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分而化之,荆州士族间的嫌隙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章 分而化之,荆州士族间的嫌隙

 

襄阳东津渡口,熹微晨光浸染江面,粼粼波光如同撒落的碎金。纤夫们此起彼伏的号子声,裹挟着江水的腥涩与汗味,撕裂了清晨的宁静。“嘿哟!嘿哟!”粗犷的号子声里,浸着盐渍的纤绳深深勒进古铜色的肩头,汉子们佝偻着脊背,脚掌死死抠住布满青苔的河岸,一步一挪地拖拽着船只,在陡峭的江岸上勾勒出一幅悲壮的劳动图景。

码头不远处,一座飞檐斗拱的三层楼阁临江而立,“骆家商运”西个鎏金大字在朝阳下熠熠生辉,恍若给楼阁戴上了一顶璀璨的冠冕。骆家商运这是江东商会会长骆谦的心血产业,如今由其长子骆长风执掌。骆家商运对码头上干体力的劳工除了干活的佣金,并给予分红股份,让当地劳工得以安居乐业,给劳工宣扬劳动者的权益,劳工们获得了主人翁一般的自豪感,激发了劳工的干活的积极性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不同于寻常商户将劳工视作可随意驱使的苦力,平日里,骆长风总挂在嘴边的“咱们都是一家人”,绝非虚言——他亲自过问劳工饮食起居,为伤病者延医问药,还在码头建起简陋学堂,让劳工子弟能识文断字。这般举措,使得劳工们心中燃起主人翁的自豪感,干活时越发卖命,骆家商运的口碑也在汉江流域口口相传。不出数年,原本分散零落的民间商运,竟被骆家悄然整合,几乎垄断了整条汉江的民间水上贸易。

然而,树大招风。襄阳蔡家,作为荆州士族中的武勋世家,不仅掌控着荆州襄阳的水军精锐,其名下的漕运生意更是经营多年,根深蒂固。骆家商运的异军突起,恰似一柄利刃,狠狠刺进了蔡家的利益版图。蔡家当家人蔡瑁,表面不动声色,暗中却授意表外甥蔡忠频频出手。于是,码头之上,隔三岔五便有士兵以“查验走私”“缉拿奸细”为由,对骆家商船百般刁难。货物被扣、劳工被拘之事屡见不鲜,可每当骆家上门理论,蔡家便以“公务在身”推诿,令人徒呼奈何。

这日清晨,码头又迎来一艘商船。船帆上“骆”字旌旗猎猎作响,舱内满载着色泽艳丽的江南布匹——这是骆家商运与荆州蒯家联手的大生意。蒯家在荆州人脉极广,掌控着庞大的商业网络,这批布匹经由蒯家渠道分销,预计能带来数倍利润。伙计们摩拳擦掌,正准备卸货,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如闷雷般砸在众人心头。

“所有人不许动!”蔡忠骑着高头大马,腰间配剑随着颠簸发出刺耳的撞击声,身后数十名士兵手持长矛,如黑云压城般将码头团团围住,“有人举报,这艘船涉嫌私通袁术奸细!”

此言一出,码头上顿时炸开了锅。骆家管事脸色煞白,踉跄着上前作揖:“蔡将军,这其中怕是有误会!这批货物的文书、路引都在......”

“误会?”蔡忠冷笑一声,马鞭重重甩在地上,惊得众人纷纷后退,“证据确凿,还想狡辩?来人,把货物全部查封!船只扣下!”士兵们如狼似虎地冲向商船,与试图阻拦的伙计们推搡起来,现场一片混乱。

“蔡将军,且慢。”

一道清朗沉稳的声音穿透嘈杂。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骆长风身着一袭月白长衫,手持折扇,正穿过人群缓步走来。晨光洒在他棱角分明的面庞上,映得那双深邃的眸子愈发明亮。他不慌不忙地整了整衣袍,朝着蔡忠深深一揖:“蔡将军,这批货物是我骆家与蒯家的正当生意,文书、印鉴俱在。还请将军明察。”说罢,他抬手示意管事呈上文书。

蔡忠瞥了眼文书,却嗤笑一声:“文书?谁知道是不是假的?我奉蔡将军之命严查奸细,谁敢阻拦,便是同党!”话音未落,他猛地一挥手,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向商船,将试图护货的伙计们强行拉开。

骆长风攥紧了手中的折扇,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心中怒火翻涌,却强自按捺——蔡家此举,明面上冲着骆家,实则是对蒯家与骆家的合作不满。蔡家觊觎布匹生意己久,见蒯家与骆家联手获利,如何能咽下这口气?这场闹剧,不过是蔡家杀鸡儆猴的手段罢了。

最终,货物被强行查封,商船也被拖走。骆长风望着蔡忠远去的背影,嘴角却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三日后,襄阳城最负盛名的醉月楼张灯结彩,一场盛大的宴会在此举行。襄阳各界名流、士族子弟云集于此,丝竹之声悠扬婉转,酒香、佳肴香交织弥漫。蔡家当家人蔡瑁身着华丽锦袍,端坐在主宾席上,身旁环绕着一众亲信;蒯家掌舵人蒯越则一袭青衫,手持玉杯,与周围宾客谈笑风生,儒雅之气尽显。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烈。蒯越放下酒杯,漫步至蔡瑁身侧,微笑着举杯:“蔡兄,近来可好?”

蔡瑁心头一紧,面上却堆满笑意:“托蒯兄的福,一切安好。不知蒯兄今日......”

“听说贵外甥近日在码头闹得有些过分?”蒯越语气依旧温和,眼中却闪过一丝冷意,“商船被扣,货物被查,这事儿,可不太像奉公守法的做派啊。”

蔡瑁笑容僵在脸上,强撑着道:“蒯兄这话从何说起?犬侄一向恪尽职守,怕是有人恶意中伤......”

“恪尽职守?”蒯越轻抿一口酒,意味深长道,“那艘被查封的商船,运的可是我蒯家与骆家的货物。文书、契约俱在,蔡将军的人却视而不见,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蔡瑁脸色骤变,手中酒杯微微颤抖:“原来是蒯兄的生意,这......这其中定有误会!我回去定当彻查......”

“蔡兄,”蒯越打断他的话,目光如炬,“咱们同朝为官,有些事,还是适可而止。手伸得太长,难免会伤到自己。”说罢,他微微颔首,转身离去,只留下蔡瑁一人在原地,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这场看似寻常的对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深潭,激起千层浪。表面上,蔡蒯两家依旧维持着体面;暗地里,猜疑、嫉恨的种子却己生根发芽。此后,蔡家漕运船队常“意外”遭遇风浪,货物受损;蒯家商队行经蔡家地盘时,也总会被“例行检查”,耽误行程。两家明争暗斗不断,渐渐将矛头从骆家商运转移到了彼此身上。

而这一切,皆出自幕后推手的精心布局。那封所谓的“举报信”,正是经听风卫之手伪造,再通过魏延,不着痕迹地落入蔡忠耳中;醉月楼的宴会邀约,亦是刻意为之,只为让蒯越亲耳听闻货物被扣之事。蔡家势大,单凭骆家难以抗衡,唯有挑起士族内斗,方能坐收渔利。

在刘表治下,荆州表面上维持着微妙的平衡,蔡蒯两家碍于主公情面,尚未彻底撕破脸。可暗地里,双方的角力却从未停歇——蔡家扩充水军,蒯家广纳门客;蔡家扶持亲信入仕,蒯家则在商界打压蔡家产业。这般内耗,使得两家无暇顾及江东商会在襄阳的渗透。而骆家商运,则借着这股东风,悄然将触手伸向更广阔的水域。

这场“分而化之”的谋略,不仅为江东势力在荆州撕开了一道口子,更让襄阳士族们明白:在乱世之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而暗处那双操控全局的手,正静待着下一个时机的到来。


    (http://kkxsz.com/book/bcied0-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