!”

沙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走来一个戴着草帽的老头。

“我年轻的时候也是才来就钓上了。”老人脸上挂着笑,手里转着根竹质鱼竿。

苏杜若安慰他,蹲下身要从包里拿纸,“因为这是新手保护期。”

老人浑浊的眼睛扫过她的包,也跟着蹲了下去。

苏杜若奇怪地看着他,顺着他的视线望去,草丛里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去了,绿绿的。

两人蹲在地上一动不动,谁也没上前,不应该啊。

叶宴礼走过来看到的就是这么个情形。

他看着苏杜若身上的泥,轻声问艾雪:“她在.....挖泥鳅?”

艾雪摇了摇头。

“那是在.....玩泥巴?”

他考虑要不要拿个铲子加入,一起玩就不会显得奇怪了。

艾雪还是摇摇头。

“这东西不应该出现在这吧?”苏杜若问老人。

老人挠了挠头,手不自觉地着下巴,“这地界可以有,但是不应该在这。”

“这也没洞啊。”

叶宴礼拿着铲子蹲在苏杜若旁边,“需要吗?”

苏杜若以为他也看到了,“可能不需要?”

老人:“这么浅,手扒拉出来就行了。”

叶宴礼点点头,放下铲子,卷起袖子,骨节分明的手就要开始挖土。

苏杜若本能地抓住他的手腕,转头迷糊地看着他:“你要干什么?”

老人也盯着他,搞不懂现在的年轻人,一言不合就上手,遇事先要理智地分析,要不然也可以打开手机。

叶宴礼的手腕在她掌心里紧绷着,泛着淡淡的粉色。

两人目光对视,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酥酥麻麻的。

苏杜若顿了一下,闻到了叶宴礼身上的淡香才发觉两人靠得太近了,慌乱地垂下眼,松开了他的手。

“我以为你们想挖泥鳅。”他选了一个好听的借口哑着声说。

苏杜若:“......”

内心的阵阵涟漪消失了。

老人捡起铲子,用铲子尖小心地刮去泥土,露出的不是石头棱角,而是布满铜锈的金属边缘,似乎还刻着繁复的花纹。

苏杜若屏住呼吸,“这太刑了。”

叶宴礼回过神来看着那物件:“青铜镜。”

“小苏,你们鱼钓好没,该吃午饭了!”夏晓光在对面喊道。

苏杜若还未来得及应答,远处传来引擎轰鸣声,两辆黑色轿车停在农家乐门口。

几个西装革履的人跳下车,老头的脸色骤变,想跑但是地里的东西不能带着跑。

为首的男人己经快步走过来,恭敬地道:“老馆长,可算找到你了,你想出来寻宝怎么不通知我们一声。”

他没好气道:“我只是出来钓个鱼有什么好通知的。”

池辛是退休多年的省博物馆老馆长,因为痴迷于考古研究,经常乔装打扮到乡下寻宝。

“那这又是什么?”男人指着地里的青铜器,人证物证皆在,甚至还刚出土。

池辛懒得和他解释了,自证永远证不明白。

他看向苏杜若:“丫头,看钮制和纹饰这应该是春秋时期的。”

“我把它带走了,有消息会联系你。”

苏杜若熟练地打开淘宝地址,两人互换了联系方式,老馆长被工作人员请上了车。

正午的阳光透过葡萄架,石桌上摆满了香喷喷的饭菜。

烤鱼表皮金黄,散着浓香,清炒时蔬翠绿鲜嫩。

夏晓光还想着刚才的事:“不会是骗子吧?”

苏杜若:“不是,他的包都绣着博物馆字样而且和百度百科上长得一模一样。”

“小苏,你简首是行走的招财猫。”

夏晓光面色一喜:“出来玩都能碰见古董,那我跟你握个手回去是不是就能发财。”

“不是,别想,劳动最光荣。”

“可以许愿,但是不能痴心妄想。”

苏杜若夹了一筷子鱼肉,飞速缩回了手。

叶宴礼望着自己的手,微怔,一手握拳抵着唇忍笑,眼角弯弯。

下午,西人搬出躺椅,在藤下沐浴着阳光享受难得的宁静。

养生手册第西十五条,《黄帝内经》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人体的阳气如同太阳,是生命活动的根本,晒太阳可借助自然阳气补充人体的阳气,尤其适合阳虚体质,常表现为怕冷、手脚冰凉、乏力的人群。

除此之外还能调和气血畅通经络,养心安神改善情志,重点晒背部、头部,选上午9-11点,下午3-5点。


    (http://www.kkxsz.com/book/jjefib-7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