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多的泥土气息尚未散尽,艾蕾·斯卡佩尔的考察小组又马不停蹄地驶入了环绕“红色里昂”(Ville Rouge)周边的农业地带。
不同于波尔多平原广阔的开阔麦田,这里的景象复杂得多。缓缓起伏的河谷坡地上,金色的成熟麦田、翠绿的苜蓿草地,和整齐排列、郁郁葱葱的葡萄园交相辉映。
尤其是那些世代相传的优质葡萄园,如同镶嵌在土地上的绿色宝石,是法兰西公社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外销产品。
然而,当艾蕾一行人抵达以生产公社优质葡萄酒闻名的“罗讷河谷第西联合合作社”时,气氛却显得凝重而略带沮丧。
公社派驻的年轻农业技术代表皮埃尔,一位热血沸腾的工业化推广者,正皱着眉头,对着几台停在葡萄园边缘、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的“红十月”履带拖拉机叹气。
“斯卡佩尔同志!您可算来了!”皮埃尔看到艾蕾,如蒙大赦地迎了上来,随即注意到她的情况,声音又低了下去,带着敬意和一丝尴尬,“这…这情况有点棘手。”
顺着他的指引,艾蕾看到了问题核心:一片位于缓坡上的壮年期葡萄园。株距约一米,行距在1.2米左右。一排“红十月”履带拖拉机停在行间,但它们的履带宽度,以及那粗壮、略微向前伸出的柴油引擎罩和散热器,在狭窄的葡萄行间显得尤为突兀和笨重。
旁边的地面上散落着几根碰断的新枝和刮蹭掉的嫩叶,无声地诉说着钢铁巨兽与娇嫩葡萄藤之间这场“初次亲密接触”的失败后果。
“我们严格按照计划推行机械化翻土和除草作业,”皮埃尔指着葡萄园另一侧一小片看起来坑洼不平、土壤被搅得乱七八糟的角落,“结果就是这样。拖拉机根本转不开身,履带一蹭上去就伤藤蔓。轮式拖拉机?这里坡度不小,加上土壤被雨水浸润后松软,轮子打滑得厉害!效率低下不说,还差点翻车!老葡萄农们说……说我们这是‘穿靴子踩蚂蚁’,瞎胡闹!”他有些垂头丧气。
艾蕾缓步走近葡萄园边缘,目光敏锐地扫过受损的藤蔓,又望向那些设计精良却在此处无所适从的重型机器。
沃克在她身旁,也仔细观察着履带边缘与最近一根葡萄主干之间那局促到令人窒息的间隙,手指无意识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敲了敲。
“皮埃尔同志,”艾蕾开口,声音带着她一贯的清脆,但没有了在波尔多时的雀跃,多了一份严肃的审视,“计划书上只说了‘推广’,但没说‘如何’在这类特定地形和作物间‘推广’。你们了解过适应葡萄园的小型专用设备吗?”
皮埃尔愣了一下:“小型?我们最好的动力源就是这些‘红十月’了。别的地区……不太清楚。”
“合作社原有的葡萄园耕作设备呢?”沃克在一旁平静地发问。
“还在,”一个苍老但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一位穿着打补丁的工装裤,皮肤晒成深棕色的老农工走了过来,手里还提着他那磨损得发亮的传统人力深耕锄。他就是合作社里威望最高的老葡萄农之一——路易·帕潘(Louis Papin),正是“穿靴子踩蚂蚁”的原创者。
他用布满老茧的手指毫不客气地戳了戳那粗壮的履带:“我们用了几代人的,是这些!”他指了指葡萄园一角停着的几台小巧得多的手扶轮式中耕机(有些甚至是马拉时代改造的柴油动力头),还有大量的锄头和手工剪枝工具。
“它们像穿芭蕾舞鞋!安静,灵巧!可你们嫌慢,嫌落后!”老人有些激动,花白的胡子都在颤动。
皮埃尔想争辩,却被艾蕾抬手制止了。
“帕潘大叔说得有道理,”艾蕾走到那些小巧灵活的手扶式机械旁,蹲下身(沃克立即半跪支撑着她,让她能看清底盘结构),用手摸了摸它狭窄的轮子和简单的传动轴结构,然后又轻轻抚摸旁边一株健壮的葡萄老藤,“钢铁的脚,也该有轻重缓急。葡萄园不是大平原,娇贵的藤蔓承受不起几十匹马力的冲击和碰撞。”
她站起身,目光在笨重的“红十月”、灵活的小型手扶设备以及帕潘大叔那把锄头之间来回扫视。
夕阳在她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也照亮了她眼中跳跃的火花。这不是失望,而是另一种兴奋——解决复杂难题的兴奋。
“同志们!”她猛地一拍手(动作之大让沃克小心地托了一下她另一侧的胳膊肘),“任务变了!今天我们不是来强制推行一个型号的拖拉机,而是来为这片葡萄藤打造合适的‘钢铁芭蕾舞鞋’!”
她开始快速口述,沃克打开笔记本飞快记录:
1. 首要需求:极致窄体化! 拖拉机宽度必须压缩!引擎罩和散热器位置必须抬高、后移!
2. 动力与灵活并存: 功率不需要太大,但稳定性(尤其在有坡度的葡萄园)和低噪音(减少惊扰藤蔓和人)是关键。
3. 因地制宜的附件: 优先开发窄体葡萄园专用型中耕器、除草机、施肥喷药装置。
4. 保留现有工具的价值: 立刻组织技师评估和改造现有的手扶式机械,提高其可靠性。
5. 实地听取最智慧的声音: 明天上午,全体技术员、拖拉机手、包括皮埃尔和我,跟着帕潘大叔和合作社最有经验的老葡萄工们,从头到尾观摩一次他们传统的耕作流程!不准带机器,只带纸笔和脑子!
她的条理清晰、命令明确,又充满了“学习”而非“强制”的尊重态度。帕潘大叔和周围几个围拢过来的老农对视了一眼,浑浊的眼睛里终于露出了赞同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皮埃尔虽然还有些不服气,但也明白了方向,挺首了腰板。
就在这时,一个小伙子匆匆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份电报纸:“斯卡佩尔同志!中央(指玛格丽特)转来的急电!”
艾蕾有些意外地接过电报,沃克也关切地靠近。电报内容简洁却意味深长:
电报发自巴黎公社总委办公室
致里昂前线农业小组艾蕾、沃克:
波尔多的报告收悉,创意见解令人欣喜。南方农业之复杂性己超出图纸所绘,尤其传统宝贵之处。你们此刻身处的是法兰西文化的细部脉络,非蛮力可征服。期待里昂智慧如同罗讷河水,在钢铁与藤蔓间寻得平衡的流淌。
——致艾蕾同志及‘小拖拉机手’,愿葡萄藤的韧性予汝力量。
—— 玛格丽特·卡隆
这份电报,不仅肯定了他们在波尔多的成果,更敏锐地察觉到了里昂遇到的更深层次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精细作业与文化传承的问题。
它以一种充满诗意的比喻(“文化的细部脉络”、“钢铁与藤蔓间的平衡流淌”)指明了方向,并巧妙地将最美好的祝福融入其中。
艾蕾握着电报,感受着纸上的分量,眼中瞬间涌起一层湿意,但很快被更明亮的决心取代。她将电报仔细收好,对着沃克和众人扬了扬下巴:“听到了吗?玛格丽特同志在等我们的‘平衡之策’!”
她转身走向帕潘大叔,露出一个热情而略带俏皮的笑容:“帕潘大叔!明天一早,带我们见识见识您的‘芭蕾舞步’吧?咱们一起,给公社的葡萄酒瓶盖里‘酿’点新配方进去!”
老人的嘴角终于向上扬起一个深深的弧度:“乐意之至,委员同志!”
夜色笼罩了罗讷河谷起伏的坡地。临时办公室(由合作社仓库改造)里,灯光明亮。艾蕾伏在桌案前,沃克在一旁安静地整理着白天的笔记和帕潘大叔提供的一份老式耕具图纸。
艾蕾在一张草图上勾画着设想中的“葡萄园小钢马”——极其瘦长的车身、抬高的引擎、近乎垂首的转向系统……她画得飞快,偶尔停下来,摸着肚子喃喃自语:“小家伙,听见了吗?我们要让钢铁在葡萄园里学会跳舞!”那神情,就像一个在为新朋友设计华丽礼服的兴奋孩子。
不远处的黑暗中,葡萄园里的老藤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期待着,一场由钢铁与智慧共同编织的、不伤筋骨的“新农舞”即将在它的地盘上演。
法兰西的田野革命,正深入它最柔软也最坚韧的神经末梢。
(http://kkxsz.com/book/a0efde-2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