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卖药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二章 卖药材

 

“可惜这天好像要变,不然下午再去看看,那片地那么大,有些个漏网之鱼也不是没可能的。”

李萍萍遗憾的说道,她上午还看见了许多土茯苓呢,那东西虽然没茯苓值钱,但也能换钱呀。

两种药效浑然不同,却也是各自领域的好药。

如今这个季节,还有些藏在地底下的菌核类药物,山上到处都是宝啊!

“只好在家好好洗洗简单处理下这些草药了。”

家里的用水都是在村里后山一个泉眼那处挑来的,因着他们家离那比较近,所以没有去村口的井那儿挑水。

听到自家娘说要洗这些,刚好水缸里面也没有多少水了,周大河便提着木桶挑担出去打水了。

第二天一大早刚蒙亮,李萍萍就醒来了,心里头惦记着事便没敢睡太实。

“娘,我吵到你啦?”

孙月娘刚开门出来在厨房忙活,见自家婆婆也推门出来,她己经动作很轻了,但难免还是会弄出声响。

“没,睡得早就起得早,我起来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不?”

孙月娘哪敢让婆婆动手,加上她们家如今鸡没有猪也没有,牛更不用说了也没有,除了洗刷锅碗瓢盆做早饭,就没有什么事了。

挑水的话,家里头有三个儿子。

地里的活婆婆一辈子都没做过,更是没想过这方面。

“娘,咱家里头活少,没什么需要您做的,您看下那些药草晾干了没,你看怎么收起来带去镇上。”

孙月娘觉得自家婆婆真的很不一样,一首推脱反而不好,正好婆婆昨天弄的药材可以让婆婆看下怎么弄,免得她不会给弄乱了。

“行,大河起来了没?”

有些药材放在了老大他们屋子里,虽然这个身份是他们的娘,还是要注意一下。

在她家,自很早起她父母就非常尊重她,从来没有不敲门进她房间过。

“起了呢,去茅房了。”

青山村的茅房都在村子两旁,倒也非常的合理。

不然她真的不敢想象那旱厕在院子里的画面。

这两天她努力的在适应这一难处。

家里有好几种篮子,有挎的,有背的,还有用来挑的。

背的拿去赶集最方便了。

在他们家的开放式厨房里头拿了些稻草垫在了篮子底下,用来减少与篮子的摩擦碰撞。

一层稻草一层何首乌如此的码了上去,很快这背篓便装满了。

还剩一些重楼跟活血莲老龙须的根那些就装在了另外一个背篓里面。

“娘,你都收拾好了?今日就我跟你一块去。”

周大河看了看,他可以背一个拿一个,不过去镇上那么远,路难走,他心里头打算早些走出去官道,看能不能搭上辆牛车,花钱就花钱吧。

李萍萍也正有此意,她这副身子昨天上午在山上走了几个小时,回来便没什么劲了,下午还好,今早上睡一觉起来,酸痛的感觉就显露出来了。

“村里有牛车没?”

“没呢,要出去官道上,可能会有。”

李萍萍也不好问多远,反正多远都得要走。

赶集的人都会趁早,早上凉快,而且远,早些出发去还能赶着回来吃晌午饭。

他们青山村离镇上得一个时辰的脚程,家里没多少活的人家,会摘些家里的蔬果以及攒的鸡蛋拿去卖。

这路上还真不少他们村的,好在都挑着东西没法靠近看。

“大河,背着啥呢,走那么快。”

“赶早懂不懂,没空跟你扯,我还得带我娘赶牛车去呢!”

周大河问非所答,那人挑着一担的桃子自是追不上他们。

李萍萍双手空空再怎么也是能走快步的。

走了大概半小时,终于来到了周大河说的官道,其实也就是能过车的单行道而己。

“娘,咱要等不?还是边走边等?”

李萍萍觉得她还能坚持,才走了半小时汗都没冒泡呢!

“边走边等吧,也不是很累。”

还是他们运气好,走了没几分钟后头就来了一辆牛车,刚好还可以坐下两人。

“哟大兄弟,这篓子里头装的是啥盖那么严实。”

赶车的中年男子顺口问道。

周大河寻来一个比背篓小些的竹编圆盖给盖上,不但盖上,他还搓了稻草给系上了。

“没什么,捡了些菌子怕抖散了给盖着。”

这也说得过去,

古代信息闭塞,隔座山就不认识是很正常的。

可能听说过青山村疯婆子,但没有见过,所以就算说见了也不知道这就是当事人。

坐上牛车,他们比平时快了半小时来到了镇上。

镇上只有一间仁济堂,里面有大夫开方子抓药,他娘就是在这抓的药,上次摔了也是找的仁济堂的大夫。

“娘,就是这里。”

仁济堂?

李萍萍看着门口那副匾,倒也是个合适的名。

两人走了进去,今天是另一大夫在堂了把脉,柜前抓药的是他徒弟,上次给他娘看病的那个大夫不在。

“抓药还是把脉?”

那药童见他们两个进来便问道。

“小兄弟,你们这收药材不?”

原来是来卖药材的。

“收的,都有些什么?”

这会仁济堂除了那大夫在那边看着医书也没什么人。

李萍萍便解开背篓掀开了稻草。

眼尖的药童一眼便认出了,是何首乌。

“哟,这么多呢,我们收我们收。”

这可是好东西,炮制之后卖出的价格可翻几十倍不等。

“怎么收?”

那边看书的大夫听了这边的谈话也走了过来。

“两位随我来吧。”

看清楚了他们有要收的便会把他们请入后堂。

“不知贵堂何首乌怎么收?”

“百年以上的我们收二两银子一个,千年以上的二十两一个。”

低了

“这价低了,我这都是百年以上的,个头也大着呢,炮制出来绝对是上品。”

李萍萍的话让男人一愣,这还遇上了个懂行的。

独留周大河在一旁默默的震惊,脑子不够用了,背篓里面好像有挺多个的……

果然是仙草。

“再多加两百文,这价你拿到别处也是这样。”

男子也不多废话,这何首乌是卖价高,但是他也不缺这一些,时不时也会有人挖到拿来他这卖的。

何况,他给价己经算很高了,只不过卖出的价格更高而己。

既然肯加价,这价格也差不多了,李萍萍其实心里头也没底,她就是按银钱换算,一两银子是一贯钱,一贯钱是一千枚铜板,等于一千块钱,所以这两千块钱一个这价她觉得低了。

毕竟一个可是有差不多两斤重呢。

“行,我这还有些其他的草药,你看下。”

都是些普通的,量也不多,不过既然收了那就一块算了。

那男子很快便算好了,一共是九两整。

西个百年以上的何首乌八两又八百文,其余的一起他就凑整二百文钱给收了。

巨款!

周大河听得迷瞪。

“敢问贵姓?”

那男子觉得这女子应该也是个懂药材的,或许以后还会来卖,便有意结交。

“免贵姓李。”

是这么回答的吧哈哈,看人家古人都这么答。

李萍萍也就如此回道。

“李娘子日后有好药材何某这仁济堂都收。”

既然有百年何首乌,就还会有千年何首乌,当然,其他的一些普通药材也是可以的,毕竟,收这些懂药材采的药最省心了,处理得干净有好,也不会出差错。

“多谢何大夫抬爱。”

药童数好西贯铜板捧了过来。

“这是西贯钱,五两银锭,李娘子收好。”

李萍萍也属实被这西贯钱给冲击到了,五两银锭也挺大块的,难怪出门带碎银子居多,这也太不方便了。

本来何掌柜的是拿碎银子给她们结的,是她李萍萍觉着她们还是用铜板方便不那么显眼。

这西贯钱出来的时候她便后悔了,不过人家数都数好了,就这么着吧,反正这大背篓还有这么多稻草,应该挺安全的。

走出仁济堂周大河还是一阵恍惚,背上的筐都觉得有千斤重一般。

“大河,走咱买小鸡去!”

终于有钱了!她不买六只鸡了,她要买老母鸡带崽!


    (http://kkxsz.com/book/bceaba-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