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信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章 信号

 

水库的水在阳光下呈现出醉人的碧蓝,微风拂过,泛起细碎的、金色的涟漪。

但这美丽之下,是陈默暂时无法首接饮用的未知,解决长期饮水问题,必须提上日程。

修复水处理间那套复杂系统显然不现实,陈默的思路很首接:物理沉淀 + 简易过滤。

他带着阿黄来到岸边,选了一处相对平缓、水流停滞的洄水湾,水底是细腻的泥沙。他先用撬棍和找到的铁锹,在岸边挖了一个浅坑,坑底铺上一层洗净的、相对干净的鹅卵石,然后,在旁边挖了一条浅浅的引水沟,将库区的水缓慢引入浅坑。

这就是第一级的沉淀池,浑浊的水流入浅坑,流速减慢,泥沙和大部分悬浮物会自然沉降在底部的鹅卵石缝隙里。

接着是过滤。他回到厂房,在废弃的材料堆里翻找,找到了几个破损的、用来装活性炭或石英砂的、厚实的尼龙滤袋,滤袋网眼很细。他又找到了几块废弃的、类似海绵的聚氨酯过滤棉,材质细密。

他将滤袋清洗干净,在里面先铺上一层相对粗糙的、洗净的小石子,再铺上一层细细的河沙,最上面铺上厚厚一层撕碎的聚氨酯过滤棉。这就是一个简易的过滤芯。

他做了一个木架,将装满滤料的尼龙滤袋固定在木架上,架在沉淀池的出水口上方。沉淀后的水,缓慢地滴入滤袋,经过层层过滤,流入下方一个接水的塑料方桶里。

水流很慢,看着浑浊的库水经过沉淀和过滤,在桶中逐渐变得清澈透明,陈默心中稍定。这水,再煮沸后,应该比较安全了,一个缓慢但可持续的净水系统初步建立。

解决了水,食物是下一个挑战。熏羊肉干所剩无几,库区丰富的鱼类资源是最好的目标。

陈默再次发挥动手能力。他用找到的细尼龙绳和弯曲的铁丝,制作了几个简易的“地笼”式陷阱,入口呈漏斗状,内部有倒须,鱼游进去就很难出来。陷阱里放上一点捏碎的、带着油腥味的熏羊肉干做诱饵。

选择水库岸边水草丰茂、水流相对平缓的几处地方,将陷阱沉入水底,用绳子系在岸边的石头上,做好隐蔽标记。

他又用一根结实的木棍、尼龙绳和几个在工具间找到的大号鱼钩,制作了简易的钓竿。没有浮漂,全凭手感,鱼饵同样是碎肉干。

做完这一切,己是下午,他将钓竿插在岸边,设置好角度。能否有收获,只能等待时间和运气。

回到主控室,昏黄的灯光依旧亮着。陈默的目光落在控制台角落一台落满灰尘的设备上。那是一个方形的、带有频率刻度盘和旋钮的黑色金属盒子,上面连着一根折断的拉杆天线——一台短波收音机!旁边还有一个更小的、类似信号放大器的东西。

张工笔记里提到的“收音机信号”!

陈默的心跳微微加快,他小心地拂去收音机上的灰尘,设备很旧,但外壳完好,他尝试着按下电源开关。

毫无反应。

没有电池仓,是交流供电,他检查背后的电源线,插头还插在一个布满灰尘的插座上。他顺着电线看去,发现插座旁边控制台内部的一个小型空气开关跳闸了。

他拿出工具钳,小心地打开控制台下方的检修盖板,里面线路复杂,灰尘更多。他找到那个跳闸的空气开关,是一个老式的瓷保险闸刀,他尝试着用力推上闸刀。

“啪!”一声轻响,伴随着一丝微弱的电火花!

紧接着,沉寂多年的收音机,内部发出一阵轻微的、仿佛元器件苏醒的“嗡嗡”声。刻度盘上一个极小的红色电源指示灯,极其微弱地亮了起来!

成功了!

陈默立刻戴上放在旁边同样布满灰尘的监听耳机,耳机里传来一片嘈杂的、沙沙的白噪音,如同无数细碎的雨点。

他屏住呼吸,手指小心地、极其缓慢地转动频率调谐旋钮。

“沙沙……滋啦……沙沙……”

耳机里只有单调重复的噪音海洋,他耐心地、一个频段一个频段地搜索。调频波段一片死寂,中波波段只有更强的电流干扰噪音,他转向短波波段,这里是国际广播和远程通讯的领域,也是末日中最有可能捕捉到微弱幸存者信号的地方。

旋钮一格一格地转动,耳机里的噪音起伏变化,时而尖锐,时而低沉。

突然!

在某个极其狭窄的频点上,那单调的沙沙声中,极其微弱地、断断续续地夹杂进一种不同的声音!

哒…哒哒…哒…哒哒哒…

不是语音!是某种规律的、重复的电子脉冲音,非常微弱,时隐时现,仿佛随时会被噪音的浪潮彻底淹没,但又顽强地、周期性地重复出现。

陈默的手指瞬间停住!全身的肌肉都绷紧了!他小心翼翼地微调着旋钮,试图让那微弱的声音更清晰一些。

哒…哒哒…哒…哒哒哒…

节奏固定,间隔稳定,这绝不是自然噪音,这是人工信号!是某种……编码?!

张工笔记里的记录瞬间闪过脑海!“收音机!该死的收音机!有信号!断断续续……西边……坐标……免疫者基地?”

陈默猛地看向收音机旁边那个小型的信号放大器,他迅速将其电源线也插上插座,打开开关,放大器上一个绿色的指示灯亮起。

他再次将耳机紧贴耳朵,屏住呼吸,仔细分辨。

放大器似乎起到了一点作用。那规律的脉冲音清晰了一点点,但依旧微弱,如同风中残烛:

哒… 哒哒… 哒… 哒哒哒…

循环重复。

陈默立刻拿出笔记本,翻到空白页,用铅笔快速地记录下这组脉冲的节奏模式。

信号持续了大约三分钟,然后毫无征兆地消失了,耳机里重新只剩下单调的沙沙声。

陈默没有动,他维持着那个姿势,手指停留在旋钮上,耳朵紧贴耳机,如同凝固的雕塑。阿黄不知何时来到了主控室门口,安静地趴着,黑亮的眼睛望着他,似乎感受到了主人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凝重的专注。

五分钟……十分钟……沙沙声依旧。

信号没有再次出现。

陈默缓缓放下耳机,他低头看着笔记本上记录的符号。

这是什么?摩尔斯电码?不,摩尔斯电码的点和划组合比这复杂得多。某种简化的定位信号?识别代码?还是……求救?

西边、坐标、免疫者基地。

这几个词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在陈默的心头。这微弱、断续、无法解读的脉冲,是这么久以来第一个确凿无疑的、来自人类文明残留的“声音”。它证明了他并非绝对孤独,在某个遥远的西边,可能存在着一个叫做“免疫者家园”的地方。

希望,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想象,而是化作了耳机里那微弱却真实的脉冲回响。

陈默合上笔记本,将那个记录着神秘脉冲的页码小心折起,他看向窗外,天色渐暗,主控室门外的灯泡自动亮起,昏黄的光线透过门缝,在布满灰尘的地面上投下一条光带。

堡垒之内,光网初成,净水缓流,堡垒之外,黑暗依旧,但一道来自遥远西边的、微弱的无线电波,如同黑夜海面上灯塔的闪光,第一次刺破了无边的孤寂,指明了可能的方向。

他需要更强的天线,需要更灵敏的接收设备,需要……破解这组密码。

阿黄站起身,走到他腿边,用脑袋蹭了蹭他的裤腿,陈默弯腰,揉了揉它的头,动作是少有的温和。

“听到了吗?”他低声说,目光却穿透墙壁,望向西方沉入山峦的暮色,“有人在说话。”

阿黄仰着头,喉咙里发出一声短促的、像是回应的呜咽。


    (http://kkxsz.com/book/ba0dfg-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