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匠心惊世,江东商计撼襄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章 匠心惊世,江东商计撼襄阳

 

次日清晨,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襄阳城的街巷。侍女小倩迈着轻快的步伐,带着我和周泰穿梭在曲折的小巷中。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两侧低矮的民居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柴火气息。转过几个弯后,我们终于来到小巷尽头的一家摆钟店。

店面外观古朴,木质招牌上字迹己有些模糊,但仍能辨认出“精工阁”三个字。推门而入,一股淡淡的木香扑面而来,伴随着清脆而有节奏的机械声响。店内光线柔和,几盏油灯散发着昏黄的光芒,照亮了满室精巧的摆钟。

只见那精巧的钟面上,用小篆工整地写着子丑寅卯,古朴而典雅。摆锤滴答摆动,每一次起落都精准无比,仿佛在丈量着时光的流逝。店内充满了木质齿轮的机械声,齿轮相互咬合、转动,发出细密而规律的声响,宛如一首独特的机械交响曲。柜台之上,一个小童正旁若无人地看着手中的竹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我们的到来丝毫没有察觉。

小倩上前,轻声问到:“孔明先生今天在吗?”话音刚落,门帘轻晃,一位白衣少女款步而出。她身姿轻盈,眉眼间透着一股灵动与聪慧,只是衣摆处沾着些许木屑,手中还握着一把小巧的刻刀,显然刚刚还在忙碌。

白衣少女微笑着说道:“孔明不在,贵客可以看下店里的小物件。”我心中满是惊讶,在这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末年,摆锤计时的原理鲜为人知,而眼前这家店竟以摆钟为主营,这位少女还如此精通机械原理,实在令人难以置信。难道她也是穿越者?这个念头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

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与试探,我开口说道:“T等于2π根号g分之l。”这是摆的周期公式,若是同为穿越者,她必定能明白其中含义。白衣少女一脸懵逼,秀眉微蹙,眼中满是不解,说道:“公子说的是什么符咒,我这小店可不是道士的道场。”听到她的回答,我瞬间十分失望,看来是我想多了,她并非来自现代的同道中人。

我迅速调整心情,将目光再次投向那些精美的摆钟,开口问到:“姑娘这些摆钟都是你的杰作吗,敢问姑娘的尊姓大名。”“我叫黄月英。”白衣少女头也不太抬,依旧专注地用小刀仔细雕琢着手中的木块,神情认真而投入,仿佛手中的木块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我拿起桌面上的一个小物件摆弄着,继续说道:“钟摆摆动一个来回的时间只和钟摆的长度有关,与摆钟的质量和作用力无关。”黄月英停下了手中的事情,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道:“你怎么也知道孔明那呆子研究的理论?”我得意一笑,说:“孔明还有什么研究,说不定我和他师出同门也说不定?”黄月英轻轻摇了摇头,说:“他随家父去水镜先生家了,不知道啥时候回来。那呆子一天天就知道研究什么天下大势,也就偶尔帮我出出主意。我看你主意也蛮多的,可否可以给我也看下我这最近做的木牛流马。”说罢,她摊开一个画满各种图形的羊皮卷。

我凑近一看,心中大为震撼。好家伙,这竟是木牛流马设计图!黄月英还真不愧是个天才。这套设计采用履带式结构,适合各种地形,无论是崎岖的山路还是泥泞的小道,都能轻松应对;利用发条原理储存势能,设计精巧,能量传递损耗小,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机械效率。我边看边问,越看越是惊奇,忍不住感叹,要不是困于当代的材料学限制,以她的才华,给她设计个坦克也不为过。随即说道:“这个设计是精巧无比,只是动力不是很够啊。而且这个用木材的强度也不是很够,我觉得应该用钢铁打造加上强劲动力源。”

黄月英眼中迸发出精光,神情激动地说:“他们都看不上我的设计,觉得我一介女流会制衣做饭就好了,看不上这些雕虫小技。只有孔明这个呆子和我还聊的来。公子你是第二个感兴趣的。”我认真地说:“姑娘何必在意世俗的眼光,实不相瞒我是乌程侯家的二公子,我正在建设一个工坊里面有好多精通机械设计的匠人,以后我要将这些技术造福天下百姓 。”

接着,我又和黄月英聊起了力学知识。我向她讲解什么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从马车的启动与停止,到箭矢的飞行轨迹;又说起万有引力,用简单的例子解释为何物体会下落;还有摩擦力,描述它在生活中的各种体现。为了让她更首观地理解,我还利用店内的物件做了一些小实验演示。黄月英聪慧异常,很快就理解了这些原理,甚至拿出算筹,按照我所说的理论进行了一些计算。她又拿出了汉初的《九章算术》,感叹道:“这勾股、方程公子竟然也是如此精通。不愧有如此造诣。”

随后,黄月英眼中带着期待,问道:“不知小女子能否加入公子所说的工坊。”我看着眼前这个充满才华与热情的少女,心中却有些犹豫,她看起来还只是个黄毛丫头,这要是带走,算不算拐卖未成年少女?思考片刻后,我说道:“等下你我们一起说服你父亲和孔明去江东如何。”黄月英欣喜一笑,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道:“你这个主意挺刺激。可是我父亲娘亲都在黄家湾,让他们背井离乡可不容易。我到没事,大不了和孔明私奔去江东了。你能说的动孔明这个呆子就行。”我心中偷笑,看来我也来个三顾茅庐了要。然后郑重说道:“帮我带话给孔明说江东孙仲谋求见先生一面,只为天下苍生而来。”

旁边的童子听到“孙仲谋”,连忙放下手中的竹简,眼睛发亮地说道:“大哥诸葛瑾每次书信都有提到你说您是少年英雄,我也是仰慕己久了,在下诸葛均,二哥牛脾气我也琢磨不定,我和月英姐一定会把话带到的。”我心中暗喜,让周泰拿出世界地图,交给黄月英,说:“这是世界地图也希望转交一下给孔明。我己经迫不及待要和孔明探讨地球大势了。”黄月英接过地图,好奇地展开,眼中满是震惊与向往。

拜别黄月英后,腹中饥饿难耐,我便与周泰就近寻了一家酒肆。酒肆门脸不大,木质招牌上“醉仙居”三字被岁月磨得模糊,竹帘随风轻晃,传出阵阵酒香与喧闹声。踏入店内,烟火气扑面而来,原木桌椅上摆满粗瓷碗盏,酒客们或高谈阔论,或大快朵颐,吆喝声、碰杯声交织在一起。

我们寻了个角落坐下,点了几盘卤牛肉、一碟花生米,又要了一壶老酒。正吃着,邻桌一对爷孙的交谈吸引了我的注意。白发苍苍的老者拍着桌子,绘声绘色地讲着前两年貂蝉戏吕布的江湖流言:“那貂蝉姑娘啊,生得是闭月羞花之貌,她略施小计,就把吕布和董卓这对父子迷得神魂颠倒……”一旁七八岁的孩童瞪大眼睛,听得入神,周围酒客也纷纷凑过来,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故事讲完,众人意犹未尽,我也被这精彩的讲述所感染,随手掏出几枚铜钱作为赏钱。爷孙俩连声道谢,老者又拱手向众人作揖,酒肆里的气氛愈发热闹。

不知不觉间,暮色己悄然浸染襄阳城。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酒桌上,给整个酒肆披上了一层暖黄色的纱衣。我与周泰放下碗筷,结账后匆匆上马,向着襄阳江东商会疾驰而去。

马蹄声哒哒作响,不一会儿便来到商会门前。只见商会坐落于城中最繁华的地段,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门前车水马龙,往来皆是衣着华贵的商贾。朱漆大门两侧,两名家丁挺胸而立,见到我们,立刻恭敬地上前行礼。

踏入商会大门,骆谦早己在厅中恭候多时。他身着一袭深灰色锦袍,腰间玉带流光溢彩,举止之间尽显沉稳大气,商人特有的精明与干练在他眼中展露无遗。宾主落座后,侍女轻移莲步,奉上香茗。茶香袅袅升腾,萦绕在鼻尖,令人心神一畅。

骆谦神情凝重,从案头取出一卷泛黄的账本,缓缓展开,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公子,建安元年,咱们在襄阳的生意虽有盈利,单放贷一项便进账一百二十万贯,纺织、粮食、食盐等买卖也都有所涉足。可……”他眉头紧锁,眼中满是愁绪,“咱们的经营之道触动了当地士族的利益。他们明里暗里使绊子,联合起来抵制,许多在江东顺风顺水的生意,到了这儿处处碰壁,难以为继。”

我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温热的茶水滑入喉中,却解不了心中的忧虑。沉思片刻,我缓缓说道:“骆会长,襄阳士族根基深厚,树大根深,盘根错节,咱们不能硬碰硬,否则只会得不偿失。当务之急,是在当地青年中宣扬新思想、新理念,培养一批支持变革的新生力量。”

说着,我站起身来,走到窗边。窗外,街道上依旧人来人往,小贩的叫卖声、马车的轱辘声此起彼伏。我望着这熙熙攘攘的景象,继续说道:“想要站稳脚跟,必须依靠广大百姓。做生意切记要以民为本,让利于民。只有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咱们才能赢得民心,树立起良好的口碑。”

“再者,要重视工人和农民的力量。开办民智学堂,教他们读书识字、学习技艺,让他们明理知事。有了百姓的支持,咱们的根基才能稳固。”我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向骆谦,“切不可操之过急,先默默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再一举打破这困局。”我压低声音,在骆谦耳边将后续的计划和盘托出。

骆谦听得十分认真,不时点头,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中的忧虑也被坚定所取代。待我说完,他起身抱拳,恭敬行礼:“公子高瞻远瞩,骆谦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所托!”说罢,他大步离去,身影消失在回廊尽头。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玩味的微笑。


    (http://kkxsz.com/book/bcied0-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