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星晨集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章 星晨集团

 

随着公司规模突破百人,股权结构的调整像盘复杂的棋局摆在沈知夏和林小满面前。在年度战略会议上,资本方提出以千万级融资换取30%股权,条件是砍掉公益板块,专注商业变现。会议室的空调嗡嗡作响,投影仪上跳动的财务数据与窗外老街坊们送的向日葵盆栽形成刺眼对比。

"还记得这个吗?"林小满突然举起泛黄的铁皮盒,里面躺着创业初期夜市伙伴凑的应急款、山区孩子寄来的贝壳手信。她们最终决定推出"微光持股计划":将15%股权拆分为10万份"星晨股",夜市老摊主们用当年的帮助折算成原始股,公益课堂优秀学员获得成长激励股,就连长期支持的忠实客户也能凭消费积分兑换股权。

股权架构图逐渐变成温暖的网络:卖糖画的大爷手持200股,笑称自己是"最甜股东";修鞋匠大叔的股权证书被郑重挂在工作室,成了技术部的精神图腾。更意外的是,被收购的竞争对手创始人主动联系,带着专利技术以股权置换的方式加入,他坦言:"你们用股权织就的善意,比资本更有生命力。"

当公司敲响上市钟声时,敲钟人名单里不仅有沈知夏和林小满,还有戴着老花镜的母亲、扎着马尾辫的山区女孩代表。大屏幕上,股权结构图化作璀璨星河,每颗光点都标注着背后的故事。林小满在致辞时哽咽:"这不是传统意义的股权分配,而是把当年照亮我们的星辰,分给每一个相信善意的人。"

十年光阴流转,“夏满手作”在商海浪潮中不断蜕变,正式升级为“星晨集团”。揭牌仪式当天,集团总部大楼前的广场上,巨型LED屏循环播放着从夜市小摊到如今商业帝国的成长影像。曾经的老街坊们挤在人群前排,卖烤红薯的大爷戴着老花镜,指着屏幕里青涩的沈知夏和林小满,笑得合不拢嘴。

集团架构如精密的齿轮,却始终带着温度的内核。下设西大核心板块:手作文化传承事业部持续挖掘非遗技艺,将苗绣、榫卯工艺融入现代设计;公益发展中心将公益课堂升级为“星晨计划”,在全国偏远地区建立300所手作教育基地;文创产业公司与故宫、敦煌研究院等达成战略合作,推出爆款联名产品;投资孵化部专门扶持手工艺人创业项目,用当年他人相助的方式反哺市场。

在集团战略会议室,玻璃幕墙倒映着整个城市的繁华。面对董事会关于海外扩张的提议,沈知夏却调出一段视频:非洲部落的妇女们用“星晨计划”捐赠的织布机,将传统图腾织成时尚围巾,在国际时装周惊艳亮相。最终,集团决定在全球设立“文化驿站”,既作为产品展示窗口,更是不同地域手工艺人交流的平台。

上市三周年庆时,星晨集团发布了震撼业界的“星晨基金”。每年将净利润的12%注入基金,用于支持手工艺保护、弱势群体技能培训。新闻发布会上,林小满展示了基金资助的第一个项目——曾经的夜市小巷,如今己改造为“微光创意街区”,聚集着上百家由创业者开设的手作工坊。

深夜的集团总部顶层,沈知夏和林小满站在落地窗前。脚下是永不熄灭的城市灯火,而她们身后的荣誉墙上,最显眼的位置始终挂着那台老旧的缝纫机、泛黄的铁皮盒,以及山区孩子们画的彩虹。“你看,我们真的把一颗星星,变成了整片星河。”林小满轻声说。远处,“星晨集团”的霓虹LOGO与天上的繁星遥相辉映,见证着善意如何从细微之处,生长成改变世界的力量。


    (http://www.kkxsz.com/book/bcjeja-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kxsz.com
2k小说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