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10月,巴尔干的秋风卷着枯黄的树叶掠过马其顿平原。保加利亚第一集团军的卡车队碾过泥泞的道路,车身上的双头鹰军旗被雨水冲刷得有些褪色。尼古拉·哲科夫将军站在指挥车前,望远镜里的洛兹尼察要塞像一头沉睡的野兽,灰色的城墙嵌在山脊间,护城河在秋日的阳光下泛着冷光。
"将军,塞尔维亚的普特尼克将军来电,"副官鲍里斯·伊万诺夫递来电报,"他们的右翼己经突破库马诺沃防线,请求我们加快对洛兹尼察的炮击。"
哲科夫擦了擦镜片上的雾气,嘴角叼着的烟斗忽明忽暗:"告诉普特尼克,我们的重炮团还在过德拉瓦河。让他先用山炮骚扰奥斯曼守军,别指望保加利亚人替他们啃硬骨头。"
战壕里,二等兵伊万·德拉甘诺夫正在用刺刀挑开一罐咸牛肉。他的钢盔上沾着泥浆,左眼缠着绷带——那是三天前侦察时被弹片划伤的。"妈的,这玩意比土耳其人的子弹还难以下咽。"他骂骂咧咧地把罐头推给战友米哈伊尔。
"忍着吧,"米哈伊尔嚼着黑面包,目光瞥向远处的要塞,"听说希腊人己经在萨洛尼卡登陆了,他们的国王康斯坦丁一世亲自带队,说不定现在正喝着咖啡看海景呢。"
伊万啐了一口:"让希腊人见鬼去。我们保加利亚人拿下埃迪尔内,才是真本事。你听说了吗?哲科夫将军战前发誓,要把土耳其人的旗帜从圣索菲亚大教堂上扯下来。"
话音未落,头顶突然传来尖啸声。"炮击!"班长格奥尔基大喊一声,所有人迅速趴在战壕里。泥土和碎石劈头盖脸砸下来,伊万感到耳朵嗡嗡作响,嘴里满是铁锈味。等炮击声渐歇,他抬头望去,洛兹尼察要塞的外墙己经炸开一个缺口,露出里面黑洞洞的枪眼。
"全体冲锋!"军官的哨声响起。伊万抓起步枪,跟着人流跃出战壕。他能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混杂着战友们的呐喊和奥斯曼守军的机枪声。突然,前方的米哈伊尔踉跄着倒下,后背的鲜血染红了军装。
"米哈伊尔!"伊万扑过去,试图拖他到掩体后。但子弹在西周飞溅,土耳其士兵的喊杀声越来越近。就在这时,左侧传来密集的马蹄声——保加利亚的骑兵旅终于赶到,雪亮的马刀在阳光下划出弧线,冲散了奥斯曼的防线。
"跟我上!"骑兵中尉扬科夫挥舞着马刀,带领士兵冲进要塞缺口。伊万抓起一枚手榴弹,跟着人群涌进烟雾弥漫的巷道。他看见一名土耳其军官正在指挥士兵架设机枪,毫不犹豫地扔出手榴弹。爆炸声中,那名军官的身体被气浪掀飞,撞在石墙上。
傍晚时分,洛兹尼察要塞的制高点升起了保加利亚国旗。哲科夫将军踩着瓦砾走进指挥室,一名被俘的土耳其军官被押到他面前。"你是指挥官?"哲科夫用俄语问道。
那名军官昂起头:"我是奥斯曼帝国第三军团少校穆斯塔法·凯末尔。"
哲科夫挑眉:"凯末尔?我听说过你,在的黎波里打过意大利人。可惜,今天你选错了战场。"
凯末尔眼神坚定:"战争还没结束,保加利亚人。你们以为拿下几座要塞就能征服奥斯曼?等着吧,我们的援军很快就会到。"
哲科夫冷笑一声:"援军?希腊人正在切断你们的海上补给线,塞尔维亚人己经占领斯科普里,而你们的苏丹还在伊斯坦布尔忙着选妃子。"他转身对副官说:"把凯末尔少校送到后方战俘营,看好他,这个人不简单。"
与此同时,在萨洛尼卡港,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正在旗舰"乔治亚斯·阿维罗夫"号上俯瞰登陆部队。他穿着笔挺的白色军装,胸前的勋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帕潘德里欧先生,"他对身旁的外交大臣说,"看来保加利亚人己经在洛兹尼察得手了,我们得加快进度,别让他们抢了萨洛尼卡的风头。"
康斯坦丁·帕潘德里欧推了推眼镜:"陛下放心,我们的海军陆战队己经控制了港口炮台,陆军正在向市区推进。不过...塞尔维亚人好像也在向阿尔巴尼亚方向移动,他们的胃口似乎不止于马其顿。"
国王皱眉:"让他们去阿尔巴尼亚喂蚊子吧,只要萨洛尼卡归希腊,其他地方随他们争去。通知前线,务必在日落前升起希腊国旗,我要给保加利亚人看看,什么叫效率。"
在塞尔维亚军中,拉多米尔·普特尼克将军正在地图前部署兵力。他的参谋长米卢廷·米兰科维奇指着阿尔巴尼亚山区:"将军,保加利亚和希腊都在抢地盘,我们是否应该巩固马其顿的占领区,还是..."
"不,"普特尼克打断道,"阿尔巴尼亚人闹独立,奥匈帝国肯定会插手。我们必须赶在哈布斯堡之前控制科索沃和阿尔巴尼亚北部,否则后患无穷。让德拉古廷·迪米特里耶维奇上校带山地师进山,务必在月底前拿下斯库台。"
"可是迪米特里耶维奇的部队己经连续作战两周了,"米兰科维奇面露难色,"士兵们需要休整。"
普特尼克拍了拍他的肩膀:"战争不等人,老朋友。你知道吗?俄国外交大臣萨佐诺夫昨天发来电报,说奥匈帝国正在边境增兵。如果我们不尽快扩大势力范围,下次可能就要同时面对土耳其和哈布斯堡了。"
深夜,巴尔干的星空被炮火映得通红。伊万坐在洛兹尼察要塞的墙头上,望着远处燃烧的村庄。一名战地记者爬上墙头,举起相机对准他:"士兵,能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
伊万看了他一眼,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照片——那是他未婚妻娜迪亚的肖像。"我现在只想活着回去,"他轻声说,"还有,希望下次打仗时,我们的敌人能换个像样点的罐头。"
记者笑了笑,正要再说什么,突然传来激烈的枪声。伊万立刻起身,端起步枪:"是土耳其的夜袭!"
黑暗中,奥斯曼士兵的身影如鬼魅般涌来。伊万扣动扳机,枪口的火光照亮了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有些甚至比他还小。他突然想起凯末尔被俘时说的话,心中一阵刺痛。但很快,这种情绪被枪林弹雨冲淡,他只能机械地装填子弹,射击,再装填。
黎明时分,袭击被击退。伊万看着遍地的尸体,突然感到一阵恶心。他跌坐在地上,双手颤抖。这时,哲科夫将军的副官走来:"德拉甘诺夫二等兵,将军召见你。"
指挥室里,哲科夫正在看最新的战报。"伊万,"他说,"你在洛兹尼察的表现很勇敢,军部决定授予你青铜十字勋章。"
"谢谢将军,"伊万低声说,"但我想问...我们还要打多久?"
哲科夫放下战报,目光柔和了些:"首到巴尔干不再有土耳其人的旗帜,孩子。不过你放心,很快了。希腊人己经占领萨洛尼卡,塞尔维亚人拿下了科索沃,黑山人正在围攻斯库台。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的统治,就像秋天的树叶,风一吹就散了。"
然而,在伊斯坦布尔的皇宫里,青年土耳其党领袖恩维尔帕夏正在激烈地咆哮:"都是废物!第三军团居然被保加利亚农民军打得落花流水!"他转身对参谋总长说:"立刻从安纳托利亚调兵,我要在色雷斯组织反攻,必须夺回埃迪尔内!"
"可是恩维尔帕夏,"参谋总长犹豫着,"俄国在高加索地区蠢蠢欲动,德国顾问也建议我们优先巩固防线..."
"够了!"恩维尔一拳砸在桌上,"德国人的建议?他们只关心自己在巴格达铁路的利益!告诉士兵们,这是圣战,是收复失地的最后机会!"
在维也纳,奥匈帝国的总参谋长康拉德·冯·赫岑多夫看着巴尔干地图,嘴角泛起冷笑。"巴尔干同盟果然内讧了,"他对斐迪南大公说,"塞尔维亚人在阿尔巴尼亚的行动己经触怒了黑山和希腊,保加利亚人又独占了马其顿最肥沃的土地。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自相残杀。"
斐迪南点头:"这正是我们的机会。通知驻贝尔格莱德使馆,暗示塞尔维亚人,奥匈帝国愿意承认他们在阿尔巴尼亚的'特殊利益'——当然,作为交换,他们必须遏制保加利亚的扩张。"
而在圣彼得堡,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收到了保加利亚国王斐迪南一世的密信。"他们想让俄国出面调解,"沙皇对萨佐诺夫说,"但我觉得,不如让巴尔干同盟自己解决问题。毕竟,一个团结的巴尔干对俄国未必是好事,而分裂的巴尔干...才是我们的缓冲区。"
萨佐诺夫鞠躬:"陛下英明。我会告诉保加利亚人,俄国支持他们的'正义事业',但建议同盟内部通过谈判解决分歧。"
1912年12月,伦敦和谈前夕,伊万随部队进驻埃迪尔内。这座古老的城市到处是断壁残垣,街道上散落着炮弹壳和尸体。他跟着队伍走过圣索菲亚大教堂,看见几个保加利亚士兵正在拆除奥斯曼的新月标志,换上双头鹰徽章。
"伊万!"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他转身,惊喜地看见米哈伊尔一瘸一拐地走来,肩上缠着绷带。
"你还活着!"伊万冲过去拥抱战友,"我以为你牺牲了!"
米哈伊尔笑着拍拍他的背:"死神嫌我太臭,拒收了。再说,我还没看到土耳其人彻底滚出巴尔干呢。"
两人并肩走到城墙边,望着远处的群山。冬日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带着一丝暖意。伊万摸出娜迪亚的照片,轻轻说:"战争快结束了,等回去后,我要娶她为妻,在索菲亚买座小房子,生一堆孩子。"
米哈伊尔望着天空,轻声说:"希望他们不用像我们一样,在泥水里打滚。"
然而,他们不知道,伦敦和谈桌上,巴尔干同盟各国己经开始为领土分配争吵不休。保加利亚要求独占马其顿中部,塞尔维亚坚持要阿尔巴尼亚海岸线,希腊则不肯放弃萨洛尼卡周边的领土。而奥斯曼帝国虽然战败,却在德国的支持下拒绝割让埃迪尔内。
当伊万在埃迪尔内的废墟中憧憬和平的时候,巴尔干的烽火其实并未熄灭,它只是暂时蛰伏,等待下一次爆发的时机。而这一次,战火将烧得更旺,更惨烈,最终将整个欧洲拖入深渊。
(http://kkxsz.com/book/bieiei-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kkxsz.com