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书院辩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十三章:书院辩学

 

河湖小镇,青石铺路,杨柳垂岸。

镇口处,一座古朴书院静静矗立,匾额上“明德书院”西字笔力雄浑,隐隐透着一股浩然之气。院中传来朗朗读书声,抑扬顿挫,如清泉流淌。

李唐三人路过此地,不由驻足。

“这书院倒是气韵不凡。”柳青河挑眉道。

李道元望着书院,眼中闪过一丝向往:“听这讲学之声,先生必是饱学之士。”

小狐狸趴在李唐肩头,耳朵动了动,似乎也对书院内的声音颇感兴趣。

“进去看看?”李唐提议。

三人踏入书院,只见院内青砖铺地,古木参天,数十名学子席地而坐,正聚精会神地听一位白发老者讲学。

老者一身素袍,面容清癯,手持一卷竹简,声音不疾不徐:“……故君子立身,当以正心为本。心正则气正,气正则行正……”

他的话语仿佛带着某种韵律,字字如珠玑落地,令人心神澄澈。

李唐烛照之瞳微闪,却见老者周身竟无半点灵力波动,分明是个凡人。然而,当他目光落在老者手中的竹简上时,瞳孔骤然一缩——那竹简上的字迹,竟隐隐有灵光流转!

“这老先生……”李唐心中暗惊。

“殿下!”敖烈的声音忽然在识海中响起,“此人绝非寻常凡人!”

“嗯?”李唐心头一凛。

“若老朽没看错,他应是‘书圣’谢之晋!”敖烈沉声道,“化神巅峰的存在,只是以凡人之相游戏人间!”

李唐心头一震。

书圣谢之晋?那可是后稷学宫的传奇人物,据说一笔能定山河,一字可镇妖魔!

他连忙传音给柳青河:“柳兄,这老先生不简单,莫要轻举妄动。”

柳青河微微一愣,虽不明所以,但还是点了点头。

——

讲学结束,学子们恭敬行礼散去。

老者收起竹简,目光忽然落在李道元身上,微微一笑:“这位小友,可是读书人?”

李道元连忙拱手:“晚生李道元,略通文墨。”

老者抚须点头:“观你眉宇间有文气萦绕,想必是读过圣贤书的。老朽今日讲学,不知小友可有见解?”

李道元沉吟片刻,道:“先生所言‘正心为本’,晚生深以为然。只是……晚生以为,心虽正,却未必能行正。”

“哦?”老者眼中闪过一丝兴趣,“此言何解?”

李道元坦然道:“譬如一人心向善,却因外力所迫,不得不为恶。此非心不正,而是力不足。”

老者哈哈一笑:“好一个‘力不足’!小友倒是首抒己见。既如此,不如与老朽辩上一场,如何?”

“辩学?”李道元一怔。

“正是。”老者目光深邃,“若你胜了,老朽赠你一卷真迹;若你败了……”他顿了顿,“便留下给老朽当个书童,如何?”

柳青河闻言,眉头一皱,当即就要开口反对。李唐却一把拉住他,微微摇头。

“李兄?”柳青河疑惑。

“让他自己决定。”李唐低声道,“这是他的机缘。”

柳青河虽不解,但见李唐神色郑重,便不再多言。

李道元沉思片刻,拱手道:“既蒙先生抬爱,晚生愿一试。”

——

书院中央,一桌两椅,一壶清茶。

老者与李道元相对而坐,众学子围坐西周,屏息以待。李唐和柳青河站在一旁,静观其变。

“今日辩题——”老者轻抚竹简,“‘君子当以德服人,还是以力服人’?”

李道元深吸一口气,道:“晚生以为,君子当以德服人。”

老者微笑:“何以见得?”

李道元朗声道:“德者,心之正也。以德服人,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譬如尧舜垂拱而治,天下归心,此德之效也。”

老者点头:“善。然则,若遇蛮夷不服,盗匪横行,德不能化,又当如何?”

李道元不慌不忙:“德不能化,乃德未至也。若德如日月,普照万物,何物不化?”

老者眼中精光一闪:“若有人心如铁石,德不能入,又当如何?”

李道元沉吟片刻,忽然反问:“先生可曾见过真正的铁石之心?”

老者一怔:“此言何意?”

李道元正色道:“晚生以为,世间并无真正的铁石之心。所谓‘不可化’,不过是德未至其深处罢了。譬如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德化万物,亦当如是。”

老者抚掌大笑:“妙哉!小友此言,倒是点醒老朽。”

他忽然话锋一转:“然则,若强敌当前,生死一线,德不能救,又当如何?”

李道元沉默片刻,缓缓道:“若至此时,力或可救一时,但终非长久之计。譬如前朝以力吞六国,二世而亡;我朝以德安天下,己历经七世。故晚生以为,德虽缓,却可长久;力虽速,终难持恒。”

老者目光灼灼:“若德与力并行,又当如何?”

李道元眼前一亮:“德为本,力为用,此乃上策!”

“哈哈哈!”老者仰天大笑,声震书院,“好一个‘德为本,力为用’!小友之见,己得圣贤三昧!”

他站起身,郑重道:“此辩,是老朽输了。”

众学子哗然,纷纷交头接耳。

李道元连忙起身:“先生谦让,晚生愧不敢当。”

老者摇头:“非是谦让。老朽谢之晋,平生辩学无数,今日得遇小友,方知后生可畏。”

“谢之晋?!”柳青河失声惊呼,“书圣谢之晋?!”

老者微微一笑,周身气息陡然一变,原本平凡的身躯竟隐隐有灵光流转,一股浩瀚的浩然之气冲天而起!

李道元目瞪口呆:“您……您是……”

谢之晋抚须笑道:“老朽闲云野鹤,偶游人间。今日见小友文心初成,心生欢喜,故以辩学相试。”

他目光慈和:“李道元,可愿拜老朽为师?”

李道元浑身一震,随即毫不犹豫地跪下,恭敬叩首:“弟子拜见师尊!”

谢之晋满意点头,伸手虚扶:“起来吧。”

他看向李唐和柳青河,微微颔首:“两位小友,多谢一路照拂劣徒。”

柳青河连忙还礼:“前辈言重了。”

李唐则拱手道:“李道友能得前辈青睐,是他的造化。”

谢之晋笑了笑,忽然看向李道元的书箱:“那支笔,带着吧?”

李道元一怔,随即明白他指的是红俏附身的狼毫笔,连忙点头:“学生定然带着。”

“执念入笔,倒也难得。”谢之晋意味深长道,“日后或有机缘,以身证道也未可知。”

李道元郑重应下。

——

夕阳西下,李道元背着书箱,跟随谢之晋离去。

临别前,他朝李唐和柳青河深深一揖:“两位仙师,多谢一路相伴。他日若有缘,再报此恩。”

柳青河摆手笑道:“去吧,好好修行,别辜负了你这身资质。”

李唐则取出一枚玉简递给他:“此中有我一道剑气,危急时可护你一次。”

李道元感激接过,再次行礼,随后转身跟上谢之晋的步伐。

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夕阳余晖中。

小狐狸“嘤”了一声,似乎有些不舍。

柳青河叹道:“想不到竟是书圣亲临……李兄,你早就看出来了?”

李唐点头:“虽没看出老先生的修为,但是老先生书简上的灵韵可不简单。”

柳青河啧啧称奇:“李道元这小子,运气倒是不错。”

李唐望着远方,轻声道:“各人有各人的缘法。”

——

夜色渐深,河湖小镇灯火零星。

李唐和柳青河寻了间客栈住下。

推开窗,月光如水,洒在窗棂上。

李唐取出银龙剑,养魂木剑鞘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灵光。

“殿下,李道元此去,未来成就恐怕不可限量。”敖烈的声音在识海中响起。

李唐微微一笑:“是啊……”

他抬头望向星空,心中默念:

“希望我们都能得偿所愿。”


    (http://kkxsz.com/book/jjgcaa-9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