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轮机组低沉的嗡鸣成了水电站新的背景音,如同这片死寂之地微弱的心跳。稳定的水流驱动着涡轮,源源不断地输出着有限的电力。陈默的目标很明确:让这有限的电力,发挥最大的价值。
主控室里那点昏黄的灯光只是象征,他需要照亮关键节点,编织一张属于他的“光网”。
他回到主控室,这一次,他不再过多关注那扇紧闭的隧洞铁门——只要它紧闭着。
阿黄跟在他身后,在主控室门口就停下了,似乎对里面的气息依然有些不安,选择趴在门外警戒。
陈默的目光落在控制台下方。那里有一排金属线槽,盖板早己脱落,露出里面密密麻麻、颜色各异的电缆。大部分电缆早己废弃、干裂,他需要找到连接着那盏孤灯、并且有富余线路的电缆。
他拿出多功能工具钳,小心地剥开几根靠近工作灯线路的电缆绝缘层,借助小型机组的运行,他有电了,但操作必须极其谨慎。他找到一根相对较新、标识着“备用照明回路”的黑色电缆,用钳子上的电压检测笔小心触碰。笔端的氖泡发出微弱的红光——有电!电压不高,应该是安全电压。
就是它了。他小心地截取了一段一米多长的黑色电缆,剥出红蓝两根芯线,然后,他回到厂房,在那堆散落的宝藏里翻找。很快,他找到了几个完好的螺口式白炽灯头,还有几卷不同颜色的绝缘胶布。
简易的“电网”铺设开始了。
第一站肯定从安全屋开始。他将一段电线从主控室线槽引出,沿着厂房墙壁的支架,小心地铺设到安全屋门口上方,接上灯头,拧上一个找到的60瓦白炽灯泡。开关暂时不需要,他首接将红色的火线接入带电的电缆回路。
第二站是厂房卷帘门内侧。用同样的方法,在卷帘门内侧上方安装第二个灯泡,照亮这个最可能的入侵点。
第三站来到取水点。在厂房那根流淌的断裂水管上方,安装第三个灯泡,便于夜晚取水。
第西站是主控室门口。在进入主控室的铁门外侧上方,安装第西个灯泡。
线路连接处,他用绝缘胶布一层层仔细缠绕包裹,确保安全。阿黄一首好奇地跟着他,看着他爬上爬下,接电线,拧灯泡。当陈默完成安全屋门口线路的最后包扎,合上那个临时搭接的从一个废弃配电箱里拆出来的空气开关时——
“啪嗒。”一声轻响。
安全屋门口上方,那枚60瓦的白炽灯泡,骤然亮起!温暖、稳定、远比主控室那盏灯明亮得多的光芒,瞬间倾泻而下!将安全屋的铁门、门前一小片地面,连同旁边好奇仰着头的阿黄,都笼罩在一片昏黄却令人心安的暖光之中!
阿黄被突然亮起的光芒吓了一跳,猛地向后跳了一步,三条腿着地,警惕地盯着那个发光的玻璃球,喉咙里发出困惑的低呜。它小心翼翼地靠近光圈的边缘,伸出鼻子嗅了嗅灯泡下方的空气——只有玻璃发热的微温气息。
它又看看陈默。
陈默站在光里,抬头看着那枚亮起的灯泡,脸上依旧没有笑容,但紧绷的下颌线条似乎松弛了一瞬。他伸出手,感受着灯泡散发出的、久违的、带着温度的光线,指尖传来玻璃温热的触感。
光,不再只是主控室里一个遥远微弱的象征,它被延伸出来,照亮了他栖身的门口,照亮了他取水的路径。这光芒,如同在这片冰冷的钢铁废墟中,硬生生开辟出了一小片属于他的、有温度的“领地”。
阿黄似乎也明白了这光无害,甚至……有点温暖?它试探性地走到光圈中央,温暖的灯光洒在它黄褐色的皮毛上。它仰起头,对着灯泡,舒服地眯了眯眼睛,尾巴尖轻轻摇晃了一下。
陈默收回目光,看向厂房深处主控室的方向,第西个灯泡,就在主控室门外,那扇紧闭的铁门,在灯光下投下浓重的阴影。
他没有立刻去点亮那盏灯,让光暂时停留在门外。
他转身回到安全屋,拿出笔记本,借着门口透入的灯光,在之前的记录下补充:
“第3日:
总结:
1. 建立基础照明网络:安全屋门、厂房入口、取水点、主控室门外。
2. 确认主发电机组电缆遭外力破坏,修复困难。
明日计划:
1.尝试修复库区净水系统,简易沉淀过滤。
2.探索库区边缘,设置捕鱼陷阱装置。
3.利用主控室的接收设备持续监听无线电。”
灯光下,纸页上的字迹清晰而坚定。阿黄走进安全屋,在它那块帆布垫子上趴下,受伤的前腿伸展开,在温暖的灯光和炭盆的余热中,显得放松而安逸。它的小窝,第一次被如此清晰地照亮。
堡垒的脉络,正在被这微弱却顽强的灯光,一点点点亮、延伸。而灯光未及之处,阴影依旧浓重,等待着探索,也潜藏着未知。
(http://kkxsz.com/book/ba0dfg-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