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潜、冯去疾、蒙毅等人松了口气。
激进派儒生看向扶苏的眼中却尽是错愕、痛心和被背叛后的愤怒!
臣等正欲死战,公子何故先降?
以往公子直谏陛下的刚直血勇呢?
拿出来!逼迫陛下确立太子位啊!
此时不逼,更待何时?!
仇迎更是急躁的当即劝说:“陨星现世,实乃天意昭昭,绝非人祸!”
“万望公子遵天意行事,如此方才是顺天而为!”
扶苏面向仇迎一礼,正声道:“子曰:敬鬼神而远之。”
“今仇博士假借鬼神之说进献治国之策,可谓大儒乎?”
面对扶苏的质问,仇迎再不敢言,生怕被扶苏掀了大儒的帽子!
嬴政眼中冷冽渐渐消散,甚至涌出了些许期待之色,再度追问:“扶苏以为,朕当以分封治国乎?”
扶苏想要取巧避开这个问题。
但扶苏却不知道,在嬴政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比此次陨星事件更重要!
局势发展至此,由不得扶苏再婉言避让,扶苏更不能为了迎合嬴政的喜好就背叛自己的执政思想,否则很容易混淆敌友、失了人心。
届时,就算是嬴政真的有心把皇位传给他,也难保其他兄弟来夺他的宫门!
扶苏干脆说出了他现在的真实想法:“儿臣以为,分封于万世之治有利,于二世之治有弊。”
“儿臣欲取分封之利,却不知该如何避免分封之弊。”
“方才群臣雄辩之际,儿臣之所以一言不发,就是因为儿臣尚未想清其中利弊,实在不敢妄言大事。”
听到扶苏这番话,嬴政非但不曾失望,反倒是期待之色愈盛:“详叙之!”
既已明言,便无退路,扶苏坦然道:“周存八百载,疆域暴增,华夏之民暴增,此足见分封之利。”
“然,武王驾崩后,三监顷刻即叛,若非周公东征,则周早已亡矣,此足见分封之弊。”
“儿臣以为,若以分封治国,可得万世天下,纵是父皇厌弃分封,儿臣向往分封之心依旧不减分毫。”
“但若是想要以分封得万世,就必须先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该如何以分封得二世!”
“儿臣冥思苦想,却至今仍未想到一条良策,能令各诸侯封国之间永无兵戈。”
“待到儿臣想通其中关窍,儿臣会再谏父皇,请父皇以分封治天下。”
他迷恋分封,却不迷信分封。
隋文帝杨坚以秦为鉴,深入研究了秦朝历史,深度汲取秦朝经验,认为秦朝之所以亡,就是因为秦朝坚定的废除了分封制。
所以杨坚反其道而行之,大举实行分封制,希望能以分封得万世天下。
结果呢?
杨广、杨秀、杨谅等人都因此大权在握,进而滋生出了滔天野心,每个诸侯都不想偏安一隅,也确实坐拥争那至高之位的兵马,各封国之间的内战让本就混乱的隋朝雪上加霜,最终彻底崩溃!
周朝初年的三监之乱距他足有一千六百四十二年,太过久远,但他却是生于隋朝的人,亲眼看到了隋朝末年的种种乱象并深切的参与其中。
他如何能不以隋为鉴?
他翻遍了史书,看遍了前朝兴亡,始终在寻找分封和郡县之间的平衡点,希望能够建立万世永昌的王朝。
只可惜,时至今日依旧无果,否则唐廷群臣又怎能劝的动他!
说出自己的执政思想后,扶苏直视嬴政,眼中尽是坦然和平静。
嬴政抚掌而笑:“彩!”
“大彩!”
冯去疾、伏胜等人心头涌出浓浓喜色。
李斯、赵高等人心脏却是猛的一沉!
扶苏依旧心向分封,陛下何故开怀?!
扶苏也目露不解:“父皇不训斥儿臣乎?”
嬴政畅快大笑:“训斥汝?”
“汝已知分封并非万能之策,古之圣贤亦非全无错漏。”
“汝更是已知一世法非万世法,遍观典籍之后却仍苦思治国之道。”
“朕欢喜还来不及,又怎会因此斥汝?!”
嬴政迷恋郡县制,但不迷信郡县制。
当今天下正值大变之世,唯有变革才能治新朝。
只要是能带领大秦走向万世永昌的制度,就是好制度!
如今扶苏已经精通先贤思想,却不再尽信先贤思想,而是站在先贤的肩膀上思考属于当今大秦的治国思想。
虽然扶苏还一无所得,但扶苏思想上的蜕变却已经足够让嬴政倍感惊喜!
嬴政看向扶苏的目光中再无冰冷,期待之色更甚:“汝除了方才所言的不解之外,可还有其他不解?”
扶苏摸索着嬴政的想法,诚恳的说:“还有很多。”
“儿臣思考此事已久,却无人能为儿臣指点迷津,积累了太多不解。”
“不瞒父皇,儿臣迷茫已久、困顿已久!”
这一次,嬴政如扶苏所料一般毫不犹豫的说:“尽皆撰成奏章……不,撰于竹帛之上即可,呈上来,与朕一观。”
“日后若是再有疑惑,也莫要藏于心底,而是当明告朕。”
难怪吾儿如此迂腐,不是吾儿愚钝,而是因为吾儿无名师指点迷津啊!
一群庸师,害煞吾儿!
既然无人能为吾儿指点迷津,那就让乃翁为吾儿解惑!
扶苏面露大喜,当即拱手:“儿臣,拜谢父皇!”
尊法的李斯等臣子、崇儒的仇迎等臣子,此刻心里竟是升腾起一个相同的想法。
天塌了!
他们的陛下/公子背叛了他们!
赵高更是觉得天塌了!
在赵高的刻意经营下,向嬴政讨教问题已是独属于胡亥的特权。
但现在,能随时向嬴政讨教问题的人却多了一个,这个人还恰恰是胡亥最大的竞争对手!
嬴政并不在意群臣的想法,声音转肃:“得天下、废分封后,朕亲往泰山祭天。”
“皇天若是果真有天意,理应于朕祭天之际明告朕,而非是坠星于人间、乱万民民心。”
“坠星之字,必是贼子所刻。”
“传朕令。”
“假借谶纬天命之说乱秦社稷者,族!”
“附和吹捧坠星之字乃是天意者,斩!”
嬴政未尝不怀疑那坠星是天命。
但嬴政不能承认,更不愿退让,而是选择以强权对坠星上的文字盖棺定论。
满堂朝臣再不敢就此事多言,齐齐拱手:“唯!”
嬴政目光转向扶苏,沉声道:“乱臣贼子,胆大包天,妄言天命,害秦社稷。”
“朕欲令上卿扶苏兼东郡御史之位,亲往东郡彻查此事。”
“上卿扶苏,可愿助朕?”
扶苏刚觉得他摸清了嬴政的想法,嬴政的命令就又超出了扶苏意料之外。
就算内史之职很闲,也不至于还没履职就先借调吧!
扶苏一时间不明白嬴政为何如此施为,却还是立刻拱手:“能为父皇分忧,实乃儿臣之幸也。”
“儿臣愿往!”
嬴政略略颔首,声音加重:“令!”
“加上卿扶苏为东郡御史,赐出入东郡诸处之权,监察东郡百官之权,彻查陨星之乱。”
“拨上卿扶苏八百精锐随行护卫,予上卿扶苏临机决断之权,非常时刻,可先斩秩千五百石以下之官吏而后奏!”
扶苏肃然拱手:“唯!”
嬴政略略颔首:“散朝。”
“上卿扶苏留下。”
群臣告退,每一名臣子的脚步都很急,眼睛则是狂向同党使眼色。
突如其来的陨星谶言本是能掀起天下波澜的大事,但相较于今天嬴政和扶苏表露出的态度而言,反倒是成了小事。
各方势力都急不可耐的想要商讨对策,咸阳城今夜恐难眠!
待到群臣离去,嬴政也起身走下高台,温声道:“陪朕走走。”
领着扶苏走出正殿,嬴政随口发问:“昨夜寝息何如?”
扶苏的身体抢在意识之前拱手道:“儿安,父皇夜来寝息何如?”
此话一出,嬴政的身形僵硬了一瞬,回忆起了被公子扶苏‘孝顺’的恐惧。
扶苏迅速补充道:“昨夜刚一闭眼,再睁开眼天色竟已大亮。”
“儿臣险些以为儿臣生出了幻觉。”
嬴政略有些后怕的颔首:“扶苏苦战远征,定然身心俱疲,理应好生休息。”
“章台宫东南角二里有一座府邸,赐汝了。”
扶苏笑道:“谢父皇。”
嬴政继续说道:“扶苏本就远征初回,朕理应允汝一段休沐,却又令汝亲往东郡,汝心中可有怨怼?”
扶苏摇了摇头:“儿臣罕有功于社稷,如今能得父皇信重,济世安民,儿臣乐此不疲。”
嬴政笑了笑,目光看向扶苏:“朕令汝往东郡,非是令汝济世安民。”
“汝此行,定会无功而返,莫要心怀压力。”
扶苏目露不解:“父皇何出此言?”
嬴政加重声音:“切记!”
“假借谶纬天命之说乱秦社稷者,族!”
“附和吹捧坠星之字乃是天意者,斩!”
“宁错杀,不放过!”
扶苏顿时了然,看向嬴政的目光多了几分震惊:“此举不得民心,不合律法,亦不合父皇治政的想法。”
“无须儿臣劝谏父皇,父皇理应已自省也!”
大秦的法是讲证据的法。
但现在,嬴政分明是要不讲证据的一网打尽。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嬴政没有回答,只是反问:“汝又欲如何施为?”
扶苏断声道:“自是彻查真凶,将罪犯绳之以法,而非是滥杀无辜!”
嬴政嘴角噙着几分嘲讽:“天真。”
嬴政的嘲讽不知是在嘲讽扶苏,还是在嘲讽他自己。
曾经的嬴政和扶苏的想法一般无二,就算是遇到了刺杀也不会选择杀尽附近的所有人,而是选择彻查真凶、抓捕真凶。
结果呢?
张良现在还在外面潇洒着呢!
张良尚且如此,更遑论是此次刻石的真凶了。
嬴政没有急于驳斥扶苏,而是截断了这个话题,继续迈步向前,随意的说:“陪朕走走。”
(http://kkxsz.com/book/badjge-9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